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头条】美化市容 疏散交通 青蠔路大换装
报导:刘美娇
地点:巴力文莪
(麻坡13日讯)为美化市容及避免路边摊子影响要道交通,东甲县议会将在近期为巴力文莪18个售卖贝蠔类摊位大换装,同时暂时冻结发出营业执照小贩。
与王城仅有一河之隔的巴力文莪,也是麻坡通往东甲和武吉甘蜜收费的必经之地,从该地至拉旺沿路两旁,处处可见售卖贝蠔类的摊位,最著名非麻河特产青蠔莫属,成了当地一大特色。
据了解,当地早在10年前就有小贩在路边售卖青蠔、蚌、吸螺等,随着收费站启用后,加上有愈来愈多人慕名而来巴力文莪购买新鲜的蠔类河产,以致经营相关生意的小贩在近5年倍增,成为“青蠔路”。
由于摊贩不断增加,巴力文莪短短约2公里路段的流动小贩,包括水果档、饮食档等已超过30个,造成大量顾客把车辆停放在路旁购物,影响繁忙道路的交通流畅。
停发执照给小贩
东甲县议员蔡金源向《中国报》证实,当局为了避免路边摊引起交通阻塞,甚至车祸问题,日前已决定停发执照给小贩。
他说,尽管巴力文莪以青蠔闻名,但当局须确保沿路做生意的小贩保持距离,且控制小贩数量,免大量顾客车辆泊路边,或进出要道时,衍生阻塞和意外问题。
他坦言,当局已多次讨论建设一座有盖的建筑物,以打造农业或海产与河产市集,以安顿和集中小贩。
“唯县议会主席换人,加上尚末寻获最合宜地点,计划一拖再拖。”
他说,为了确保小贩生计,及配合王城的形象,在计划未落实前,当局将协助统一小贩的摊位,让他们在更舒适的环境下做生意,也肩负照顾市容遫洁的责任,留给游客好印象。
村民期待专售特产市集
巴力文莪村民普遍赞同县议会把沿街小贩集中和固定在一个地方,并期待打造一座专门销售道地特产,包括本地水果与河产的市集。
巴力文莪村长谢旭琳接受本报访问时坦言,青蠔已经成为当地一个特色,凡来到巴力文莪的游客,都会停留路旁购买青蠔,成为手信,或回家烹煮,品尝一道绝对新鲜和香甜多汁的青蠔餐。
他说,由于该重组新村属于策略性地点,尤其在第二麻桥启用后,该路段的车流量增加,成为繁忙的主要车道,也带动地方经济。
他披露,巴力文莪道路旁一所私人医药学院分院的工程如火如荼进行中,相信能带动地方生气。
他赞成东甲县议会顾及道路使用路安全及市容美观,建议把小贩集中在一个地方营业,同时打造一所售卖各种道地产品的市集,以吸引更多游客。
不过,他认为,该市集的地点除了须靠近路旁,同时提供小贩宽敞的营业地点,还要有充足的泊车位。
青蠔广受欢迎
★兰娜 (38岁,经营青蠔生意10年)
开始投入售卖青蠔生意初期,平均每天仅售卖不到30公斤的河产,由于这一带的青蠔、蚌或螺,都是天天从麻河新鲜捉起来的,许多远地的顾客都慕名而来,生意额增加,许多村民加入此行列。
青蠔拥有很高的蛋白质,也可以健肤美容,它愈来愈广受民众喜欢,包括华裔,最喜欢从这里购买新鲜青蠔放姜清蒸,味道特别香甜。
渔夫每天都会潜入河中捉蠔贝类,虽然说这是全年都可以供应的河产,唯雨季时分,产量大减,小贩唯有向来自吗哂饲养场的承包商取货。
青蠔在清洗后须分类大、中、小,其价格介于6令去至12令吉,小贩通常都会建议顾客当天煮食,以确保品尝到最新鲜的青蠔。
习惯路边摆摊
★拉希达 (48岁,经营青蠔生意6年)
多年前因为家里贫穷而帮忙他人处理青蠔,之后开始从事这门生意,且全家人一起帮忙,增加家庭收入。
渔夫及收购商每天新鲜捉来和送来的青蠔,还有其他特产如吸螺与蚌类,都受到路过者的喜爱和光顾。
虽然这些河产可以在其他地方找得到,但皆已不清鲜,不像在这里购买的,仍“活生生”的,买回家只要简单清洗和煮食,即可以上桌。
我们多年来已习惯在路边摆摊,这里最方便顾客停留和购买,如果当局要我们搬迁或集中营业,必须确保地点适宜。
当局于去年曾召见我们,指小贩摊位过于简陋,有碍市容,并要求我们须在结束营业后收拾摊位,同时允诺统一青蠔摊子,相信数个月后大家必须跟据指示使用整洁美观的摊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