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以勒:网络追杀令 | 中国报 China Press

张以勒:网络追杀令

索尼影视(Sony Pictures)早前拍了一部电影,片名叫《The Interview》(中文有译为《采访》,也有译为《刺杀金正恩》),剧情说的是美国主持人和他的制作人得知朝鲜最高领导人金正恩是他们脱口秀节目的粉丝,于是决定采访金正恩。在他们准备踏上朝鲜土地的时候,美国中央情报局却征集他们俩去暗杀金正恩。



电影原本择定在圣诞节于美国上映,但近几个星期以来,索尼遭遇排山倒海的网络攻击,黑客成功窃取并随后在网上发布了该公司的大量信息,包括内部机密资料如私人电子邮件、电影剧本以及个人账户等。网络攻击导致索尼蒙受巨大损失,黑客也放话恐吓,将向任何放映电影的戏院发动如“911般的恐怖袭击”。

索尼一度取消电影公映,后来又撤回下档的决定,宣布在美国部分戏院如期上映。对索尼发动网络黑客攻击的最大嫌疑犯是朝鲜,朝鲜当然已经否认。朝鲜政府的说法是:索尼是“罪有应得”,黑客攻击行为是“正义之举”,可能是朝鲜的同情者与支持者替他们发起攻击。

这个世界上到底有多少个朝鲜金氏政权的同情者或支持者,而这些支持者在技术、人力和资源上又具备足够能力,向一家超级跨国企业发动大规模网络破坏行动,甚至逼得这家企业一度招架不住打算投降屈服,真是令人怀疑。



网络战绝佳演示

姑且不论背后下达追杀令的是何方神圣,这一场对准索尼的网络追杀行动,倒是当今网络科技发达时代,地缘政治以网络战形式呈现的一次绝佳演示。

美中俄英德法等超级大国之间的网络间谍、窃密、攻击行动,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一家非政府企业遭遇国家级的网络攻势,大概还不是个常见的事件。网络通讯科技成了广泛掌控人类日常生活的技术,网络兵团因而被喻为一个国家除陆、海、空三大正规国防军系之外的“第四军团”,人类的战争形式也在热战和冷战之外,冒起了所谓的虚拟战争。

冷战时期,美国从1959年开始分别在意大利和土耳其布署了30和15枚核导弹,对准死对头苏联。作为报复,1962年5月苏联开始秘密在古巴布署可以装置核弹头的导弹,并布署苏联红军士兵远赴古巴,引爆了一场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古巴导弹危机。今时今日,任何政权想要威胁某个国家或组织,不一定要通过部署核导弹这种既高成本,也高风险的动作。

网络战争,不见硝烟,没有流血,但其带来的破坏和伤害,及其所产生的恐惧感,却不亚于一场真刀真枪的战争。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