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連玉精神獎.樹立儒商情繫華教典範 陳良民大愛精神永在
獨家報導 : 甘安琪
(吉隆坡12日訊)一位成功的發展商,就算賺再多錢,也不忘社會責任,努力照顧廣大群眾需求,這種無私的奉獻,除讓他獲得2014年度(第27屆)林連玉精神獎,其精神也會被后代延續下去,幫助更多的人。
有著八打靈再也育才華小兼沙叻秀華小“發展之父”之稱的前董事長已故拿督陳良民,就因樹立一代儒商情系華教的典範而獲獎;但卻不幸在2013年逝世,無緣親自上台領獎。他享壽77。
陳良民也是編協拿督黃紀達新聞獎──攝影獎贊助人。
公益事業付出獲肯定
已故陳良民的長子陳明偉指出,就算父親不在了,孩子們也會延續為教育和社會的大愛精神,繼續用父親名義,為有需要的團體或個人提供幫助。
他接受《中國報》電郵訪問時說,父親能得到該獎項是一份榮耀,相信父親在天之靈,也能感覺到欣慰。
“我們認為,獲獎是對父親多年來在公益事業上付出的一項肯定,尤其林連玉精神獎,更是一項華教人士極重視的文化性獎項。”
他說,整個家族都很敬佩父親在教育方面所付出的貢獻,特別是他奉獻華教的毅力和魄力,因此家人定會出席頒獎典禮,代父親領獎,獲獎的墨寶也將會放置在由父親創辦的“拿督陳良民基金會”辦公室。林連玉精神獎頒獎禮在14日舉行。
在大家記憶中,已故陳良民常說,擁有了財富,要用得其所,才有真正的價值和意義,因此他還在世時,就成立“拿督陳良民基金會”,作為援助教育和團體的慈善機構。
陳明偉為此指出,就算父親不在,但該基金會會繼續運作,並作為大成集團和沙叻柏集團的精神窗口。
家族中的核心人物
陳明偉指出,在家人眼中,已故陳良民是一位好丈夫、好父親、好祖父,在孩子的課業和事業上,都嚴厲督促和細心引導,是子女的好榜樣。
“平時他在家裡是名慈父,並經常對晚輩的做人處事給予適當勸告和指導;他在家族中是一位核心人物,經常在家庭聚會時,和大家一起談笑言歡,打成一片,因此對他的逝世,大家都有無限的悵然感慨。”
陳明偉說,在他記憶中,父親經常主動關懷朋友,待人誠懇,有誰需要幫助,一定提供幫忙,且不求任何回報;而最印象深刻的是,父親敬業樂業和做事情有始有終的精神。
他說,父親相信勤能補拙,並經常說,只要一個人勤勞,沒有辦不到的事情,所以他一個星期工作7天。
“他甚至在週六週日,親自到工地去巡視,這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工作態度,‘力不達,不為財’,凡是親力親為,量力而出,不做自己能力之外的投資和冒險。”
對華教抱赤誠之心
陳明偉指出,父親對支持華教抱有赤誠之心,希望孩子們的學習環境能越來越好,無時無刻都不忘在演講結束前,再補上一句“明天會更好”,以作為勉勵。
他指出,由于他父親小時候因家庭經濟情況不理想,導致受教育的程度不高,所以希望孩子們都能夠多讀一些書,以便將來能夠有更好的成就。
能力所及提供必要幫助
“在1978年的一次偶然機會,父親受育才家協同仁邀請,擔任育才的家協主席,以后又擔任起董事長,一當就是30多年。”
他說,他父親一直認為教育是成功的基石,尤其我國的華教,更需要人們多花一些心思來支持。
“其實‘取之社會,用之社會’一直是我國華商的普遍心態,無論是華文教育、社團商會,甚至是朋友或公司的僱員,我父親都會在自己能力所及的範圍內,提供必要的幫助。”
作風低調不出風頭
已故陳良民是個典型的華人社會長輩,作風低調,不出風頭,但對中華傳統道德觀念非常重視,對社會公益、鄉團宗親會等,都給予大力支持和捐獻,他對母語教育更是關注,並大力推動華小及獨中的硬體建設。
陳明偉指出,父親是在很偶然機會下,擔任育才和沙叻秀華小的董事長,也與學校校長、老師和3機構成員,產生了非常特殊的情感。
他說,或許校方一直非常感激父親在學校發展中所付出的貢獻,但他認為其實學校能夠一步一步走過來,並擁有今天的成績,不能夠說完全是父親的功勞。
“這和3機構諸位董理事的努力有很大關係,特別是他們都有一顆愛華教的心,大家求同存異,團結為學校做事,才讓學校有了今天的規模和成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