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權:恐襲以後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甄子權:恐襲以後

這不是對峙16小時后該有的結局。



警方一早已確認槍手身分,他是個“熟悉的陌生人”,有案底,假釋中,有檔案可調閱犯案紀錄,可從中分析其心理狀態。漫漫16小時,可做可避的事,太多太多了。

警方有談判專家,卻缺乏對穆斯林激進分子的深層次認識,像美國情報局,缺乏精通阿拉伯世界的專才,太多情報來不及解碼,對敵人既“熟悉”卻又“陌生”。

警方一再錯失談判黃金時機,警方的一舉一動都會激起槍手不同的反應。槍手1人挾持17名人質,“密室恐慌”不斷加劇。槍手和警方對峙時間愈長,雙方心理狀態愈焦躁,對人質安全越不利。



槍手原籍伊朗,以難民身分受到澳洲庇護后卻一再犯案,不知感恩還更加激進,表現出一種自覺仍是“外人”的性格,日久長成情緒病,自卑搞針對和破壞,塑造假想敵並展開報復,這不只是海外穆斯林的通病,也是移民社群中的通病,更是人類的通病。

愈憤怒愈易犯錯

要改造激進分子這方面的毛病,新加坡的成功率比其他國家高許多。內政部高級政務部長馬善高說,這要歸功于穆斯林社群,尤其是宗教改造小組的學者自願開導被拘留者。如果是政府的職員去開導,被拘留者可能會覺得是“表面功夫”,但因為穆斯林社群挺身而出給予被拘留者關懷,與他們對話,使到許多人成功被說服改過。

今天是悉尼,明天是何方?當下一些澳洲人的憤怒是可以理解的,但愈憤怒的人愈容易犯下錯誤。美國在911后犯下不少錯誤,澳洲應該已累積足夠的智慧,應當避免落入失敗的循環。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