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嘉豪:培訓博士應重質不重量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吳嘉豪:培訓博士應重質不重量

馬大、理大、國大、博大及工大在近5年內已栽培6900名博士。教育部高教總監拿督阿斯瑪說,這些大學務必每年培育300至500名博士,才能保住研究型大學的地位。



以此做為據點,博士畢業生的數量越多,對大學提升世界排名就如虎添翼。這位高教總監表示不能要求研究型大學在7年內在QS世界大學排名100大之內,是否意味著排名300大之內已經算很好了?在2015年的財政預算案裡,教育部是獲得最多撥款的部門。納稅人當然期盼國內的研究型大學能夠善用撥款提升教學與科研質量。不然,看著每年不斷下滑的世界排名,我們會納悶博士數量多了又如何?

由於國際學術的激烈競爭,教育部要求研究型大學的講師,盡可能在最短的時間內,在國際有名及質量高的國際學術期刊,發表最多的論文。在這種科研壓力下工作的講師們,往往忽略了教學工作。這是因為教育部會以較大的比重分數來評估一名講師的論文發表表現,反而教學僅佔了小部分的分數。有些講師為了達到論文的發表量,博士生就無辜地成了他們的廉價勞工。這就是佐治亞州立大學的經濟學家波拉瑟芬(Paula Stephan)所指的龐氏騙局(Ponzi pyramid scam)。

隨著龐氏騙局現象的出現,當越來越多講師招收越來越多的博士生,博士過剩的問題就產生了。眾所周知,大專院校是博士畢業生的傳統出路。然而,高等學府的講師空缺並不多,造成博士畢業生供過於求。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的一份研究指出,畢業5年的博士中,斯洛伐克60%的博士仍舊沒有穩定工作,奧地利三分之一的博士所從事的工作與專業無關,德國13%的博士從事著低等工作,荷蘭則高達21%的博士進行著低薪工作。



確保國家質的飛躍

我國的博士數量雖然不及台灣博士數量那麼驚人,可是教育部得謹慎地思考,如何為博士畢業生在高校外的就業市場佈局。英國皇家學會(Royal Society)著名的研究報告《科學世紀》(The Scientific Century)指出,英國只有3.5%的科學博士最後會留在高校從事學術研究,而能取得教授頭銜的更是只有0.45%。換言之,他們之中大部分最後不是從事科研的。

在MyBrain15計劃下,我國政府有提供我的碩士(My Master)、我的博士(My PhD)和工業博士(Industry PhD)計劃等獎學金,以便在2020年,大馬具有6萬名博士資格者,以推動國家成為高收入國。政府得以上述國家的情形為前車之鑒,避免在國內栽培出來的博士畢業生僅能在高等學府謀職。畢竟,用納稅人的錢培育出來的博士畢業生,不能僅僅在量的方面增加而已。教育部培訓博士生時,必須確保他們在日後能對國家有質的飛躍,才能顯現出最高學術學位的價值。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