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富有:家鄉華語自成一格
中國史上第一位皇帝秦始皇雖然執政時日不長,但史實證明他統一文字、統一度量衡制、修路等,促進當時社會文化與經濟交流,對中國后世發展,產生極大的正面影響。
惟強大如秦始皇者,即使當時能夠統一文字,也無法令所有人都說統一的語言。
雖說在他死后差不多2000年,源自清朝官話的現代漢語,已被規定成為華族的官方溝通語言,在某程度上算是達成了語言的統一。
對華族來說,華語已是與同胞之間統一的溝通語言,但是不同籍貫、地域的華人,即使都在說華語,口音也會有差異。
這種狀況在中國大陸是非常常見的事,相信這也是因為受到其籍貫方言的影響而出現的狀況。
我們的祖先在百多年前漂洋過海來到我國,至今已繁衍到第4或第5代,早就深受馬來語言文化的薰陶,把源自友族的字彙融入在我們的母語上。
現成的例子就是巴剎、巴士這兩個詞,這是我國華語中獨有的字詞,在中台地區,相信是不可能見到,巴剎他們會讀寫成市集、巴士則是公車。
或許我們這種巴剎巴士的讀寫方式,會被認為是不規範、不成體統,然而這是我們土生土長馬來西亞華人自小所學,是我們家鄉的華語,何必要自我設限,去跟隨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