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搜頻道.兩個10年水劫日趨嚴重 丹河堤還能擋洪澇?(下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新聞搜頻道.兩個10年水劫日趨嚴重 丹河堤還能擋洪澇?(下篇)

報導:潘有文
圖:潘有文/本報資料中心
吉蘭丹10年后再有一場大水災?



2004年丹州大水災后,每年“水神”依然到丹州一遊,幸未釀成大禍,而且處在下遊的丹州心臟地帶哥打峇魯市,因近年在吉蘭丹河旁建高了河堤,減少了一些低漥地區的水患。

去年大水災,改寫過去十年的當地水患“方程式”,有居民擔心若是每10年來一次“夠夠力的”,一樣讓人膽戰心驚啊!

近年,政府在哥打峇魯的吉蘭丹河岸,沿著冷巴西烈(Lembah Sireh)至唐人坡(Kampung Cina)鎮興宮附近的雙溪布都一帶建高河堤,起著不小的防洪作用。



這個4公里左右的河堤,讓常年發生水災的低漥地區中,一些地方已沒有發生水災,有的地方則水位不高,解除居民不少困擾。

老家在唐人坡的蔡長鎮,記得2004年的大水災時,水位幾乎及胸,常年水災水位則只到小腿。

“2004年時,水漲得很快,每個小時都看著水位上升,但退水也退得快。”他表示,兩三年前,河堤建峻后,這一區已少有淹水。

憂歷史重演

河堤在過去數年發揮了作用,但今年的水勢異于一般,河堤承受不了太大水量,水勢一發不可收拾。

同時,由于話望生和瓜拉吉賴上遊區雨水量大太,流至哥打峇魯時碰上河堤滿溢,大水災已無可避免。

每年雨季發生水災時,古邦閣亮(Kubang Kerian)、古邦巴素和陸路交通局一帶,下了兩天雨就變成水災區的地方,今年竟然不是災區;反而之前下了三天雨都不會淹水的地方,例如邦吉區(Panji),卻成了災區。

蔡長鎮相信2004年那一場大水災,當時是開埠以來的最大水患,事隔10年又發生一次令人始料不及的大水災,難保未來每逢10年都歷史重演!

新通水路殃及周遭

此路不通,找另一條路“通水”!

哥打峇魯市未建高河堤時,該市低漥地區雨季一雨成災,河堤建好后,擋住河水一貫的去路,水流唯有另僻路徑。

吉蘭丹河支流之一格拉迪河(Sungai Keladi)即成為水流出口之一,住在當地的居民,成了去年大水災受災者。

該地區因為河水從另一個方向急速湧入,淹毀一些道路和房子,讓居民們措手不及。

2004年的大水災,雖然水量極大,但有跡可循,民眾與商家可用各種“傳統”方法,如觀察皇家碼頭水位、瓜拉吉賴的情況,或是低地淹水程度,隨時調整家中或商店內的物件。

但是,去年的大水災已不是那么一回事,過去的測水標準或都需要重新定位。

水勢亂象白區變黑區

對于哥市的河堤防洪功用,大馬電器商公會名譽會長兼顧問吳智儒局紳感同身受,他認同河堤建好后,確實改善當地低漥地區雨季時一雨成災的情況。

“河堤建好后,在我住的地方已沒有淹水好幾年了;以前瓜拉吉賴水位高達25米,我那一帶屬于低漥地區的居民,無法步出家門。”他指出,現在的水位不高,居民可從另一處進入市區,不少居民對河堤讚不絕口。

