講東講西 紀畢中:客觀因素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講東講西 紀畢中:客觀因素

喜歡吃東西的人聽到某一家店因為老闆沒有後人傳承手藝而被迫結業,再也吃不到可口食物覺得惋惜。



這樣的事情在很多地方都發生過。

有時候某家老字號結業不是因為老闆不肯傳授手藝,而是因為沒有合適的接班人,又或者準備食物工序太繁雜,年輕一代沒有耐心學等等客觀因素。

近年的香港娛樂圈,特別是樂壇,青黃不接現象好像有點嚴重。



有人說,過去十年的香港樂壇,除了陳奕迅,早已是沒有巨星的年代。

四大天王的時代早已過去。

也有懷舊的人說,像以前張國榮梅艷芳這樣隨便一站一動就完全壓台的明星歌手已絕種。

新一代歌手,能唱的不少,唱得好的不多,能站出來就氣勢壓全場的,有幾個?

最近,黃秋生大彈樂壇新人,覺得很多都沒有唱功,甚至連“對嘴”都不行,批評說“10個只有一個還可以”。

只知道黃秋生是演電影的會以為他又來張大嘴巴。

是那樣嗎?身為樂壇後輩的張敬軒說“他是音樂人,是我們這一代不爭氣,他一向是恨鐵不成鋼。”

黃先生在專注演戲之餘,早期是“地下”搖滾音樂歌手,是受到樂評人認可那種。

香港樂壇新生代真那麼差?

身為“這一代”歌手的謝安琪覺得未必,因為“新人沒有太多機會唱現場。。舞台設備,耳機等客觀因素會影響水準。。”

也對,客觀因素的確是煩人的東西。

就像去買彩票一樣,中了的話,是好運。不中的話,是運氣不好。

都是客觀因素,無關實力。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