榕吉园坵拆卖47年(系列五). 驳接水电供一扫怨气 小地契到手心更定了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榕吉园坵拆卖47年(系列五). 驳接水电供一扫怨气 小地契到手心更定了

报导:蓝胜忠
榕吉分段拆卖47年来,比较重要的进展是自来水和电供终于驳接进村,接下来是成功分割小地契,接着是积极改善基建。



根据资料显示,榕吉是在1981年获得自来水供,1987年电流驳接进村,1992年成立分割牙兰小组,开始进行分割牙兰。

小园主说,当第一滴自来水流进榕吉,使多年受尽怨气的小园主,终于挥别被食水困扰的问题,每个人脸上都写满惊喜。

1987年尾,电供驳接进村,榕吉便从一个混沌世界进入了文明时代,光明驱走了黑暗,七彩槟纷迎面而来。



电供把各种家电带进榕吉,使榕吉新村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冰橱、彩电列队进村,马口的家电商笑逐颜开,榕吉的发展历史则进入新的里程碑。

当年园地半买半送

小园主坦言,他们在榕吉置业,最担忧的是能否获得小地契,当年很多人都因为想到日后不知能否获得小地契而犹豫不决,不敢放手去买胶园。

在这种情况下,经纪为了要卖出手上大段的园地而进行大促销,当时有人开价300令吉一亩,半买半送,可是没人要,直到后期情况越来越明朗化后,已找不到这样的好康。

村民说,榕吉分割小组由时任的上议员庄其祥担任,他夹着这个优势,使榕吉成功分割地契带来不少的方便。

榕吉在南洛时代有两张大地契,一张是5000余亩,另一张是8000余亩,小组经过七、八年的时间终于将两张地契,依照个别小园主土地的大小分割出小地契,完成历史使命。

小园主有了个别小地契后,园地的法定地位确定,加强了他们在榕吉安居乐业的决心,真正使南洛时代走入历史。

榕吉从黑暗走向光明,但对一些老居民来说,发展过程的甜酸苦辣至今仍令人百感交集。

胶工受尽欺凌
见到鬼佬经理如见鬼

李福(75岁,退休熟食摊主)说,他对园坵时代英籍经理的嚣张气焰印象深刻,最难忘的是有一次,经理指他面店的沟渠肮脏,罚款50令吉。

他说,当时50令吉差不多是胶工一个月的薪水,他交了罚款后,经理拿到钱,竟当着父亲面前,用打火机把钱烧掉。

他说,当时胶工受尽英籍经理的气,气焰之盛连他们的下属也狐假虎威,平时对胶工呼呼喝喝。

“他们用半咸淡的马来语骂胶工,而且是错也骂,对也骂,工人见到鬼佬经理,就如见到鬼,他们迎面行来,我们斜著脸避开,我还曾经目睹印裔‘财库’(会计)用鞭子抽打一名同族妇女。”

他形容,经理出巡时,载着一顶牛仔帽子,手拿拐扙,咬著雪茄,谈话时挥动拐扙,财主气味活灵活现。

李福说,榕吉拆卖后,一些胶工买了园地,有了住家,不过他们去马口仍须经过马口园坵,这个园坵还保留英殖地色彩。

“当时路过园坵要收过路费,小车50仙,大车1令吉,有一次我驾车经过,被英籍副经理截停,骂我开快车。”

李福说,他当场反驳对方:“我现在有屋、有地、有车,我不再是你的工人,要骂,回你们的国家骂!”

另一次,他开车超越经理的车子,事后被胶园承包商叫去见经理,不过那次对方出乎意料之外没破口大骂,只是劝他以后勿开快车。

用胶柴煮炒菜饭特别香

71岁的叶金说,当年工人都怕见到园坵经理和“财库”,那些学割胶的人,一听到他们的车声,就快快把胶刀扔进草丛中。

他指出,当年园坵能容纳那么多人,原因是胶汁是胶工活命之根,胶柴和胶丝则是三餐的薪火之源,没有这些物质,胶工的生活马上成问题。

叶金说,胶汁换了油米回来,煮饭须用胶柴,引火燃料是晒干的胶丝,因此胶工割胶回来,常会到胶林砍柴。

他说,一些橡树被风刮倒,胶工把断桐载回家劈细晒干,就是煮饭炒菜的好材料,当年的菜饭特别香,正因为菜饭都用胶柴煮炒。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