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故事.数十年不变 留住中药香 | 中国报 China Press

主题故事.数十年不变 留住中药香

报导:谭络瑜



小镇街场、城巿住宅区里,总少不了几间传统中药店。与民生息息相关的中药店,从上世纪到这个世纪,慢慢改变、渐渐变少……随着“GST实行后,大马可能有超过50%中药店将会关闭 ”的新闻见报,很多人担心这个古老传统行业未来会消失。

清晨,吉隆坡燕美路巴刹熙熙攘攘,坐落在巴刹熟食区的建生药行,门前摆卖腊肠、腊味、年饼,提醒着人们,新年脚步近了!走入店里,店面陈设几十年不变,很有历史的味道。

笑容和蔼的老板饶高槟坐在柜台处掌柜,太太叶翠梅和大儿子饶基元在前头招呼顾客。古老招牌上写着:建生(滨记)药行,老板解释,建生是他父亲约70年前开店的招牌,滨记则是他后来在蕉赖友力花园开的分店名字,分店收了之后,他把两个店名合并,既是建生,也是滨记。

药行本来开在武吉免登巴刹,即现今的Lot 10广场,36年前巴刹迁来到燕美路。来帮衬的除了以前的老街坊,也有上巴刹顺便买干货、汤头的安娣,和专程上门来买药的顾客。



被打最多最得真传

饶老先生今年70岁,父亲、爷爷几代,包括大多数亲戚都是从事中医药材行业。他的祖籍是广东大埔下马湖,祖辈在中国赠医施药,来到南洋后,代代相传,本地大马中医之父饶师泉是他的叔公太。

他有五个兄弟、三个姐妹,在儿子中排行第二,自小在双溪毛糯父亲开的中药店长大,从懂事起就与药材为伍,七八岁开始在店里帮忙拾药。

他记得,父亲要他背熟各种药材名字,每天做完功课就要“抄抽屉”。所谓“抄抽屉”,就是把刻在百子柜上的药名抄下来。如果父亲问起,答不出来或答错药名,就会被父亲敲头。除了敲头,也会被罚“抢饭碗”。如果贪玩忘了帮忙拾药,傍晚回来吃饭时会被母亲抢走饭碗,等到全部人吃完了,才捧着白饭捞剩下的菜汁吃,吃完还得负责洗碗。

他笑说自己是兄弟姐妹之中,被打得最多的一个,但也最得父亲真传,后来父亲把家传药酒单方全都传给他。父亲还教他用算盘算数,训练有素,他最拿手右手写字,左手打算盘。

古人智慧藏在百子柜

13岁那年,因为父亲认为应该让儿子出外学习磨练,饶高槟便离开老家,出来吉隆坡打工,在吉隆坡谐街的万生栈当学徒。他回忆,五六十年代是中药行鼎盛时期,也是中药师最好赚的年代。

当时中药店分制药粉的后堂师父,和站柜面的拾药师父,师父下面又有头手、二手、三手。他从低做起,做到上柜面,跟随师父学习,也抄了许多药方。厚厚一本共有209条的药方,保存迄今,全是珍贵的中医古人智慧。

过去老中医传授知识给学徒,靠的是口传、背方、识药。比方最常用的八珍汤,口诀是:参术苓草、功归芍地,分别代表四君子:人参、白术、茯苓、甘草,和四物汤:川芎、当归、白芍、地黄,四君子加四物汤就是八珍。

他叹说,现代中药店里,年轻人很多会照单拾药,但未必具备中医学问,而且常用那几十种药材,缺乏变通,论知识和经验,更比不上老师父。

他店里的跌打药酒和千里追风油,乃是用家传单方秘制,效用奇好,一瓶只卖12令吉。早年他把药油寄放在土产店卖,一些外国游客买了回去用,都会托人回来买。现在他只放在店里卖,只有识货的老顾客,或由导游介绍的游客会上门来找。

百年陈皮越老越贵

建生药行是吉隆坡巿中心少数历史超过五十年以上的老药店,偶尔有些到燕美巴刹吃东西的外国游客发现,都会如获珍宝,进来拍照。

小小的店舖,前面卖点干货,里面是药店。挂在天花板下的蛤蚧干,叫少见多怪的游客看傻了眼,百子柜里上千种草药,只要说出症状,老板都可以马上为你配药。柜台上装在玻璃罐里的自制陈皮和咸桔更是好东西,饶老先生让记者闻一闻家传的百年陈皮,香味浓郁,只买一小片蒸鱼、蒸鸡,滋味无穷,难怪100克就要30令吉。

