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麗敏:佔中的民意陷阱

香港佔中事件于本月15日告一段落,歷時近80天。當地多個黃金地帶被支持佔中的人長期駐守時,導致香港多處交通樞紐癱瘓,經濟也受到重創。

這場“暴力開場,和平收場”的運動,令香港人分為佔中與反佔中兩派,撕裂了香港人的平常生活作息、民主概念與民族凝聚力,也讓香港民主進程停滯不前。

當佔中與反佔中兩派起著正面流血衝突,一些警方無力體現站在公義一方時,民間開始怨聲四起,支持佔中情緒澎湃。

可是,隨著時間越來越長,兩方的僵持對立,大多數民意來到了徬徨的十字路口,甚至后來急轉直下,偏向支持警方介入清場,也讓苟延殘喘的佔中,正式步入“劇終”。

明顯的,民意主宰一切,就如在佔中的最后清場時,也是得到強大民意的支持,與當初的支持佔中浪潮,形成強烈對比。

民意是脆弱與虛擬的,容易受到外來因素的影響與操縱,雖說“民意”代表著成千上萬的意見,但也可能只是一個第三方收集的所謂民意后,所表達出來的數據與導向。

民意的“變”與“不變”,可以是受到另一股勢力和因素所牽制,例如言論、金錢等都可能使民意改變。

雖然佔中告一段落,但這仍是民主邁向另一個里程碑的過程,佔中是香港人民就選舉所做出的抗議,體現了表達民意的精神,是難能可貴的,雖然訴求未能達成,但意義仍在。

新山辦事處記者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