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萝夏:入微──抗战旧曲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亚萝夏:入微──抗战旧曲

这里的中文报章,都以显著的版位刊登中国第一次公祭二战时被日本军人残杀的南京30万人民。隔了77年──感觉可以一句西洋谚语来概括:better late than never(迟好过没有)。



我战后才出世,没有吃过苦,但也不能说没有,日本蝗军占领这里三年零八个月,满目苍夷、百废待兴,日子自然不好过。人民被山下奉文强迫奉献五千万奉纳金运回日本,是自幼就一直听大人说起。那时的五千万想想如今是多少钱,加多三个零算是客气的算法了。

山下奉文的神主牌,可一直被恭敬地供奉在靖国神社,日本政客年年都去祭拜。

我父母与兄姐就吃过苦头,先别说逃难了,最年长的两位姐姐好端端地在求学,被日本入侵中断求学,对她们个人来说也算是“血海深仇”了,因为改变了她们的一生。



我大哥5岁入学,学校以日语教学,他除了记得“亚里驾多”就是“八个野鹿”。幸好不到一年日本投降。

像报纸国际版报导的,日本完全不做反应,这是意料中事。从日本政客屡屡试图窜改历史教科书,可以猜到廿年后他们会声大夹恶的说:“你找出证人来证明,什么慰安妇?什么侵略?完全没有这回事。”拭目以待吧!

中国民间祭可以举办一个抗日歌曲大会。但那时是八年抗战期间,中国人民逃难都来不及了,哪有机会听歌,即使是呼吁打日本鬼子的歌。那可以到南洋来寻找,中国古人早有句话说“礼失求诸野”就是这个意思。南洋国家的资深人士很多都知道这些抗日本歌曲,因为那时很多中国艺人组团来南洋筹募救国基金,至少主演《夜半歌声》的金山就来过两次。先父也买过好几张抗日海报。

那时的小娃娃战后先学会的歌曲都是抗日歌曲,有一首第一段歌词就是“同胞们,细听我来讲,我们的东邻舍有一个小东洋,几十年来练兵马,东亚称霸强,一心要把中国亡。”歌词记得清清楚楚,歌名却不肯定了,好像是“保家乡”,听众对象是南洋华人。

我大哥很年轻时的冲凉房名歌,就是“大刀向,鬼子们的头上砍去”,进行曲旋律,歌名就叫“大刀进行曲”。二姐教过我歌颂空军的“杯酒高歌”,但对一个三四岁的娃娃,这首歌太深了,没学会。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