饶老先生兴致勃勃说起陈皮的故事,为何陈皮越陈越香,越老越贵。据说一名香港老富翁请厨师,为试其手艺,故意给他一百块买料煮一碗白粥。厨子用一百块去香港陈李济药行买了一块百年陈皮,回去煮了一碗白粥,老富翁吃了全身气顺舒坦,赞不绝口,故聘之为厨。

GST年代成本高涨

可惜,本地中药行不像陈皮,越陈越香,经历世代变迁,慢慢没落,饶老先生虽觉惋惜,但也只好顺应。“现在很多受英文教育的年轻一代,如果不是小时候曾经跟随妈妈进过中药行,稍微有点认识,否则很难让他们接受中药。”

2006年药行搬到半山芭后,饶老先生退休,把生意交给儿子打理。一年后,他在家里待不住,又回来店里。定居澳洲的小儿子希望老人家过去长住,但他住不惯,还是喜欢吉隆坡,每天到巴刹开店,与街坊顾客聊聊天,工作半天,下午一时收店回家,生活过得写意。

谈到GST施行对传统中药行的冲击,饶老先生摇头笑笑:“我们这些不会电脑的老家伙会被淘汰咯!”生意额不上50万、没注册不可退税,来货成本高涨,只好贵来贵卖,由消费者负担。业者本身影响也很大,他解释,比如买一公斤药材回来,去掉碎屑,净重剩下800克,少掉200克的成本要由业者自行承担。

多年来,中药行的挑战不小,其中包括许多传统药材被卫生局禁用,比如可以清肠的大麻籽、止泻的鸦片壳等等,都被列为禁药。可以卖的药材少了,价钱又越来越贵,种种冲击之下,都使得传统中药行一路走来,步步维艰。

饶老先生与太太拥有四个儿子,大儿子接棒他的药行成为第三代传人,二儿子在别处巿场摆档卖药材,另外两个儿子自小送去读英校,现在是专业人士。下一代总算不必他操心,只是希望老父创办的建生药行可以继续做下去。


一半中药一半杂货
街坊爱光顾

家庭式经营的保康药行,与许多开在住宅区的中药店一样,一半店面卖传统药材和成药,一半店面卖杂货,这是传统中药店在1980年代转型后的面貌,客人大多数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做的是街坊生意。

保康药行招牌已有超过半世纪历史。这家老字号曾经在安邦旧街场和文良港大街开了超过30年,2009年搬到斯里肯邦安Taman Equine到现在已有七年多。

保康药行最早开在霹雳州瓜拉古楼,创办人是李鼎春。他小学读了三年,碰上日本入侵马来亚,学业中断。17岁那年,本来对机械有兴趣、想学修车的他,因为听说学中医可以认字,于是进入美罗一间中药店当学徒。做了七年,去打巴又做了一年,1960年自己开店,取名“保康”,意思是:保卫健康。

现年80岁的李老先生老当益壮,虽然已经退休多年,把药行传给了儿子,一个星期内也会有几天,自己开车从文良港到店里看看孙儿、孙女。

经营中药店几十年,他谦虚地道:“可以赚两餐,养活家庭。”早年他与妻子打点药行,楼下店面,楼上是住家,五女二男七个孩子从小在店里长大。长大后,只有大女儿李文玉和大儿子李文理学中医,儿子接班继承保康药行本店,女儿在Desa Petaling开店,也叫保康。

叫我药材佬小小年纪识中药

保康药行第二代传人李文理从中国学成回来,接手保康药行,走着父亲的路,而下一代也复制着自己的成长过程。太太许锦丽从拍拖起就开始在店里帮忙,从本来对中药一窍不通到逐一认识。她说,店里常用的药材来去只有几百种,每天帮忙捡药,久了都记住了。

