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數十年不變 留住中藥香

報導:譚絡瑜

小鎮街場、城巿住宅區里,總少不了幾間傳統中藥店。與民生息息相關的中藥店,從上世紀到這個世紀,慢慢改變、漸漸變少……隨著“GST實行后,大馬可能有超過50%中藥店將會關閉 ”的新聞見報,很多人擔心這個古老傳統行業未來會消失。

清晨,吉隆坡燕美路巴剎熙熙攘攘,坐落在巴剎熟食區的建生藥行,門前擺賣臘腸、臘味、年餅,提醒著人們,新年腳步近了!走入店里,店面陳設幾十年不變,很有歷史的味道。

笑容和藹的老板饒高檳坐在櫃檯處掌櫃,太太葉翠梅和大兒子饒基元在前頭招呼顧客。古老招牌上寫著:建生(濱記)藥行,老板解釋,建生是他父親約70年前開店的招牌,濱記則是他后來在蕉賴友力花園開的分店名字,分店收了之后,他把兩個店名合併,既是建生,也是濱記。

藥行本來開在武吉免登巴剎,即現今的Lot 10廣場,36年前巴剎遷來到燕美路。來幫襯的除了以前的老街坊,也有上巴剎順便買干貨、湯頭的安娣,和專程上門來買藥的顧客。

被打最多最得真傳

饒老先生今年70歲,父親、爺爺幾代,包括大多數親戚都是從事中醫藥材行業。他的祖籍是廣東大埔下馬湖,祖輩在中國贈醫施藥,來到南洋后,代代相傳,本地大馬中醫之父饒師泉是他的叔公太。

他有五個兄弟、三個姐妹,在兒子中排行第二,自小在雙溪毛糯父親開的中藥店長大,從懂事起就與藥材為伍,七八歲開始在店里幫忙拾藥。

他記得,父親要他背熟各種藥材名字,每天做完功課就要“抄抽屜”。所謂“抄抽屜”,就是把刻在百子櫃上的藥名抄下來。如果父親問起,答不出來或答錯藥名,就會被父親敲頭。除了敲頭,也會被罰“搶飯碗”。如果貪玩忘了幫忙拾藥,傍晚回來吃飯時會被母親搶走飯碗,等到全部人吃完了,才捧著白飯撈剩下的菜汁吃,吃完還得負責洗碗。

他笑說自己是兄弟姐妹之中,被打得最多的一個,但也最得父親真傳,后來父親把家傳藥酒單方全都傳給他。父親還教他用算盤算數,訓練有素,他最拿手右手寫字,左手打算盤。

古人智慧藏在百子櫃

13歲那年,因為父親認為應該讓兒子出外學習磨練,饒高檳便離開老家,出來吉隆坡打工,在吉隆坡諧街的萬生棧當學徒。他回憶,五六十年代是中藥行鼎盛時期,也是中藥師最好賺的年代。

當時中藥店分制藥粉的后堂師父,和站櫃面的拾藥師父,師父下面又有頭手、二手、三手。他從低做起,做到上櫃面,跟隨師父學習,也抄了許多藥方。厚厚一本共有209條的藥方,保存迄今,全是珍貴的中醫古人智慧。

過去老中醫傳授知識給學徒,靠的是口傳、背方、識藥。比方最常用的八珍湯,口訣是:參術苓草、功歸芍地,分別代表四君子:人參、白術、茯苓、甘草,和四物湯:川芎、當歸、白芍、地黃,四君子加四物湯就是八珍。

他嘆說,現代中藥店里,年輕人很多會照單拾藥,但未必具備中醫學問,而且常用那幾十種藥材,缺乏變通,論知識和經驗,更比不上老師父。

他店里的跌打藥酒和千里追風油,乃是用家傳單方秘制,效用奇好,一瓶只賣12令吉。早年他把藥油寄放在土產店賣,一些外國游客買了回去用,都會托人回來買。現在他只放在店里賣,只有識貨的老顧客,或由導游介紹的游客會上門來找。

百年陳皮越老越貴

建生藥行是吉隆坡巿中心少數歷史超過五十年以上的老藥店,偶爾有些到燕美巴剎吃東西的外國游客發現,都會如獲珍寶,進來拍照。

小小的店舖,前面賣點干貨,里面是藥店。掛在天花板下的蛤蚧干,叫少見多怪的游客看傻了眼,百子櫃里上千種草藥,只要說出症狀,老板都可以馬上為你配藥。櫃台上裝在玻璃罐里的自制陳皮和咸桔更是好東西,饒老先生讓記者聞一聞家傳的百年陳皮,香味濃郁,只買一小片蒸魚、蒸雞,滋味無窮,難怪100克就要30令吉。

