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建成︰法国人的多元精神
法国人周日举行反恐大游行,超过300万人走上街头。来了40国的领袖,连以色列和巴勒斯坦这种世纪冤家都聚头了。欧洲大国英德领袖也有出席,唯独缺了美国总统,惹来非议。
美国只派出驻法大使出席,显得小家子气。也许出于维安考量,奥巴马可以不出席,但至少也得有外交部长层级的国务卿出席充充场面。美国佬去年到叙利亚打IS,法国是第一个响应号召的欧洲大国,如今人家因帮你而出事了,举行大游行,你却不给脸。白宫错估情势,事后马上道歉。
美国不给法国面子,让人错以为法国架子不够大。法国虽然在经济的影响力,不如德国和英国,但她毕竟是老牌文化大国。论科技工艺,法国自是输给一板一眼的德国人,论金融和语言的影响力,法国也比不上理性的英国人,但说到一些软文化的影响力,无人能出其右。
法国人很享受生活,举凡和感官有关的产品,他们都挑剔得很,衣服有Gucci,手提袋有LV,香水有Channel No5,美酒有勃艮地,顶级餐厅有米其林,这些不只是法国出品,也影响了全球人的品味追求。连喝一杯咖啡,只要在塞纳河左岸,味道仿佛也变得独特起来。
法国巴黎拥有全世界最佳的博物馆,还有最著名的城市天际线,每一个搞绘画艺术的人,内心隐隐然都觉得要到巴黎呆上一阵子,才可脱胎换骨似的。甚至“法国巴黎”这四个字,都成了一种品牌,来自乡下的小情侣结婚时,可能都想到名为“法国巴黎”的照相馆拍婚纱照,以沾沾时尚气息。
巴黎被冠上太多唯美称号:像时尚之都、浪漫之都、艺术之都,以致它成了全世界游客最多的城市。但到过巴黎的人,都会遭遇小小启蒙,例如遇见醉汉随地小便,服务员对游客粗鄙和不礼貌。巴黎可能也是随性之都。
民主政治的基石
毕竟法国是移民政策宽松的国家,街头常见多元种族人口,他们早年殖民北非各国时,吸纳了大批阿尔及利亚裔人口。这些人,有的成了像基丹这样的足球巨星,帮法国拿下世界杯,有的成了像库瓦奇兄弟的恐怖分子。
法国是欧洲穆斯林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是法国历史对多元文化开明的必然结果。这里毕竟是民主先驱卢梭、伏尔泰、孟德斯鸠早年耕耘下的结果,法国人会在文化艺术上开花结果,秉持的就是人人平等、言论自由的精神,这也是当代民主政治的基石。
基于这个理由,我们就不难明白,为何新一期《查理杂志》会再把穆罕默德的漫画肖像,登在封面了。这当然会令穆斯林社群不满,但这的确反应了西方人那套言论自由的精神。法国人打反恐之战,以“我是查理”为口号,仿彿也拉开了基督文明和伊斯兰文明意识型态最根本的矛盾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