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子權 : 從黑暗中走出來的人

法國暗角裡頭的一群人,一個個被喚醒,大開殺戮。

我想到台灣作家張惠菁的《在黑暗中》,關于對黑暗的文學式描述。

文中提到符號學者艾可(Umberto Eco)的小說《波多里諾》。

波多里諾和朋友在旅途上,尋找夢想中的理想國度,來到屬于阿布卡西亞人的森林。

這是一個完全黑暗的森林,黑色,在這裡密密層層鋪展成一片洪荒的黑暗。

一行人靠著風向辨別方向前行,靠著所感受到的溫度,猜測是白晝或黑夜的來臨。

在經歷數日盲行,漸漸適應黑暗后,他們終于感受到阿布卡西亞人的存在。

兩批人都感受到彼此的存在,並在黑暗中,慢慢達成一種默契,通過互相模仿(口哨/歌聲),沒有表情、沒有動作下,省去過多的誤導,使得感知和感召的力量,特別強烈。

但長期靠著猜測,訊息很容易被曲解,被某方誤會,甚至利用。

波多里諾本身就是一個撒謊者,不管他做了什么,黑暗中的符號隨即被人放大解讀,各憑所見,喋喋不休,傳播流行。即使他最后躲了起來,更加招惹了各種各樣的解讀,余音不絕。

失序的遽變

這黑暗的故事或許告訴了我們:

──悲劇的發生,往往只要靠兩個人就夠了。

──許多始于無形的想像,在有心人的世界和有形的世界中,會產生失序的遽變,成為有形的追逐,付予無情,冷血相待。

──這世界就是一片巨大的黑暗森林。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