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來的挺中庸行動,可笑,也令人憂。
挺中庸,本來是一件嚴肅、值得推崇的事,但挺中庸成了可笑的事,因為,大家似乎將挺中庸當作古代女性的寶貴貞節;政治人物、社團組織領袖、宗教團體,生怕成了“沉默的大多數”,紛紛表態挺“中庸”。
由于極端宗教與種族言論,會破壞我國的國民和諧關係,首相納吉也力推中庸理念,以中庸之道應付極端主義,因此,大家一窩蜂附和、響應,卻沒搞清楚“中庸”的真正意義。
挺中庸行動令人憂心的是,在一片挺中庸聲浪中,沒有表態支持中庸的人,會不會被標籤為極端?為了不被標籤,于是人人都要挺中庸,成了另類極端,也乖離中庸的不偏不倚,無過不及的核心價值觀。
應對極端主義,不能光喊“中庸”口號,或舉起“挺中庸”牌子;國家領袖在很多年就推動中庸,但“中庸”只流于口號與政治秀,過去多年來,我們的多元社會不乏極端種族與宗教言論,包括一些在任與過氣政治人物,因政治需要而發表極端言論;對他們而言,中庸不值一提。
25名前高官發表公開信挺中庸之后,社團組織紛紛加入中庸行列,聯手舉辦“挺中庸”活動,呼吁國人簽名、蓋章,在短時間內,大家都成了中庸之士,簽名后照個相,在社交媒體公告天下:我挺中庸。
叫極端分子滾開
結果,附庸風雅的挺中庸,沒有明確的應對極端主義方案;簽名、蓋章之后,大家如常生活,華人、馬來人、印度人等等,仍在各自圈子裡生活,彼此之間是陌生的、沒有交集,更甭論對彼此的宗教、文化、禮俗,作深一層的認識。
面對極端主義,應該要像巫統哥打毛律區國會議員阿都拉曼達蘭般,敢敢叫極端主義分子滾開。
舉牌挺中庸,無法阻止極端言論,更不能解決極端主義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