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日翔:記者是禿鷲!?

已故中國女星姚貝娜因乳腺癌復發病逝,成為中國新聞媒體“搶先報,博收視”的新聞報導對象,更有新聞記者為了拿到“獨家”或可提高新聞“更好看”的照片,竟然佯裝醫務人員潛入太平間拍姚氏遺體,頓時引起中國社會嘩然,多則于微信及微博流傳指記者是禿鷲的系列短文,狠批記者冷血無情。

這短文不僅僅形容中國新聞媒體當前的現象,它更可成為台灣、馬來西亞,甚至全球新聞從業員的反思教材,不是嗎?

凡研讀傳播科系的畢業生,對于1994年黑人攝影師凱文的攝影作品《飢餓的蘇丹》必不陌生,照片內容詮釋著一只禿鷲,虎視眈眈盯著一名飢餓瀕臨死亡的女童。雖然作者憑該照片贏得普利茲新聞獎,但同時也備受坊間“為何不救她”輿論的壓力,最終自殺了結生命。

自踏入新聞界后,許多身邊的同學都會不禁地問“記者是不是冷血動物”,對于跳樓自殺,或遭重型交通工具壓斃腦漿四溢,死狀極其恐怕的意外現場,記者依舊訪問死者家屬,而此同如再次刀割家屬的傷痛。

這問題也使我無所適從,因為“挖料”是記者的工作,也是對新聞的責任,我曾前往意外身亡者的喪府採訪時,常處于“有血有淚有情”,及“冷血無情”中間徘徊。

每當要向死者家屬“挖料”時,都會面對難以啟齒的情況,主要原因是不想在哀傷的家屬,談起死者生前點滴時,再度情緒失控嚎啕大哭。

在社會認為“記者是禿鷲”的時代,記者唯一能做的就是“適可而止”,在不傷害任何人的情緒前提下完成工作。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