饒老先生興致勃勃說起陳皮的故事,為何陳皮越陳越香,越老越貴。據說一名香港老富翁請廚師,為試其手藝,故意給他一百塊買料煮一碗白粥。廚子用一百塊去香港陳李濟藥行買了一塊百年陳皮,回去煮了一碗白粥,老富翁吃了全身氣順舒坦,讚不絕口,故聘之為廚。

GST年代成本高漲

可惜,本地中藥行不像陳皮,越陳越香,經歷世代變遷,慢慢沒落,饒老先生雖覺惋惜,但也只好順應。“現在很多受英文教育的年輕一代,如果不是小時候曾經跟隨媽媽進過中藥行,稍微有點認識,否則很難讓他們接受中藥。”

2006年藥行搬到半山芭后,饒老先生退休,把生意交給兒子打理。一年后,他在家里待不住,又回來店里。定居澳洲的小兒子希望老人家過去長住,但他住不慣,還是喜歡吉隆坡,每天到巴剎開店,與街坊顧客聊聊天,工作半天,下午一時收店回家,生活過得寫意。

談到GST施行對傳統中藥行的沖擊,饒老先生搖頭笑笑:“我們這些不會電腦的老傢伙會被淘汰咯!”生意額不上50萬、沒注冊不可退稅,來貨成本高漲,只好貴來貴賣,由消費者負擔。業者本身影響也很大,他解釋,比如買一公斤藥材回來,去掉碎屑,淨重剩下800克,少掉200克的成本要由業者自行承擔。

多年來,中藥行的挑戰不小,其中包括許多傳統藥材被衛生局禁用,比如可以清腸的大麻籽、止瀉的鴉片殼等等,都被列為禁藥。可以賣的藥材少了,價錢又越來越貴,種種沖擊之下,都使得傳統中藥行一路走來,步步維艱。

饒老先生與太太擁有四個兒子,大兒子接棒他的藥行成為第三代傳人,二兒子在別處巿場擺檔賣藥材,另外兩個兒子自小送去讀英校,現在是專業人士。下一代總算不必他操心,只是希望老父創辦的建生藥行可以繼續做下去。


一半中藥一半雜貨 街坊愛光顧

家庭式經營的保康藥行,與許多開在住宅區的中藥店一樣,一半店面賣傳統藥材和成藥,一半店面賣雜貨,這是傳統中藥店在1980年代轉型后的面貌,客人大多數是住在附近的居民,做的是街坊生意。

保康藥行招牌已有超過半世紀歷史。這家老字號曾經在安邦舊街場和文良港大街開了超過30年,2009年搬到斯里肯邦安Taman Equine到現在已有七年多。

保康藥行最早開在霹靂州瓜拉古樓,創辦人是李鼎春。他小學讀了三年,碰上日本入侵馬來亞,學業中斷。17歲那年,本來對機械有興趣、想學修車的他,因為听說學中醫可以認字,于是進入美羅一間中藥店當學徒。做了七年,去打巴又做了一年,1960年自己開店,取名“保康”,意思是:保衛健康。

現年80歲的李老先生老當益壯,雖然已經退休多年,把藥行傳給了兒子,一個星期內也會有幾天,自己開車從文良港到店里看看孫兒、孫女。

經營中藥店幾十年,他謙虛地道:“可以賺兩餐,養活家庭。”早年他與妻子打點藥行,樓下店面,樓上是住家,五女二男七個孩子從小在店里長大。長大后,只有大女兒李文玉和大兒子李文理學中醫,兒子接班繼承保康藥行本店,女兒在Desa Petaling開店,也叫保康。

叫我藥材佬小小年紀識中藥

保康藥行第二代傳人李文理從中國學成回來,接手保康藥行,走著父親的路,而下一代也複制著自己的成長過程。太太許錦麗從拍拖起就開始在店里幫忙,從本來對中藥一竅不通到逐一認識。她說,店里常用的藥材來去只有幾百種,每天幫忙撿藥,久了都記住了。

他們生了一兒一女,孩子也是在藥店里長大,相比起自己,下一代不必從小幫忙,“好命”多了。李文理回憶,很小就把藥材當做玩具,他和姐姐們幫忙父母親洗藥材、切藥材,刨甘草、鎚熟地,就像玩游戲。

