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是語言潔癖嗎?我可以接受帶意語腔的英語、帶英語腔的日語、帶日語腔的華語、帶華語腔的法語,甚至帶上海腔、福建腔、廣東腔的華語……這些都沒問題,我可以包容、接受,甚至覺得有的還挺趣致可愛。但是,我無法忍受同時混雜數種語言來說一句話。
說到羅惹式語言,馬來西亞華人可謂獨步天下。常有人沾沾自喜于我們的“語言天分”,為文讚頌,甚至將之推高到“旅游特色”的層次,推介給全球游客。
拜托,這與天分無關好嗎?把任何人套入馬來西亞華人的身分背景,把任何人放在馬來西亞這般多元的環境,大家都可以變成我們所謂的“語言天才”。
事關環境,而非天分。
身處如此環境,本可成為學習不同語言的優勢。無需精通,不求字正腔圓,但起碼語言之間清清楚楚,麵條是麵條,飯是飯,成為真正通多語之人,繼而用這把語言的鑰匙,去打開各個不同的文化大門,汲取各門精華。
有志者更可藉此昇華到“文化交流大使”的層次,前程似錦。
或者,務實低調一點,把其他語言融入母語之中,催生具地方特色的“南洋華語”,像巴西葡萄牙語或瑞士德語般的方言,一如飯面變奏為米漢堡和意大利面,也許還能一枝獨秀,為民族認同也出一分力。
不如專注裝滿一桶水…
然而,該說馬來西亞華人太隨和寬大了嗎?一概來者不拒地任由環境所駕馭,不費心費力去篩選融匯,而是毫無過濾節制地,任由各種語言在我們身上留下印記,造就大雜燴式的馬來西亞“華語”。
飯還是飯,面還是面,卻隨意胡混在一起,被炒成一碟雜碎,各自影響彼此的味道、口感和賣相,無法相得益彰,錦上添花,反而失去原有風味。
每次聽到馬來西亞腔華語,都平民得叫人倍感親切。但若一句離腔走調的華語裡,還要夾雜歪七扭八的粵語,加上變質走味的英語,如此雜碎,足以將我推向歇斯底里的邊緣。
我很好奇,咱們印裔同胞,可也說“大雜燴式的馬來西亞淡米爾語”?
渾身是刀,卻沒有一把鋒利,別說切肉,切菜也切不好。
與其樣樣半桶水,不如專注裝滿一桶,根據自身能力掌握好語言,好好地說話。一味貪多卻嚼不爛,山珍海味吃下肚,不消化也無吸收,充其量也只是穿腸過,暴殄天物。
Posted by 小雪(任職國際人道救援組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