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洋鏡‧【老年醫學】下篇 老早準備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西洋鏡‧【老年醫學】下篇 老早準備

報導:陳筱柔
圖:攝影組、受訪者提供



作家簡媜說:“老,是賊。”

是的,“老”是最冷酷無情的盜賊,偷走了青春、智力、健康,最后,狠狠地搶走我們只有一次的生命。

如何與“老賊”周旋?如何在疾病與死亡之間圓融地進場和退場?



人生的最後一段路,怎麼活、怎麼死才最自在舒服?

答案也許因人而異,但道理卻大同小異!

精神科副教授菲利普醫生(Assoc. Prof. Dr. Philip George)強調,老年不只是“偷走”老人的健康和心智,也會直接或間接“搶走”家人和照顧者的生活。所以,照顧老人,除了日常生活、情緒精神,甚至是醫療照顧方面的支持,家屬或照顧者也必須懂得調整自己的心理。

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老年病學專科陳慕臏副教授說,照顧老人或陪伴老人走完人生最後一段路,撇開多病多藥這個醫療問題,就連現實考量都是一門大學問。

“我國很多老年人都沒有儲蓄,必須靠兒女來供養,若沒有兒女,雖然會有政府資助,但其實是社會經濟體系的巨大負擔。老實說,我國醫療資源的專注力,其實沒有放在老年醫學這一塊。”陳慕臏副教授說,雖然歐美國家已經採取措施準備迎接老齡化世代,但其實很多孤單老人都沒有家人照顧,亞洲家庭多半由家人或女傭照顧,但隨著家庭結構越來越小,老齡化社會的隱憂,其實在全球各地都已“蓄勢待發”。

神經內科顧問林寶興醫生分析,設立機制來保護老人,是比較理想的狀態,例如:管制安老院的專業水平;政府也應該提供安全網,讓無法獲得家庭照顧的老人,仍然可以享有必要的醫療和照顧資源。

緩和醫療仍有進步空間

內科醫學及癌症專科,同時也是Prince Court醫院緩和醫療專科(Palliative Care)的張重慶醫生坦言,我國的緩和醫療專科或安寧療護資源仍然不足,除了部分大城市,很多鄉鎮仍然缺乏相關資源,但相比起十年前,我們確實在進步中。

雖然如此,人們對於緩和醫療(或安寧療護)的認知仍然很模糊:“在一般人的想法中,緩和醫療只在患者沒有任何治療選項,甚至等到病入膏肓時才需要,事實卻並非如此,尤其癌症治療,緩和醫療應從診斷初期就循序漸進開始,這樣患者才不會在醫生告訴他化療無效或沒有治療方案時,感覺自己被遺棄而被迫接受緩和醫療。我們應該改變這樣的觀念!”

治療非只專注疾病本身

任何人一旦診斷出癌症或其他嚴重疾病,往往會感覺孤立無援或晴天霹靂(尤其老人更是如此),張重慶醫生強調,治療不應該只專注在疾病本身,也應該考量患者的生活素質。加上老人家的疾病,通常都是“多元發展”的,而不是單一問題,因此,需要通過老年醫學專科或緩和醫療,幫助患者控制很多症狀和緩解疼痛問題,在延長生命的同時,兼顧患者的生活品質。

人,終究逃不過死亡的結局,關鍵在於如何在僅餘的生命中,活得更自在、更有品質,借助緩和醫療專科的力量,控制伴隨老年疾病而來的疼痛和其他症狀,是現代人應該明白的一個重要事實。

緊急關頭,救或不救?

老年與疾病,如影隨形,接下來不能避免的,就是死亡這件事。相信很多人都曾經有過類似的慌亂經驗,面對病入膏肓的家人還未回過神,醫生卻要你決定到底要不要繼續進行急救?或者醫生問你要不要繼續治療末期癌症的父母?

當死亡突如其來,生者心中總會浮現許多疑惑、不捨,甚至懊悔,但是,死亡從來無法預演,所以如何處理自然沒有絕對正確或錯誤的答案。

無論當下做了什麼決定,很多人最後還是會陷入各種“如果”和“早知道”的懊悔情緒中,例如:“早知道讓她接受治療,也許不會那麼快離開”、“如果當初不接受治療,也許他就不必承受痛苦”、“如果不放棄急救,也許他還活著!”

但是,每天都站在生死前線的專家表示,這些問題的答案,其實,焦點從來就不應該放在對或錯,更無關“孝順”或不孝,而是有沒有必要,以及老人繼續活著是否還有意義或目的?

