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美芹:三思而後“轉”

──《中國報》甲州高級記者

手機應用程序及面子書普及化,導致許多人都習慣在收到一個訊息后,喜歡“分享”或“轉發”,卻也因此造成許多不必要的誤會。

有多次這樣的經驗,朋友轉發來“緊急”要求幫忙或是“求救”的訊息,例如指某小孩在某地被XXX車牌的陌生人擄走,要求代為轉發找人,還附上“受害者”家屬電話號碼,讓人信以為真。

結果一個惡作劇,浪費了大家的時間與精神,人們的同情心被濫用,而同樣的訊息轉了又轉,所謂的“受害者”家屬不時接到“慰問”電話及短訊詢問,煩不勝煩。

筆者對這類轉發來的惡作劇訊息已有所防備,通常接到都會置之不理,諸如“Whatspp要收費,將同樣訊息轉發給XX人就能豁免被徵收”、“XX罐頭滲有愛滋病血”、“奪命禽流感來到大馬”等等。但一些訊息依然真假難分,身為媒體人接到,有時也要花時間及精神確認,有關方面則得澄清以免誤會擴大,勞民又傷財。

最可惡是一些人利用重大災難搞作,轉發虛假訊息。令筆者印象最深刻莫過于馬航370客機失聯,人人都在關注課題進展,祈福活動不斷,偏偏還是有人不斷發出假訊息惡搞,在眾人傷口上撒盬。

虛假訊息能擾亂人心,懇請各用戶在收到任何可疑訊息時,務必自我判斷可信度,同時在有責任的求證后,證實屬實才轉發,否則,我們就成了惡作劇者的幫兇,與惡作劇者一樣可惡!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