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縱貫線.甲午首場戰爭軍官 林國祥 檳城人留名中近代史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北馬縱貫線.甲午首場戰爭軍官 林國祥 檳城人留名中近代史

報導:蔡愛卿
2015年是甲午中日戰爭120周年。在中國,有個曾經參與這場戰爭的名字重新被人提起,他就是林國祥。他不但是參與甲午第一場戰爭的軍官,當年還是第一批勘察西沙群島的人。此人在中國近代史留名,不過在家鄉檳城,早已被人遺忘。



120年前,一場發生在朝鮮牙山灣口豐島西南海域的海戰,掀起了甲午中日戰爭的序幕。參與這場戰爭其中一位中國軍官林國祥,其實來自檳城。他是本地著名建築商林道解的兒子,在16歲那年即在中國福州接受海軍軍官訓練。

翻開林國祥的家庭背景,可發現一點頗為有趣。林道解擁有6名兒子,全部都送往中國參軍。其中一名兒子林國裕,還在甲午戰爭的黃海決戰中戰死。孝恩基金會執行長王琛發博士認為,應該從整個時代的背景去看林家6兄弟全部被送往中國參軍的情況。

全在海軍部隊服務



他說,林家是英國殖民地的子民,孩子也從小受英文教育。對于當時的中國清朝政權,華僑雖懷有反清復明思想,但是在中國受到外敵威脅時,他們都會把反清復明放到一邊,支援中國抵抗外敵。

林國祥參軍的契機,就是清朝政府致力于尋求海外華僑支援的時代背景。他16歲那年前往中國學習華語,遇上福州船政學堂正在香港招生。原來,他們正在招攬懂得英語的華僑子弟為學生。

根據福州船政文化博物館館長王芳為王琛發提供的資料,林國祥是船政后學堂駕駛專業第一屆學生。當年創辦初期的船政學堂為了招收有英語基礎的學生,特派人到香港招生。他們總共招到包括林國祥在內的10名學生,並單獨編班,因此稱為外學堂。

林國祥進入船政學堂后,陸續把兄弟們也接了過去。一個家族中的男丁全部在海軍部隊服務,這種情況不論是古今中外都非常罕見。王琛發說,這些富家子弟參軍不是為了好玩,以當時的中國局勢,他們隨時都得上戰場。

林道解安葬地不詳

林國祥的父親林道解是建造康華麗堡的建築商。他死后並沒有葬在林家的家族墳地,新會會館裡也沒有林道解的神主牌。這位把兒子都送去參軍的父親死后究竟葬在哪裡,至今仍是謎。

王琛發與本報記者探訪林家墳地時,發現郭氏太夫人的墓為單穴,他並沒有與夫婿合葬。較后我們來到新會會館,希望可以從安放在會館裡的神主牌中找到林道解的名字,但還是沒有找到。該會館副總務鍾卓佃受詢時說,他們從未聽過這名字。

如果林道解的安息之地不在檳城,王琛發猜測有兩個可能性,一是已送回中國安葬,另一個可能性就是葬在吉打州。因為林道解的事業吉打州也有貢獻,當地有一個地方叫Tokai即是以林道解之名命名。

6兄弟參軍3人回檳

全部在中國參軍的林家6兄弟,最終只有3人回到檳城。除了戰死的老三林國裕,林國祥和另一名弟弟林國湖(又名五湖)都在中國終老。老大林國禎、老四林國禮與老么林六經先后退役並回到檳城。

林國祥死后葬在家鄉新會北洋鄉。王琛發說,這些南洋華僑子弟雖然在殖民者的民主制度下長大,並接受西方教育,不過他們因此也深切體會到,能夠落實在自己身上的西方民主是有限的,因此他們更希望中國能強大。這可以解釋為甚么當時身為英國公民的林國祥,最后寧可留在中國終老,也不願再回到英國的管治之下。

甲午中日戰爭中,中國的北洋水師全軍覆沒,林國祥也被革職。不過他很快又被起用,被朝廷派往英國監督中國兩艘巡洋艦“海天”與“海圻”的制造過程。

在當時中國的不濟國力下,雖然林國祥參與的是一場注定慘敗的戰役,但王琛發認為他的傑出貢獻在于參與了中國對南海群島的第一支勘察隊伍,並且為西沙群島命名。

墓碑刻有將軍第字眼
林六經夫婦逃過拾金

林國祥的家族墳地位于白雲山廣汀第一公塚,由于那裡已進行拾金,目前只留下三座有歷史價值的墳墓。分別為林國祥的母親郭氏、弟弟林六經夫婦以及姐姐林彩繁夫婦的墓。

在林家6兄弟中,排行最小的林六經同樣是個傳奇人物。伍連德在自傳中形容這位舅舅其貌不揚,因小時候感染天花,留下滿臉麻點,不像其哥哥那樣長得好看。林六經相當富裕,卻染有鴉片癮,還鼓勵身邊的人與他一樣抽鴉片。對于大力反對人們抽鴉片的伍連德來說,這位舅舅的確令他留下深刻印象。

在廣汀會館進行第一公塚的拾金時,林六經夫婦的墓碑上方因刻有“將軍第”字眼而引起注意,逃過拾金命運。王琛發說,“將軍第”並非虛有其名,林六經參加過1884年的中法馬江海戰,並且在戰后至少被封過五品官職。他的哥哥們也擔任海軍軍官,其中林國祥為花進豐銜福建水師提標儘先補用都司,后來戰死的林國裕則為福建水師補用守備,都是將軍級別的官職。他們家的確是“將軍第”。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