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的治水大計呢?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說好的治水大計呢?

本報:林明標



每到年尾,不是事后孔明都知道,東海岸必會淪為水災災區,分別只在于災情嚴重程度。

專家說過,和水災有直接關係的降雨量是有週期性的,不是每一年都釀成災禍。也許是這個原因,養成政府看天吃飯的僥倖心理,防災工作也僅止救災和善后等功夫,對如何長遠根治水患,卻交不出什么成績;否則,熟口熟臉的大水災場面,不會年年重演。

除了東海岸,其他地方舉凡發生嚴重水災,政府領袖都例必愛強調花費多少資源來救災,如何盡心盡力展開搜救行動。這都不是什么值得誇耀的功勞。如果治水有成,許多水災本可以被避免或減低破壞。而今,我們年年要為治水無方付出更大的經濟、健康和精神成本。



有否嚴格執行方案

大馬被視為“福地”的說法已被改寫。今年除了降雨量不尋常,遭受水災侵襲的地方明顯增多,過去只能在電影中看到的龍捲風,也在這片土地肆虐。

這個情況,足以令我們把這次侵襲多州的水災,定位為“國家災難”。然而,政府除了反射性的展開救災工作,並把禍首歸咎于氣候異常、山林濫泛、河流瘀塞,呼吁災民謹慎應變,又有沒有認真檢討,對這些已知的禍首,應對策略到底是什么?有沒有一套妥當的治水系統?有沒有嚴格執行方案,按時檢討?

2006年柔佛發生百年大水災后,時任副首相納吉表示,政府預料需撥出12億令吉的額外款項來治水,政府也已做好一切跟進及后備措施,協助減低可能因溫室效應而導致的大水災的損失。

2014年,納吉已經就任首相,但水災破壞力有增無減。災黎仍然在哭泣,繼續聽著激昂卻虛無的治水承諾。

面對災難,我們更需要的是一套兼具廣度和深度的治水大計。在資源充足下,做好環保的控制、河流的疏通、基設的提升和檢查、善后的安置等,越細緻越好。更重要的是無障礙的執行工作,包括在崗官員必須認真行事,各級政府不分黨派,必須攜手合作。

大自然威力難擋,但如果災難年年重演,而還是以同樣那套去應對,那災難的最大問題不是天意,而是人們的態度了。

水災也是一面鏡子,可以照出蘇丹愛民如子、紆尊降貴慰問子民及監督救災的高貴;可以照出政治人物失智,把人民的痛苦胡扯成是推行伊刑法神示的低鄙;更可以照出為官者治水的不專業和不力。態度可以被選擇,態度可以決定格局。

懇請政府單位拿出良心,認真體察群眾遭受的災難,用心體會群眾蒙受的痛苦,找出解決極端氣候災害、把損失降到最低的根治之法。

“暴雨無情政府有情”固然令人欣慰,人民更希望的是政府有智、有力、有心。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