娛樂專題 光環背後(完結篇) 本地娛樂圈BOLEH?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娛樂專題 光環背後(完結篇) 本地娛樂圈BOLEH?

文/娛樂組



大馬中文娛樂圈雖小,但充滿可能性?

心理建設佳

本地音樂製作人陳彥琿發現,學院很多學生去參加比賽之后,均有一段“憂鬱期”,因此提醒欲參加選秀節目的年輕朋友謹記:目標要放對。



“去參加選秀的朋友要想清楚:你能夠得到什么?不要想可以因此一夕爆紅!萬一得了冠軍或入圍三強之后,卻得不到什么的時候,他們常常會有接受不來的情緒。

參加選秀只是讓你很快可以得到知名度,很快認識在這個圈子的人,譬如音樂人、媒體、節目製作人,這絕對是很好的社交網絡。至于接下來有沒有機緣發片,就真的要看你有沒有這個機會了。”

從製作人的角度出發,他並不會把選秀節目當成發掘新人的管道,因為選秀節目的選手一般上跟電視台都有合約,構成三方合約會比較棘手。

“我不會主動馬上去簽選秀歌手的原因是,我還是相信合作或做音樂要投緣。如果不認識就冒然把他簽下,然后賺一筆的……在馬來西亞是不能這樣做的。因為馬來西亞的經濟效應和商業利益並沒有那么明顯。最重要大家合作得開心,頻率一致的才能促成合作。”

雖然有人認為過五關斬六將的選透歌手,在舞台的表現似乎已被定型,但陳彥琿認為選秀歌手仍有很多可被發掘的潛能,但需視公司如何替他們包裝以及製作人的功力。

“很能唱的人就是天分、有很好的實力,這不可能會變成他的弱點,只是呈獻上要如何運用而已,像賴淞鳳,她的實力是被認可的。”

栽培要完善

“歌手”在陳彥琿眼中並不是一件商品,他亦不是生意人,所以他覺得對歌手的培訓,除了協助他們設立方向、發掘潛在才華,也要包括呵護他們的心靈。

“我們簽下新人的第1年,似乎都是花時間磨合,了解雙方的目標、彼此的個性,大家的目標一致才不會出現你拖我、我拉著你走的局面。”

他說,現在的新人入行前都已知道要如何面對媒體、收入不穩定等等的困窘,“但實際經歷過,那種壓力和感受特別深刻,他們未必能承受。不安全感會影響他們的自信,然后思想開始變負面、怨言也開始多。

“藝人畢竟是人,他們經常有情緒起伏的時候,我們也要照顧一下,在思想和心理方面開導,大家才能繼續走下去啊!”

至于歌手會否願意不斷進修自我提升,則視乎藝人本身的態度,他說有些歌手會自動自發,像馬嘉軒在演唱方面從不用他擔心,她會給自己求好的壓力。

在娛樂圈多元發展的阿牛稱藝人不像一般上班族,他們沒有固定上下班、沒有固定收入,一個站在台前的成熟型藝人,實際上是背后團隊很多努力堆積打造的“成果”,“所以一個藝人的成就和收入是有他的價值。”

阿牛認為藝人可以“經營”,但箇中的心理建設要比金錢更為重要,走紅或不紅都有其煩憂,包括走紅以后如何面對接踵而至的名與利的誘惑。

“我們事業和收入都會起起落落,情緒也忽起忽落,要捱得過並不容易。我們有一段時間會懷疑自己是不是還能繼續下去?眼見新人輩出也有壓力。真的是甜酸苦辣都有,冷暖自知。”

全方位發展

阿牛說,在一個成熟環境誕生全方位藝人,在歐美已是很普遍的現象,東方娛樂圈亦開始培養全方位藝人,而馬來西亞更是發揮全方位潛能的地方。

“正因為我們什么都沒有,沒有政府的支助之類的……我們去到任何環境都會很自在,能很獨立、自立更生的去做事情,發掘更多的可能性!”

陳彥琿說歌手把歌唱好是本分,在“娛樂大眾”的前提下,可嘗試讓大家發現他們另一面的才華,當然這些才華也可被視為他們賺錢的另一個方法。

“不管是演戲、教課(音樂),其實都在延續著歌手的夢想,能用他們熱愛的音樂謀生已經不錯,暫且先讓自己溫飽,才能不放棄繼續堅持創作,交出好的作品。”

但他希望外界能打破歌手“轉行”即代表失敗的錯誤觀念,並舉例台灣羅志祥、韓國當紅男團Super Junior,一樣唱歌兼任節目主持,並不會讓粉絲忽視了他們在樂壇的亮眼表現!