他们生了一儿一女,孩子也是在药店里长大,相比起自己,下一代不必从小帮忙,“好命”多了。李文理回忆,很小就把药材当做玩具,他和姐姐们帮忙父母亲洗药材、切药材,刨甘草、锤熟地,就像玩游戏。

他的10岁儿子李楷森开朗活泼,笑嘻嘻告诉记者:“学校里的同学叫我药材佬、药材鸡。”但他一点都不介意,“我有一个同学鼻子敏感,他说闻到我身上的药材味,鼻子很舒服。”

他对店里卖的东西如数家珍,一会介绍摄影记者哥哥喝羚羊水可以退热,一会说喝田七汤可以长高。因为常被安娣顾客逗著玩,他认得一些简单药材,像菊花、红枣、杞子、甘草、北。他从小常常看爸爸给病人看诊,目染耳濡之下也会叮咛病人要戒口:“咳嗽戒吃鸡肉、鸡蛋、辣椒、椰浆、花生……”

儿子说长大以后要当中医师,一旁的李医师和太太听了安慰、开怀。他们并没有特地训练孩子成为接班人,倘若儿子长大后,对中药有兴趣又愿意接手,就把药行传给他。

传统中药店大多是父子档、兄弟档、夫妻档经营,无非是因为请人难,现今年轻人多半不愿接手老店。而且中药店工作辛苦,工作时间长,一周开店7天,早上9点开到晚上9点,收店后制药至11、12点,清晨5点半起床。李医师与太太都觉得,年轻一代若有更好发展,不必勉强他们接棒。

没被淘汰生命力会更强

马来西亚的中药店近二十年来,收的多,关的少,但这个新兴的住宅区却是越开越多。他们刚从文良港搬来时,这里只有两间中药店,后来多了中医诊所和推拿物理治疗中心,别处老字号来开分行,第四家新中药店也快要开张。竞争大了,加上将于今年4月实行消费税,李文理坦言挑战不小。

虽然无奈,不想被淘汰,就必须顺应转变,他斥资一万多令吉购入电脑和软件,以迎接消费税时代。李太太婚前在会计公司工作,熟用电脑记账,但要学会操作GST系统却不容易。她说:“我们是受过教育的年轻一代,要掌握整个电脑系统尚且不容易,年老的业者更难适应。”

人力不足是一大问题,光靠夫妻二人输入店里全部超过5000样货品资料,就是一项极为繁琐沉重的工作。由于中药店比起一般商品更复杂,比如10公斤党参浸泡过后剩下8公斤,如何计算成本差额;又如某些药材需付消费税,某些豁免,药方若含以上两种应如何收费等等,都令业者感到困扰。李医师苦笑目前唯一看到的好处是,可以用电脑系统检查药材存货。

他们预料将需要一两年过渡期去适应消费税带来的转变。“必须先挨过这一关。”尝试正面思考:“没有被淘汰掉,剩下的生命力会更强。”

中药店未必会消失,但转型则是必然。本地中药店已经不止一次转型,上世纪80年代,许多传统中药店开始卖起杂货。90年代最鼎盛时期,许多中药店都是一半卖药材、一半卖杂货。随着超巿和连锁商店兴起,中药店慢慢转回主要卖药材及医师驻诊看病。李医师相信,GST实行将加速中药店转型,未来中药店可能变回专门卖药材。


为游客把脉洋人也受落

热闹的茨厂街上,不易发现建发药行招牌。但知道这家药行的老主顾,却能轻易找到这家隐身在密密麻麻档口后面的老店,毕竟对老吉隆坡人来说,这家老药行是茨厂街的标志之一。

药行门前液晶电视荧幕上,放出50年代建发药行的黑白照片。半世纪前的茨厂街,民生气息浓厚,如今茨厂街面目已非。当年茨厂街上有14间中药行,经历时代变迁,纷纷关闭,如今只剩下三间,建发是仅存的马来亚独立前中药店。

建发药行左边为西药部,右边则是中药部,店后则是门诊部。这间超过70年历史的药店里,装着满满的人情味与历史味,当然少不了那股芳香药材味。

中药是建发药行的金漆招牌,需要简单的温补,需要高档的进补,需要调理身体,需要改善体质的药材,都能在这里找到。

过去,建发主要做的是茨厂街街坊和吉隆坡居民生意,现今,老街坊大多数迁出了巿区,老安哥、老安娣很少来巿中心。茨厂街变成观光景点,来药行光顾的多是游客。

在附近打工的年轻人来找止肚泻的药,店面的伙记介绍了他小支装中药丸,不忘叮嘱忌食生冷东西。荷兰女游客遭蚊虫叮咬,皮肤痕痒,老伙记从药橱柜里拿出一支药膏,用流利英语细细解释药性。

