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黃治振
專訪︰行團前會長拿督劉磐石
(吉隆坡5日訊)儘管在位期間飽受批評責備,大馬華人行業社團總會(行團)前會長拿督劉磐石認為,既然其出發點不為勢力,只是緊守崗位為行團爭取權益,因此問心無愧也無悔。
劉磐石說,自1993年至2006年擔任會長期間,曾舉辦多個大型活動,都與執政黨如馬華、巫統和民政黨保持密切關係,但那不為個人利益,只望行團成為民間和政府橋樑,表達華團問題和心聲,爭取各行業權益。
“這不表示我們要討好他們(政府),只是希望透過建立良好關係,達到有效下情上達,讓社團工作更為便利。這並非聽政府的話,行團也不含政治立場。”
他指出,即使當時廣受負面輿論,但行團的決定是集體共識,因此受到會員信任,以致他連任7屆會長。
獲信任連任7屆會長
詢及在行團的最大成就,劉磐石認為,在2003年將雪隆華人行業社團總會爭取擴大至全國性團體,並易名為沿用至今的大馬華人行業社團總會,是令其感到欣慰的事。
他笑言,在位期間與理事和會員維繫融洽關係,也是其個人的小小成就。
“在行團這么多年,因為與理事保持溝通,共事都沒有隔閡,凡事可商量配合;和會員頻密互動,透過出席宴會或拜訪屬會等建立良好關係,因此在領導方面很少面對阻力或反對聲音。”
他接受《中國報》專訪時說,其接棒時是行團最低潮,僅剩27個會員團體,但經過多年努力,在他卸下主席職時已增至約60個會員。
他強調,行團必須在資訊科技蓬勃時代,與時並進並自我調整,因此在位期間也多次組團到經濟崛起的中國,與當地商家進行頻密經貿交流,並鼓勵各行業瞄準中國市場擴展生意。
反對不公政策不畏懼
回憶領導行團時期難忘的事跡,劉磐石說,當年他號召華團對不公政策進行反對,為此數次接獲警告電話,但仍不畏懼繼續反對到底!
他說,90年代初曾因為傳統蕉柑進口被某家土著公司壟斷,進而造成一貫由華人經營的生意受影響,因此他發動華團和華社杯葛不要買蕉柑,造成有關公司生意受到嚴重衝擊。
“當時我就接到警告電話,叫我不要做得太過分,但我們還是執意反對,隔年有關土著公司也不敢繼續經營了,恢復讓華裔處理蕉柑進口。”
他續說,當年英達麗水(Indah Water)無理徵收排污費,因為看不見任何建設性服務或系統,同樣遭到行團強烈反對,同時與華總召開大型抗議,號召會員罷繳有關費用,致使有關費用不了了之。
向敦馬敬茶無他意
談到13年前的一場“敬茶風波”,劉磐石坦承當時此舉確實激起華社強烈反彈,但他強調,有關敬茶儀式只為推廣中華茶藝文化,並向前首相敦馬哈迪致敬,別無他意。
2001年8月29日在布城舉行的國慶特別集會上,時任行團會長劉磐石帶領190個華團及2000名領袖代表向馬哈迪敬茶,造成華社抨擊華團領袖,奴顏卑膝、奉承領袖。
“當時有很多人罵,此舉似是‘斟茶認錯’,質疑華人何錯之有,為何要向馬來人認錯?”
劉磐石說,當時的想法,純粹只是希望在多元民族的國家,讓友族認識華族文化,並從普遍和關鍵性文化著手,因此選擇茶文化。
“茶在中國、日本甚至西方是普遍文化,但馬來民族對其了解不深;敦馬哈迪在位20多年,把國家帶上繁榮,子民對他應有尊敬的心,若透過文化活動向他表達敬意,能帶動大家了解中華文化,因此才有了敬茶活動。”
盼《金狀元》跨出大馬
劉磐石期盼,《金狀元》有一天能跨出大馬,走向東協。
劉磐石讚揚《金狀元》是個很好的創新點子,對行團意義非凡,透過“行行出狀元”可推動各行業轉型創新,並跨出原有範疇,邁向世界舞台開創新業務。
他也以“欲窮千里目,更上一層樓”,呼籲《金狀元》進一步提升其根基和形象,以期達到一定的水平后,跨出大馬放眼東協,擴大有關獎項的影響力,對行團會員發揮鼓舞作用。
劉磐石也意識到行團正朝向新方向正面改變,並坦言若行團固步自封,永遠都不會擴大。
與敦馬配合純為行團
當年因政治氣候的關係,劉磐石與前首相敦馬哈迪的配合難免讓人議論,但劉磐石不否認與后者關係密切,因為兩者保持互惠關係,即行團希望各行業者權益獲保障,而馬哈迪則希望透過行團聽取草根華裔聲音。
“當時敦馬的政治秘書來找我,說需要一名草根領袖反映中下層華裔心聲,正巧行團會員大部分來自各階層,因此被敦馬看上,希望可以配合匯報民意,讓他了解政府應該怎么做。”
劉磐石說,他並沒有意圖從中獲取大工程,和政府配合不談商業利益,只求照顧行團和華裔權益。
他讚賞敦馬是個深具遠見且願意接納意見的領袖,並與行團建立良好關係,無奈敦馬太早退休,否則行團現況會更好。
現任領導層素質良好
現年72歲的劉磐石認為,行團現任領導層素質良好,也重視效率和願意落力做事,即使現任會長拿督蔡金星被視為含有政治色彩,但只要堅持立場,自然不怕受人議論。
“只要不把政黨活動或元素帶進行團,用行團崗位和立場為會員服務,無可厚非;我們要的是壯大行團的人才,只要有才華,為什么不可以?”
另外,劉磐石也認為華團應發揚重視元老的美德,因為前輩將樂意以寶貴經驗提供意見配合。
“孝親敬老是中華文化的一部分,若沒前輩努力耕耘就不會有今天的成果。承先啟后,繼往開來,若身為團隊領導人尊重前輩,表示他們有中華文化涵養,退位后也同樣會受后輩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