老懷安慰
醫患溝通減低痛苦

我們考慮的,應該是治療或急救到底是為了真正救活患者,還是根本是沒有意義的垂死掙扎,最終反而讓患者和家屬陷入更大的痛苦中?

張重慶醫生說,在處理老年患者善終或急救這些課題上,醫患之間的溝通很重要:“醫生有責任向家屬解釋清楚,同時根據自己的專業判斷給予醫療建議,而不是直接把決定權推給家屬。更重要的是,無論治療或不治療、急救或不急救,醫生都必須告訴家屬或患者,不能獨斷獨行。”

馬來亞大學醫學中心老年病學專科陳慕臏副教授指出,現代醫療體系其實允許患者填寫生死意願書(Living Will)或預留醫療指示(Advance Directive),讓他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意願來選擇是否接受進一步治療或在生理機能損壞過重時,是否接受安樂死的安排。

“雖然患者有這個選項,但我國並沒有相關的法律規範,所以,執行起來往往比較複雜,最終還是必須依賴家人來做決定,只有在完全找不到任何親人的情況下,才會由兩位專業醫生來做決定。”

老人何妨先交代后事

生活的品質,比生命的長短重要!

陳慕臏副教授建議,老年人不妨先交代好自己的後事,告訴家人,當人生走到緊急關頭,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麼?

雖然醫學進步,一度讓很多人“錯覺”自己可以克服或戰勝死亡,其實,這從來就不可能。

既然死亡終究會來到,分別在於我們如何面對?

她表示社會的心態應該更開放,老人在生前就討論疾病或死亡,而不是順其自然發展,否則到頭來很可能為難了子女,甚至對身邊親人造成很大的負擔和麻煩。

急救以不增痛苦為前提

陳慕臏醫生說,很多家屬都把“不死”,當作治療老年患者唯一目標,卻往往忽略了“不死”之后的人生該怎麼活?我們有沒有認真想過,老人是否真的願意這樣活,保存生命是否真的有意義?

“如果治療或急救,其實,讓老人變得更痛苦,那個治療未必是有必要的。很多人會覺得,保存老人的生命是孝順的表現,但有生必然有死,分別在於可以拖多久,但是,那樣拖延是否值得?這點必須謹慎考慮。”

“坦白說,我們的社會觀念還沒有進步到那個階段。事實上,很多人都因為急救醫療費用而面對經濟問題,這是現實的考量。老年醫學的概念,並不是耗費大量金錢來搶救或急救,而是盡可能保存老年人的獨立性,讓他們安定自然死亡。”陳慕臏醫生說。

三大策略對待老人

陳慕臏醫生說,老年醫學的另一個常見迷思,是老人生病不用醫?

“其實,老人生病才需要更妥善照顧,才能在老年生活得更好。父母的生命有限,子女應該學習如何在父母生命的最後一段路,付出陪伴和關心,及時察覺父母的身體出了狀況,才能幫助他們達到可以獨立活動的健康老年生活。”

她建議子女在幫助父母度過老年時,應該考慮以下三件事:

一、發現和預防:學會判斷關鍵徵兆,掌握父母健康狀況。

二、照顧:未雨綢繆,學習如何照顧父母。

三、善終:在父母最后的生命階段,為他們安排有尊嚴的人生。

當然,老年生活也不應該全都是子女的責任,活出健康快樂的老年,是必須提前規劃、未雨綢繆的;每個人都應該為老年生活進行規劃(包括醫藥費),盡量減少依賴或負累別人的可能性。

認真思考好死或歹活?

陳慕臏醫生強調,老年醫學必須是全面的醫療,有些疾病其實未必要治療:“我們都知道人類壽命有限,假設一個90歲的老人罹患癌症,是否還有必要採取積極激烈的治療措施?每一種藥物都有副作用,老人有必要吃這麼多藥嗎?

另外,我們也必須注重老人自己的需求,他/她在老年的階段到底想要什麼?無論是老人本身或為人子女,都應該要懂得如何衡量和取捨。”

事實上,老人的意願才是最重要的,而不是子女的意願,並非一生病就失去了決定的權利。

另外,她也提醒人們照顧老人,是每個人與整個社會的責任,而不是一個人或一個家庭的責任。可惜,很多人的想法都比較自私,造成有限醫療資源的濫用現象。

結論是,死亡是無法避免的,但老年該怎麼生活?最後選擇好死或歹活?這些都是每個人必須認真思考的重大課題,也是你我應該提早交代的事項。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