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再論孫楊禁賽‧ 甩不開惟金牌論 看似照顧其實傷害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新華社》再論孫楊禁賽‧ 甩不開惟金牌論 看似照顧其實傷害

(中國‧北京27日綜合電)中國《新華社》在題為“孫楊風波讓誰丟了分,看似照顧實則傷害”的評論,做出以下分析。



孫楊(中國奧運男子游泳冠軍)禁賽事件引起軒然大波,這份遲到半年的真相也猶如一面鏡子,折射出有關部門熱衷成績忽視管理的諸多弊端。

公眾的質疑在于當新聞成舊聞,知情權成馬后炮,公佈還有什么意義呢?

留下難以洗滌的污點



儘管有關部門解釋時間緊任務重,且符合世界反興奮劑組織(WADA)慣例,但依然有網友認為,“禁賽3月,罰款5000”的背后,主要是為了不影響亞運摘金、賽后撈金。

真相遲到半年,或許並不是孫楊的主觀過錯。然而當舊聞變新聞,已經接受完禁賽處罰的孫楊不得不再次捲入輿論的漩渦。

綜合各方解釋,孫楊是在使用心臟治療藥物時,誤服相關違禁成分,直到2014年5月興奮劑檢測呈陽性,可以說孫楊的隊醫、浙江隊、游泳運動管理中心等都難辭其咎。

對于運動員來說,和違禁藥物扯上關聯,毫無疑問將受到各種處罰和貶損;即便是孫楊拿出有力證據力證清白之后,其職業生涯也留下了難以洗滌的污點。

在這個意義上,孫楊又是毫無爭議的受害者。

孫楊在成長道路上遇到挫折,有關部門似乎關心更多的還是成績,而不是探索與運動員個人發展相適應的管理辦法。

中國運動員形象受損
加強管理刻不容緩

換而言之,孫楊事件的爭論焦點並不在孫楊,表象上是孫楊本人、隊醫或者是管理者對興奮劑的相關條例、流程的不熟悉和不重視;而深層次的原因,則需要所有管理、保障、服務運動員的各路人士進行反思。

從包括韓國在內的一些外國媒體報道來看,孫楊事件讓中國運動員在世界上的形象受損,“一生的污點”儘管有些語重,但如何加強對金牌運動員的管理,探索出一條符合職業體育的新路子,是有關部門不得不要面對的問題。

從孫楊“興奮劑風波”,有關部門需要記住:一時的綠燈,更照不亮漫漫的體育強國之路。

時機那麼準確?
處罰總是恰到好處

這次孫楊興奮劑事件,從處罰流程到處罰依據上,都沒有任何違規之處,但在公佈時間上非常巧合地“跳過”了亞運會;而3個月的禁賽“量刑”,又正好截止于亞運會前。

回顧孫楊此前的多次受處罰,細心的人們發現,處罰每次似乎都恰到好處。倫敦奧運會之后的“師徒不和”,不礙孫楊及時趕上世錦賽和全運會;之后無證駕駛以及一系列違紀事件的“三停”處罰,也在亞運選拔賽之前戛然而止。

這次事件,凸顯了游泳中心並不透明的管理模式,以及中國體育界長期存在的特權人物思維。在唯金牌論的指導思想下,對于頂尖運動員的管理,有關部門並沒能做到一視同仁。

相反,在運動員遇到困難時,不僅沒能給予相應的指導,往往為了成績息事寧人,選擇大事化小,在“惟金牌論”面前,管理變得可有可無。

看似“照顧”,實是傷害,而這種行為的背后,是影響了中國體育很久的“惟金牌論”。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