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演说家”夺季军成名 胡渐彪无意返幕前 | 中国报 China Press

“我是演说家”夺季军成名 胡渐彪无意返幕前

独家报导:徐健华



(吉隆坡25日讯)在中国著名节目“我是演说家”获得季军的大马前新闻主播胡渐彪声称,虽然在参赛后,让他在中国有一举成名的作用,但并无意重返“老本行”媒体界,或朝娱乐圈发展。

他说,参赛的初衷,只是为向中国人民介绍马来西亚。

他说,目前在中国珠海国际赛车场担任副总经理一职,因此没有想到要放弃这份工作。



“我不是走向台前的人,对我来说,(参加节目)最大的回馈是每一场的胜利,让我赚取了多一个可以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

“来到决赛也够了,毕竟我曾经也是媒体的一分子,只是在珠海国际赛车场工作了将近2年,所以没有想到要放弃。”

胡渐彪今日接受《中国报》电访时说,由于中学朋友的妻子是中国籍人士,她认为马来西亚华人是很独特的社群,因此从中找到参赛的理由,即是向中国人介绍马来西亚,因此决定参赛。

介绍大马华人

他说,主办单位曾经就第1季的“超级演说家”,寻找他参赛,但当时找不到理由参赛,因此拒绝了主办单位的邀请。

“借此舞台向中国社会介绍马来西亚华人,因很多中国人都不了解大马是怎么一回事。”

胡渐彪说,这节目让他有机会迫使自己去思考和分析剧烈变化中的中国社会,例如社会有甚么地方需要改进?社会问题的症结在哪里?

他说,在半决赛的讲题为“仗义”,因为他希望讲一些切合中国社会的话题,以及民众关心的事情。

胡渐彪早前参与北京卫视真人秀节目“我是演说家”初赛中,凭《荒漠中的华教》道出大马捍卫母语教育心声,感动全场与评审,成功闯关和挺进总决赛,并获得季军。

对手话题受落否认输在人气

对于比赛仅能获得第3名一事,胡渐彪否认输在人气,只是其他两名参赛者的话题,比较受现场的观众支持。

他说,从半决赛时,因为从观众投选时,其票数明显是落后,因此在决赛中,已无法追回前面所失去的分数,况且两名对手陈秋实和梁植都表现优异。

思考有压力

他说,对赛果并没有大喜或大忧,因为他参赛的初衷是表达他的第一篇演讲稿,即介绍大马的华文教育给中国社会认识。

询及参赛期间,是否有任何压力时,胡渐彪说,参赛的压力就是思考。

他说,这场比赛就给予他机会,去鞭策自己去思考每场比赛的话题,当然也身为一名参赛者,也有责任把节目做好。

用逻辑思考喜欢辩论

曾多次在辩论赛会夺下冠军和最佳辩手的胡渐彪,对于喜欢演说,还是辩论时,他直接表明是辩论。

他说,辩论是需要逻辑思考,同时在比赛前,需要准备两方的立场和推断,包括要解读对方的内容。

“演说家不一样,话题需要说服民众,同时也需要有情感和共鸣,若议题能够获得民众的共鸣,那么信息就能传达给民众,这也是成功说服他们投你一票。”

胡渐彪说,两个舞台其实是想像,只是这次参与是多了个机会,让爱说话的他,能够好好的展现其口才。

他重申,比赛输赢不重要,参赛初衷是要发表第一篇稿,如今有这机会,就借这平台享受舞台享受说话,希望说出对中国社会的认知、想法,并尽选手的责任,选些中国观众比较有思考的话题。

以“我是演说家”做总结

总决赛的主题为“语言的力量”,胡渐彪借此主题来总结他参加“我是演说家”的想法,因此在决赛当日,则发表了“我是演说家”,以总结他对演说的观点。

他的话题则围绕在选手的选题烦恼,况且社会需要的讯息,其实很多是老生常谈等。

至于总决赛的另外两名演说家,即是夺得冠军的梁植,则发表了“语言的力量”演说,并以“舌尖上的中国”电视节目,带出所要表达的演说内容。

在这场比赛夺得亚军的陈秋实,在决赛同样发表“语言的力量”演说,内容则以德国纳粹独裁者希特勒开始,记述多名演说家的历史。

“我是演说家”是通过500人中的海选,再历经战队PK赛、擂台战和最终冠军等难关,才能脱颖而出,而该项节目具有4名导师,包括乐嘉、张卫健、鲁豫和刘嘉玲。

而胡渐彪导师是鲁豫。


*本网站有权删除或封锁任何具有性别歧视、人身攻击、庸俗、诋毁或种族主义性质的留言和用户;必须审核的留言,或将不会即时出现。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