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慧芳:當民眾不再關心時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吳慧芳:當民眾不再關心時

12.7當天,一名同行看著董總特大流會新聞,很疑惑說,“看來看去,真不明白他們要爭什么。”



另一名同行更絕,直接說,“我對這個組織沒好感。不知道現在還有多少人真正關心這個‘老招牌’。”

我聽了有點吃驚,因為說這番話的人,不只來自報界,而且平日十分關心、支持民主運動與華文教育發展。

若連平日與華教有接觸的人,都對董總這個維護與保護華教權益的“金漆招牌”產生反感,普羅民眾又會如何看待已分裂的董總?



我想,許多人都知道答案,只是涉及當中者都不願意承認,“是,華社真的反感了“,更貼切地說,是越來越多人年輕一代,不再把董總視能夠代表自己發聲的組織。

當越來越多人不再關心,甚至對一個組織產生反感,意味著這個組織已出現逐漸失去群眾信任與代表性的潛在危機。

我突然想,若有一個中立單位,認真地在全國各地進行民調,了解華裔是如何評價現有董總,那會有多少年輕華裔,願意加入此捍衛華教組織的行列?

重選是最好方法

我不敢猜測。

每個政黨及組織,從來都不會有一個領導人承認自己不行,可是,當自己的領導方式已無法獲得半數成員支持及認同時,讓組織回到軌道的最好方法,就是重選。

重選,不是意味著向異議“投降”,而是讓自己重新尋找群眾委託,讓自己的領導更具代表性與正當性;若繼續勉強領導一個只獲半數支持力量的團隊,等待自己的,就只是歷史批判與罵名。

當更多年輕華裔失去對董總的好感時,即使仍能當董總領導人,又有何意思?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