今日柔北‧製作技巧蘊含大學問 各類風箏繽紛吸睛
報導:白寧馨
昔加末2造聯辦風箏製作賽
(昔加末24日訊)風箏款式多樣化色彩繽紛,但製作方法卻不容易,各類型風箏蘊含大學問。
昔加末NBw人文書藝坊及昔特協會昨午聯辦“飛向星兒的Layang-layang”製作風箏比賽時,馬六甲風箏之友也受邀展現小型至大型,軟體以至特技風箏等,讓人大開眼界。
馬六甲風箏之友會長拿督黃樹黨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該會是全馬唯一由華人領導的風箏組織,大馬是多元文化的國家,基于此概念強調一個馬來西亞風箏,希望匯合各國風箏特色文化在馬六甲百花齊放。
風箏保有傳統外形
“風箏款式包括日本傳統風箏Rokaku、中國傳統風箏沙燕、室內風箏(Zero Wind),甚至是馬來民族傳統風箏Wau等等。”
他指出,這些風箏仍保有傳統外形,該會研究改造並加強這些風箏的材料、縫製手工等,確保風箏穩固耐用,也容易收藏。
“例如傳統的Wau是無法被折疊,體積大非常佔位,所以我們改良使之能被拆散或折疊,但又不失其作用。”
黃樹黨說,製作能飛的風箏須講究技巧,風箏體積、支架長度以至布質等,都須均衡和考量。
“軟體風箏的概念取自降落傘,雖無支架卻能飛;室內風箏須使用極輕的材料製作,才能在無風情況下飄揚。”
他披露,該會首次來昔加末放風箏,發現當地有不少熱愛風箏者,若持續保持此精神和積極態度,有朝一日風箏文化也能在昔加末抬頭。
“放風箏必須避免四周有建築圍繞,因風勢不夠強,情勢較為吃虧,唯有在當地尋覓更寬廣的地點。”
林炳強冀培養年輕人興趣
昔加末NBw人文書藝坊會長林炳強指出,放風箏是良好戶外運動,希望未來能帶動更多市民尤其年輕人對放風箏活動的興趣。
他透露,很多人不知每年的11月至3月是放風箏季節,也誤以為風箏是常年能做的活動。
“很多年輕人沉溺于科技,而且大部分放的風箏都是在外購買的,對製作風箏的方法一竅不通,所以考慮來年也舉辦放風箏活動,推廣風箏文化。”
林炳強說,唯一遺憾的是昔縣很少有適合放風箏的場所,若要成立風箏協會並不簡單,但也可慢慢設法推廣,培養年輕人對風箏的興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