他的10歲兒子李楷森開朗活潑,笑嘻嘻告訴記者:“學校里的同學叫我藥材佬、藥材雞。”但他一點都不介意,“我有一個同學鼻子敏感,他說聞到我身上的藥材味,鼻子很舒服。”

他對店里賣的東西如數家珍,一會介紹攝影記者哥哥喝羚羊水可以退熱,一會說喝田七湯可以長高。因為常被安娣顧客逗著玩,他認得一些簡單藥材,像菊花、紅棗、杞子、甘草、北。他從小常常看爸爸給病人看診,目染耳濡之下也會叮嚀病人要戒口:“咳嗽戒吃雞肉、雞蛋、辣椒、椰漿、花生……”

兒子說長大以后要當中醫師,一旁的李醫師和太太听了安慰、開懷。他們並沒有特地訓練孩子成為接班人,倘若兒子長大后,對中藥有興趣又願意接手,就把藥行傳給他。

傳統中藥店大多是父子檔、兄弟檔、夫妻檔經營,無非是因為請人難,現今年輕人多半不願接手老店。而且中藥店工作辛苦,工作時間長,一週開店7天,早上9點開到晚上9點,收店后制藥至11、12點,清晨5點半起床。李醫師與太太都覺得,年輕一代若有更好發展,不必勉強他們接棒。

沒被淘汰生命力會更強

馬來西亞的中藥店近二十年來,收的多,關的少,但這個新興的住宅區卻是越開越多。他們剛從文良港搬來時,這里只有兩間中藥店,后來多了中醫診所和推拿物理治療中心,別處老字號來開分行,第四家新中藥店也快要開張。競爭大了,加上將于今年4月實行消費稅,李文理坦言挑戰不小。

雖然無奈,不想被淘汰,就必須順應轉變,他斥資一萬多令吉購入電腦和軟件,以迎接消費稅時代。李太太婚前在會計公司工作,熟用電腦記賬,但要學會操作GST系統卻不容易。她說:“我們是受過教育的年輕一代,要掌握整個電腦系統尚且不容易,年老的業者更難適應。”

人力不足是一大問題,光靠夫妻二人輸入店里全部超過5000樣貨品資料,就是一項極為繁瑣沉重的工作。由于中藥店比起一般商品更複雜,比如10公斤黨參浸泡過后剩下8公斤,如何計算成本差額;又如某些藥材需付消費稅,某些豁免,藥方若含以上兩種應如何收費等等,都令業者感到困擾。李醫師苦笑目前唯一看到的好處是,可以用電腦系統檢查藥材存貨。

他們預料將需要一兩年過渡期去適應消費稅帶來的轉變。“必須先捱過這一關。”嘗試正面思考:“沒有被淘汰掉,剩下的生命力會更強。”

中藥店未必會消失,但轉型則是必然。本地中藥店已經不止一次轉型,上世紀80年代,許多傳統中藥店開始賣起雜貨。90年代最鼎盛時期,許多中藥店都是一半賣藥材、一半賣雜貨。隨著超巿和連鎖商店興起,中藥店慢慢轉回主要賣藥材及醫師駐診看病。李醫師相信,GST實行將加速中藥店轉型,未來中藥店可能變回專門賣藥材。


為游客把脈洋人也受落

熱鬧的茨廠街上,不易發現建發藥行招牌。但知道這家藥行的老主顧,卻能輕易找到這家隱身在密密麻麻檔口后面的老店,畢竟對老吉隆坡人來說,這家老藥行是茨廠街的標誌之一。

藥行門前液晶電視熒幕上,放出50年代建發藥行的黑白照片。半世紀前的茨廠街,民生氣息濃厚,如今茨廠街面目已非。當年茨廠街上有14間中藥行,經歷時代變遷,紛紛關閉,如今只剩下三間,建發是僅存的馬來亞獨立前中藥店。

建發藥行左邊為西藥部,右邊則是中藥部,店后則是門診部。這間超過70年歷史的藥店里,裝著滿滿的人情味與歷史味,當然少不了那股芳香藥材味。

中藥是建發藥行的金漆招牌,需要簡單的溫補,需要高檔的進補,需要調理身體,需要改善體質的藥材,都能在這里找到。

過去,建發主要做的是茨廠街街坊和吉隆坡居民生意,現今,老街坊大多數遷出了巿區,老安哥、老安娣很少來巿中心。茨廠街變成觀光景點,來藥行光顧的多是游客。

在附近打工的年輕人來找止肚瀉的藥,店面的伙記介紹了他小支裝中藥丸,不忘叮囑忌食生冷東西。荷蘭女游客遭蚊蟲叮咬,皮膚痕癢,老伙記從藥櫥櫃里拿出一支藥膏,用流利英語細細解釋藥性。

