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教節特稿
張榮強(畢業于馬大文學與社會學院,現為國民型中學副校長)
經過百年扎根,今天我們擁有了幼教、小學、中學及大專階段的華文教育體系,然而華教是否已擺脫半世紀來的捆綁和限制呢?
全球化的到來,並沒有給掌政者的思維帶來重大改變,始終要推展以國語為各源流學校主要媒介語,及國小國中為各族的首選學校目標。因此,在厚此薄彼政策下,華小除了面對學額、師資與撥款不足等老問題,還面對國語教學時間將大幅增加,和採用國小國文課程及考試等不符合母語教育原理的措施,使到原本用來提升教育素質的努力,仍需用于糾正施政偏差。
上世紀那種維護民族母語教育的激情和方法,顯然不能成為現今推廣華教的唯一法門,提供良好的學習環境和高素質的教育,成為華裔家長選擇學校的主要考量。家長都希望孩子在掌握好母語和國語的同時,能把在國際市場無往不利的英語搞好。
近年來,政府增設及開放國際學校給國民就讀,百余所以英語為媒介語的國際學校及“在家自學”的學店,如雨后春筍般在城市住宅區設立,吸引了逾4萬名學生就讀,並以華裔學生為主,這將成為華教發展的新挑戰。
《2013-2025教育大藍圖》建議幼兒園必須採用國家學前課程,令人擔心的是它的教學媒介語會否被統一?此外,許多華裔家長選擇讓孩子前往以英語為媒介語的幼教中心,會否造成新生代在開始階段失去對華文的掌握和學習興趣?
華教機構多年內耗
吉隆坡、新山等城市的獨中面對學額供不應求的問題,但北馬、東馬及郊區的獨中,還需克服學生短缺的處境。如何讓數量有限的獨中發揮最大的功能,是華教的新挑戰,通過各有效管道爭取城市華裔人口密集區增建分校的努力,必須加速進行。
雖然新紀元、南方和韓江等大學學院的設立,使到我們有了完整的華文教育體系,然而在學生數量、質量及實際效應方面還有待努力,如何使它們成為華裔生首選大專,將是大家努力的目標。
最后,華教運動領導人的多年內耗,也是現今華教發展的一大挑戰。關丹中華中學是“私立國中”還是獨中未有解決方案,統考和現有獨中是否應跨出原有舊框的抉擇,將成為華教發展的另一重要挑戰。
2014年華教節活動
13/12 3:00pm 林連玉紀念館開幕典禮
13/12 7:00pm 林連玉講座
14/12 8:00am 林連玉先生公祭儀式
14/12 10:00am 林連玉精神獎頒獎典禮
詢問:03-21422496/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