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各國小難民受教育 有Elshaddai學習不難

獨家報導:郭貞黎

獨家攝影:潘嘉威

(巴生20日訊)由非政府組織創辦的Elshaddai 難民學習中心,讓來自不同國籍不同宗教的450位、年介4歲至17歲的5個國家孩童和青少年,享有受教育的機會。

2008年成立的Elshaddai難民學習中心,坐落雪州巴生市區的印度街附近,與一般學校無異,但她是專門為難民孩童提供接受教育的機會。

該中心成立當時只有25名學生,去年學生增加至300人,在今年新學年開學,增加了150人。

450名學生分別來自5個國家,如緬甸、印尼、巴基斯坦、斯里蘭卡和孟加拉等,但以緬甸籍學生佔大多數。

部分學生無國籍

也有少部分學生是無國籍孩童,他們大部分是緬甸和巴基斯坦籍通婚后生下的無國籍小孩。

該學習中心校長顏惠英說,該中心每年有許多“新生”,但並非每位新生都是4至7歲的小童,有些“新生”是8歲至16歲之間。

她說,雖然大馬收容一些國家難民,但難民孩童無法進入本地學校接受教育,所以一些非政府組織,或與聯合國配合,成立難民孩童學習中心。

她指出,Elshaddai 難民學習中心與其他難民學校一樣,為難民孩童、無國籍孩童接受教育而成立。

顏惠英說,雖然學習中心就位于聖巴拿巴禮堂、衛斯里公會教堂和巴生華人衛公會等建築物內的課室上班,但該中心並沒有宗教之分,只要難民家長帶著孩童到來,她們都會盡能力讓孩童接受教育。

“由于我們不獲本地政府承認,所以不能稱為學校,只能被稱為是學習中心。”

學生畢業後留下來教學

難民孩童畢業后,有部分會繼續留下來,負起教導孩童重任,有的則在外謀生。

《中國報》記者前往採訪時,緬甸籍男女教師負責教導低年級學生,其中一名老師年僅16歲,在該中心畢業后,便留下來教導低年級學生。

顏惠英在講解該中心課程時說,該中心目前有35位全職義工教師,及20位兼職義工教師。

她說,教師來自各國籍,包括緬甸籍教師,及本地兼職義工教師,全部皆領取微薄薪金。

“一些緬甸籍學生畢業后,欲繼續留下來服務,我們則提供訓練,讓他們成為教師。”

今年起改用新加坡課本

顏惠英說,由于義工教師中有外籍教師,從今年開始,該中心是採用新加坡課本。

她指出,之前,該中心是使用大馬課本,但因課程常有更動,及為讓外籍教師能適應,所以從今年開始改用新加坡課本。

“在使用大馬課本時,我們會拿小六檢定考試的考卷,給中心內六年級學生考試,之后交給本地教師批改,隨著中心改用新加坡課本后,學生不會再參加這項考試。”

學生增老師教室不足

上午9時,踏入上課時間時,各年齡的學生們排好隊伍,然后往不同方向“前進”,其中有數隊小學生在義工教師們帶領下,往各不同的建築物。

曾擔任過義工教師的謝志明博士說,因目前學生人數增加了,該中心只能分別借用聖巴拿巴禮堂、衛斯里公會教堂和巴生華人衛公會等的建築物。

他說,目前,450位學生就在3間不同的建築物上課,尤其是衛里幼稚園建築物則是從幼稚園至到二、三年級班。

他指出,每一班級的學生人數不一樣,隨著學生人數逐年增加,目前也面對不夠教室的問題。

“我們也面對義工教師不足的情況,希望能有更多熱心教育人士能到來提供援助,以進一步提升中心的教育素質。”

乾糧不足需捐助

曾在學習中心當義工教師的謝志明呼籲熱心人士們對于該學習中心伸出援手,捐助干糧、食物、學校用品等。

他說,中心平常都是通過各界熱人心士的捐助,其中也有數位是由固定捐助米糧、干糧等,但該中心因學生人數逐年增加,而面對干糧不足問題。

他指出,由于中心每天都要供應450位學生一餐早餐和午餐,每天都需要大量的糧食供應。

他說,若面對缺糧時,中心必須花費購買糧食。

“我們目前也相當需要白米、食品罐頭、餅干、飲品、面食、學校用品如文具、簿子、校衣、校鞋等。”

他說,由于家長們是根據他們的經濟能力購買校衣,以及有些學生的校衣是由熱心人士捐助,形成一些學生的校衣各有不同。

同時,他也希望熱心人士們在捐助干糧時,不要捐出已過期或即將過期的食品。

“之前有收到許多杯面,卻發現食用期差不多要逾期,我們唯有分派給每位學生帶回家食用。”

每月RM30包吃包載

記者早上9時抵達聖巴拿巴禮堂時,發現禮堂內外非常熱鬧,不少家長帶著小朋友來到,有許多穿著校衣的各年齡學生們正在禮堂內享用早餐。

在禮堂內有間小室間,幾位婦女正忙碌著,一旁則有兩位學生忙著分派早餐予學生,包括了一杯熱飲和數塊餅乾。

與義工教師們在禮堂內忙碌著的校長顏惠英則笑稱在9時之前是學生們享用早餐的時間,9時開始才是上課時間。

她說,該中心的學校開課、假期等,是與本地學校一樣,只是上課時間是早上9時至下午2時。

她指出,在早上7時至9之間,校車都會到巴生幾個地區接學生,包了電動火車站在內,下午2時至4時,則是由校車送學生下課的時段。

“中心向每位學生收取每個月30令吉的費用,包括了校車、早午餐、課本等。”

至于午餐時間是從12時開始,由于空間有限的因素,各別學生都在各自的教室內用餐。

按教育水平分班

在校長等帶領下,記者前往每班級瞭解情況,從幼稚園直到初二班,每一班級人數不一樣,連班級內的學生年齡也各異。

除了年齡不同,大家都是來自不同的國家,連身穿的校服也看出各有不同。

當來到四、五及六年級時,卻見到有些已十五六歲的學生仍棒著四、五年級的課本。

謝志明說,由于學生們是來自不同的國家,在這之前都是接受其國家的教育。

他說,當學生來到中心時,他們都會瞭解其教育程度,再根據學生的教育水平安排到各班,而不是根據年齡分配。

他指出,但當該學生的成績改善的加強的話,將會被調升到其他班級。

“中心今年有開到初二,明年會有初三,但學生們讀到初中三之后就要離開中心。”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