門診室當天駐診的關中銘中醫師,正為一名伊拉克游客把脈看症;建發藥行東主吳子日用听診器給非洲游客看病,藥行里中西融合的畫面很有趣,也很少見。

附設西藥行多一層優勢

建發藥行的第二代傳人,58歲的吳子日,除了是中醫師之外,也是英國皇家藥劑師,兼收中西之長。因此,建發藥行也設有西藥行,比一般中藥店多一層優勢。

吳子日的爺爺早年在叻思經營中藥店。吳子日的父親吳建榜,年輕時在茨廠街一間名為廣衛生的中藥店工作,從中學習中藥知識和經營方式。工作近20年之后,吳建榜決定創業開設建發藥行,1943年與弟弟吳發榜在同一條街道創辦建發藥行。

創業至往后40年,建發主要以批發中藥為主,其中更是斧標驅風油主要批發商。多年來,建發保持傳統的家族式節約營業方針,一向來提倡正藥正價,薄利多銷,不誇大,不濫賣,以顧客利益為宗旨,因此深受信賴,不少老主顧依然專程上門買藥。

中西合併平衡發展

中國巿場還未開放的年代,茨廠街曾經是中藥店集中地,零售和批發,老店靠的是信用,生意穩定。但中藥行業處在大環境的洪流下,不得不隨著時代改變,過去數十年間,建發曾經二度轉型。而建發藥行的轉型,又有別于其他中藥行。

1960年代政府規定中藥店不能出售西藥;70年代,中藥行業面臨經濟下滑的影響。眼見中藥店生意面對衝擊,吳建榜已經察覺到西方醫學將對中醫造成影響,因此送子日到英國接受西方醫學訓練,考取英國皇家藥劑師的資格,為建發藥行的未來建立另一層保障與優勢。

1980年代,當其他中藥店改變形式,開始多元化經營,增賣雜貨,建發卻進行另一種轉型。吳子日因為擁有藥劑師資格回國,可以設立西藥行售賣西藥,因此將中西藥行合併一起,平衡了傳統與現代的矛盾。

提供一站式咨詢服務

80年代后期中國市場開放,越來越多中藥直接從中國進口,茨廠街的中藥店逐漸失去此方面的優勢,而且中藥店微薄的盈利,根本無法負荷高昂的租金,開始逐一關閉。建發擁有本身的店舖,不受租金高漲影響,但在零售、批發生意受影響之下,也要尋求新出路。

1988年,吳子日到馬來西亞中醫學院進修中醫,建發藥行也第二度轉型,增設門診部,並增加西藥配方服務、驗血普查設備,提供一站式中西醫藥咨詢。建發藥行從純粹的中藥行業,變成以中醫門診為主。

如今在建發藥行駐診的中醫師陣容鼎盛,包括文健霖、關中銘、葉金彩、陳寶春、林天明、梁育光等。門診收費大眾化,把脈10令吉,針灸20令吉,推拿60令吉。

吳子日表示,中藥醫療效果雖然不及西醫快速,但副作用少,費用更低,醫療更具經濟效益。中國提倡治療以西醫為主、中醫為輔,也成為本地華人治病的趨向。而近年慢慢流行起來的自然療法,讓人重新認識傳統草藥的價值。

積極面對危機也是轉機

雖然中藥店面對種種沖擊,未來前景不樂觀,吳子日得出的結論是:中藥不行,但中醫行。為了推動中醫,吳子日跨足教育界,1997年與一群中醫同道開辦吉隆坡中醫學院,從中發掘和培訓具有潛質與才能的新中醫師,成為建發藥行轉型的有利條件。

傳統中藥店工作時間長,利潤微薄,年輕一代多不願投身這個行業,導致面對接班人斷層的危機。中醫學院栽培新人,安排學生到藥行實習,可以解決人手不足的問題。中醫學院畢業生開設診所,仍請中藥店制藥粉、藥丸,成為中藥行生意新組成。

70年來,建發經歷過多次轉型,依然挺了過來,如今面對消費稅的挑戰,吳子日的心態是積極面對、默默耕耘,危機也是轉機。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