吳智儒認為才發生的大水災顯示水勢有一些亂像,不曾淹水的地方如華卡仄耶(Wakaf Che Yeh),一夜間成了水災重災區,其他安全區也淹了三四尺或至腰部。

“非水患區離譜的淹掉了,成為重災區,可能以后就成為水災區了。”他表示,相信河堤只能應付一定的水位,水勢若再像去年那樣,這些水災白區難免會再成為黑區。

河堤簡介

◆ 哥市河堤長約4.6公里,由哥市特易購霸級市場至唐人坡鎮興宮附近。
◆ 參考2004年大水災水位而建。
◆ 河堤有效發揮防洪功用。

河堤改變水流方向

河堤應付一般雨季的水量綽綽有余,但像去年的反常情況,就另當別論了。

吳智儒表示,以前哥打峇魯市和一些低漥地區,協助排放從話望生和瓜拉吉賴的水流,再轉入大海,但河堤建好后,河口或變窄一些,造成河水改變流動方向。

“現在河口變窄,流出的水就慢,水位太高就會洩堤。”他指出,河水流動時,為找到另一個出口,自然就往另一個方向流去,淹沒另一些地區。

攪動水流趁退水帶走黃泥

哥市低漥地區常年面對水災,水流帶來大量黃泥,若不及時處理,水退后可要大費周章清除黃泥。

居住在低地的民眾,懂得掌握水流退去前的黃金時機,讓水流帶走大部份黃泥。

經營哥本蘇丹小販華人小販中心的蔡長鎮,老家在唐人坡這個水災區,非常清楚水流帶來黃泥,但也能帶走黃泥的道理。

“水退前,需要一直攪動家中水流,讓水流動把黃泥帶走;萬一半夜沒起來攪水,隔天水退了,地上就是留下厚厚的黃泥。”他說。

三更半夜不停起來檢查水位和攪動水流,這可是一件煩人的事,但是如果不去做,水退后更加煩惱。

濫伐山林水流往低處泄

丹州是去年大水災重災區,話望生不少山林光禿,是否就是主因之一呢?

蔡長鎮這相信隨意砍伐山林確實可能是丹州大水災的重要原因,他說:“家裡種的花樹,三天不澆水就枯掉了,森林的樹林,三個月不下雨,也不一定會枯,為什么?”

他指出,下雨時,樹木可吸取雨水和儲存水份,短期旱天時可以自給。

“森林遭砍伐后,沒有太多樹木可以吸取水份,水就往下流泄,因此一下雨,山林水流就往下衝!”他認為砍伐森林后,必須重植樹木。

漲潮大雨夾攻釀洪災

10年前丹州大水災和去年的大水災,都發生在12月份的聖誕節之前,這是巧合或是特有現象呢?

蔡長鎮認為,丹州的水災應可從農曆角度來觀測,當雨量太多遇上漲潮時,尤其是在哥打峇魯,就會大大增加發生大水災的幾率。

“丹州在南中國海旁,初一、二或三,以及十五或十六,漲潮逢大雨就會淹水了。”他說。

在丹州,話望生屬河流上遊區,如果雨勢極大,連下兩三天或更久的雨,水流順流而下,來到哥打峇魯的吉蘭丹河,一旦遇上漲潮時期,河水倒灌入市內,就會讓哥打峇魯市的低畦地區變成澤國。

如同去年出現雨量和水量異常,就會大大提高哥市發生大水災的幾率。

大馬水災成因

丹災水災情況,只是我國水災問題一隅,大馬多州水災原因,可分為自然災害和人為災害兩項主要因素,其中大略又可分為六種情況。

季風性水災:東北季候風期的大雨,將引發重大水災,吉蘭丹、彭亨、登嘉樓、南馬和東馬,面對嚴峻水災警報。

閃電水災:降雨量高達每小時60毫米,已屬危險水平。北馬、雪蘭莪、森美蘭、馬六甲和吉隆坡,最常面對閃電水災。

潮汐水災:大雨流入河流,河水無法匯流到大海;雨量異常,加上適逢漲潮,河流未能及時排水,將加劇災情。

過度開發:過去30年來,國內城市化趨勢的發展活動,造成河流泥沙堆積,水土流失對河流系統平衡形成巨大壓力。

砍伐森林活動:此舉導致可固定土地的樹木根系減少,陸地的泥沙隨著雨水,快速流進河流,淤積河底,容易釀成河水氾濫、洪水為患。

亂拋垃圾入河:河畔居民把河流當作天然垃圾槽,嚴重影響河道容量和排水功能。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