门诊室当天驻诊的关中铭中医师,正为一名伊拉克游客把脉看症;建发药行东主吴子日用听诊器给非洲游客看病,药行里中西融合的画面很有趣,也很少见。

附设西药行多一层优势

建发药行的第二代传人,58岁的吴子日,除了是中医师之外,也是英国皇家药剂师,兼收中西之长。因此,建发药行也设有西药行,比一般中药店多一层优势。

吴子日的爷爷早年在叻思经营中药店。吴子日的父亲吴建榜,年轻时在茨厂街一间名为广卫生的中药店工作,从中学习中药知识和经营方式。工作近20年之后,吴建榜决定创业开设建发药行,1943年与弟弟吴发榜在同一条街道创办建发药行。

创业至往后40年,建发主要以批发中药为主,其中更是斧标驱风油主要批发商。多年来,建发保持传统的家族式节约营业方针,一向来提倡正药正价,薄利多销,不夸大,不滥卖,以顾客利益为宗旨,因此深受信赖,不少老主顾依然专程上门买药。

中西合并平衡发展

中国巿场还未开放的年代,茨厂街曾经是中药店集中地,零售和批发,老店靠的是信用,生意稳定。但中药行业处在大环境的洪流下,不得不随着时代改变,过去数十年间,建发曾经二度转型。而建发药行的转型,又有别于其他中药行。

1960年代政府规定中药店不能出售西药;70年代,中药行业面临经济下滑的影响。眼见中药店生意面对冲击,吴建榜已经察觉到西方医学将对中医造成影响,因此送子日到英国接受西方医学训练,考取英国皇家药剂师的资格,为建发药行的未来建立另一层保障与优势。

1980年代,当其他中药店改变形式,开始多元化经营,增卖杂货,建发却进行另一种转型。吴子日因为拥有药剂师资格回国,可以设立西药行售卖西药,因此将中西药行合并一起,平衡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

提供一站式咨询服务

80年代后期中国市场开放,越来越多中药直接从中国进口,茨厂街的中药店逐渐失去此方面的优势,而且中药店微薄的盈利,根本无法负荷高昂的租金,开始逐一关闭。建发拥有本身的店舖,不受租金高涨影响,但在零售、批发生意受影响之下,也要寻求新出路。

1988年,吴子日到马来西亚中医学院进修中医,建发药行也第二度转型,增设门诊部,并增加西药配方服务、验血普查设备,提供一站式中西医药咨询。建发药行从纯粹的中药行业,变成以中医门诊为主。

如今在建发药行驻诊的中医师阵容鼎盛,包括文健霖、关中铭、叶金彩、陈宝春、林天明、梁育光等。门诊收费大众化,把脉10令吉,针灸20令吉,推拿60令吉。

吴子日表示,中药医疗效果虽然不及西医快速,但副作用少,费用更低,医疗更具经济效益。中国提倡治疗以西医为主、中医为辅,也成为本地华人治病的趋向。而近年慢慢流行起来的自然疗法,让人重新认识传统草药的价值。

积极面对危机也是转机

虽然中药店面对种种冲击,未来前景不乐观,吴子日得出的结论是:中药不行,但中医行。为了推动中医,吴子日跨足教育界,1997年与一群中医同道开办吉隆坡中医学院,从中发掘和培训具有潜质与才能的新中医师,成为建发药行转型的有利条件。

传统中药店工作时间长,利润微薄,年轻一代多不愿投身这个行业,导致面对接班人断层的危机。中医学院栽培新人,安排学生到药行实习,可以解决人手不足的问题。中医学院毕业生开设诊所,仍请中药店制药粉、药丸,成为中药行生意新组成。

70年来,建发经历过多次转型,依然挺了过来,如今面对消费税的挑战,吴子日的心态是积极面对、默默耕耘,危机也是转机。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