忌爛拍謀利

近年轉投電影界又導又演,演技和票房均有不俗口碑的阿牛,苦笑說:“拍好的電影不容易。有好的劇本也不見得有投資者或院線願意支持。但拍好看的電影還是最根本的事情!”

阿牛希望本地觀眾能多支持本地電影,像香港觀眾先不理會電影素質,都會先看過后再評論,他亦樂見香港觀眾對本土電影的支持態度能發生在大馬觀眾群,“如果好看就稱讚囉,不好看就罵囉!”

對于加強本地電影的品質和開拓市場,他說:“當然拍好看的電影是最直接的!只要你拍的電影有一定水準,觀眾就有信心支持。”並呼吁同行說:“大家就不要亂亂拍戲囉!不要太心急。”

2014年本地中文電影票房慘淡,阿牛分析說我國的中文電影票房仍集中在賀歲檔期,所以農曆新年過后的票房會減弱,並吁請政府當局能改政策。

他表示,雖然Wajib Tayang旨在保護本土電影,但由于電影必須獲得Wajib Tayang的檔期才享有退稅,令本地電影因排期而錯失黃金檔的機會。

“所以我們希望政府能把20%的稅率減低,這樣能讓我們的電影在沒有Wajib Tayang的政策下,亦能在自由市場與海外電影競爭。”

加強曝光率

Astro中文部總監朱志恆表示,Astro本地圈製作的節目受到本地觀眾的歡迎,栽培藝人方面同樣不遺余力,從外形、內涵,以及實際的生活費都有替他們作出考量和照顧。

“為了提高藝人素質,我們高度重視通過無論是幕前或是幕后的藝人管理計劃來栽培本地圈藝人,當中包括各方面的才藝培訓、形象改造,以及提供更多的曝光和演出機會,但更重要的是必須確保公司藝人在追逐演藝夢的同時也有穩定收入。”

他表示,Astro引以為傲的是能栽培出如蕭慧敏、顏江瀚、顏慧萍、趙潔瑩和賴淞鳳等,在歌、影、主持等各領域均有杰出表現的藝人。他舉例,顏江瀚和蕭慧敏是從主播轉型成為節目主持人的最佳典範,兩人不僅是優秀的新聞主播,更是旅遊和娛樂節目以及大型選秀節目的主持人。

此外,他也透露,Astro一年投資製作超過1000小時的本地節目,也為新進年輕電視製作團隊提供一個表現和發圍的機會。

舊人帶新人

在電視台採取減少產量、削減製作費之際,電視節目製作人周以勤希望電視台至少能給予製作公司充裕的製作時間,尤其培訓新一代編劇,並吁請電視台能盡早提供預算的數額,以便製作公司能有更多時間籌備。

奈何培訓新人耗費時間,于是他採以舊人帶新人的形式,為新編劇提供實際學習機會,“從客觀角度出發,全職編劇無法在本地生存,但他們轉做其他行業之后,仍能以兼職性質寫劇本,所以我就寧可多用幾個這樣的編劇。”

ntv7品牌經理賴嘉儀有著與周以勤相同的寄望,希望能有更多具才華的人能投入編劇的工作,“沒有好的劇本,就算有了預算也拍不出好作品。”

撇門第之見

要推廣本地電視劇和節目,首要的條件就是本地觀眾的支持,有了收視率才能夠有商家願意買廣告,有了廣告投資,電視台才願意讓這筆盈利生意繼續滾下去,如斯的齒輪式循序漸進,本地藝人才能有工作、才能養得起國產藝人。

賴嘉儀冀望本地演員有更多曝光的平台,“馬來西亞市場太小,繼續分門派的話,藝人根本無法‘紅’,無法‘紅’就沒有商家認識,沒有商家認識就沒有商業價值,沒有商業價值就無法養活他們,惡性循環下去我們永遠沒有明星。”

曾經在HVD年代開始打拼的林奕廷也表示,如果電視台之間沒有對藝人身分有“束縛”,藝人一定能夠有更大的曝光和發揮平台,“馬來西亞的平台很小,華人觀眾其實不多,如果不一樣的電視台沒有所謂的界限,當然是非常好的事,這樣也許藝人的工作機會也能夠提高。”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