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納斯:同一籃蛋,一破全破(下)
馬來諺語,團結之匙:
馬來諺語可如何用在形容社會政治情況?
馬來諺語可以用來描述一些我國常見情況。例如“Kurang bubur, lebih sudu”,意即“勺子多于粥”──簡單的事情鬧到一發不可收拾,每個人都把小事化大。
我們的一些計劃有如“Si buta membilang bintang di langit”──盲人計算天上星星;這是徒勞和無謂的。
在馬來西亞,有很多東西都視為“敏感”。有些人是“Mudah bengkok bagai barang timah”──如錫鋁罐般易彎曲;或者有人像“Udang hendak mengata ikan”──蝦講魚的閑話。
有些人犯下這一點“Nampak salah orang lain, tapi salah sendiri tidak nampak”──看到別人缺點,卻看不到自己的。
這些都是我們每天看到的行為。馬來諺語是可以幫助我們以含蓄與溫和的方式看待事情的醒世箴言。
如何加強對馬來諺語的理解和使用?
我們可以通過數個方式,來讓馬來西亞人使用更多馬來諺語。首先,我們可以把馬來諺語放入學校課程里。
學校的馬來文科目內已包含馬來諺語,但我建議再作加強;馬來諺語是很有用的資源,除了可以在語文科使用,也可以在歷史和公民課程中使用。
比如說,在公民科教導有關勤力的价值觀時,我們可以使用“Jika rajin mengakas, namun selera lepas jua”(如果我們努力,最終必會達到成功目標)。
我們也可以使用華文格言,比如“如果你站起來的次數比摔倒的次數多一次,你就過關了”(If you get up one more time than you fall,you will make it through),或印度格言如“If you keep hitting it,even the ammi will move”,(阿米是一個很大的磨石,通常不是從它的位置來移動),意即一試再試,直到你成功為止。
當我們使用傳統文化中的諺語或格言,這不僅讓我們的孩子有共鳴,也讓他們看到馬來西亞人共享的价值觀。
大眾傳播媒體應大力推廣馬來諺語,在報紙、電視、清談節目、娛樂節目和網站大事使用之。
我們應該“市場化”馬來諺語,在佳節賀卡、海報、T恤、杯子和汽車貼紙上使用之。
社會楷模應該在致詞和表達看法時,適時使用和推廣馬來諺語;無論是政治領袖、商業人士、演藝人士或運動員。
在地方上,我們可以舉辦馬來諺語活動和比賽以推廣馬來諺語;在社區里,我們可以成立討論和研究小組,一起研究馬來諺語。
有哪些諺語提醒我們團結的重要性?
有很多例子,其中一個是“Telur sesangkar, pecah satu pecah semua”──同一個籃子里的蛋,一破全破;意即無人可以獨善其身。
這是馬來西亞人所要知道的,即其中一個社群做得不好,將會影響全部人。
另一個美麗的諺語是“Berdiri sama tinggi, duduk sama rendah”,意即當我們一起站著,我們平高;當我們一起坐著,我們是一起謙卑的坐著。這是說做人要同心同德,對別人付出同理心和關懷。
(譯:余佩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