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從黑白走向彩色 吉光片羽繞心頭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主題故事‧從黑白走向彩色 吉光片羽繞心頭

報導、攝影:譚絡瑜(部分照片來自國家檔案局、受訪者提供)



穿越,是近年流行語之一。

穿越是“穿越時空”的簡稱,指的是因為某原因,經過某過程,從自己的時空(姑且叫A時空)到了另一個時空(稱為B時空)的事件。

穿越時空一直是小說、電影不朽的題材,普通人也可以玩“穿越”。很簡單,拿著黑白舊照片,去到那一個地點,對照古代與現代情景,就好像坐上時光機,做了一趟時空旅行。



看網上有人在北京故宮里玩穿越,有人在巴黎街頭玩穿越。今天趁著聯邦直轄區日,我們來一趟“穿越吉隆坡”小旅行。

1857年,吉隆坡建立於鵝麥河與巴生河的交匯處,Kuala意指河口,Lumpur意指淤泥,原意為泥濘河口。

吉隆坡早期面臨許多動亂,如雪蘭莪內戰、瘟疫以及頻繁的大火和水災。1870年代,吉隆坡第三任華裔甲必丹葉亞來被推選為領袖,促進此城鎮的發展和繁榮,吉隆坡因而發展為興盛的礦城。1974年,吉隆坡從雪蘭莪割讓出來,成為聯邦直轄區。

在高聳入雲的KLCC雙峰塔與吉隆坡塔出現之前,過去的吉隆坡巿中心,是指以二河交匯處的占米清真寺(Masjid Jamek)為中心,附近幾公里的範圍。

蘇丹阿都沙末大廈設計靈感來自印度的莫臥兒建築,完成於1897年,雪蘭莪州秘書處設此,后來改為最高法院。荒廢多年后,現為遺產、文化和藝術部所在地。

英文地名老吉隆坡人才懂!

近40年快速發展,許多戰前建築物拆除,改建高樓大廈;90年代蓋起的捷運高架橋,也使得巿中心景觀與從前有很大改變。老吉隆坡曾經濃厚的歐陸風情,被現今混雜的破舊與現代沖淡了許多。

尋找黑白照片里的吉隆坡場景並不難,說易也不易,因為吉隆坡路名從英國殖民時代到現在,曾經數次更改,一條路有幾個名字,一些英文名只有老吉隆坡人才記得。

比如這張照片中有著美麗鐵欄杆的橋所在,問了好幾個吉隆坡人,都未能認出。根據國家檔案局資料,這條橋是在連接巿場路(Market Street)與荷蘭路(Holland Road)交接處。巿場路即今天的Jalan Pasar Besar,荷蘭路已改名Jalan Makhamah Persekutuan,橋仍在,充滿歐陸風情的鐵欄杆早已變成水泥,典雅的電燈柱也換了樣。在70年代,橋兩側曾有鐵架,后來再改建時拆除。根據實地觀察,這張照片當年應該是在中央巴剎(現在的中央藝術坊)頂樓拍攝。

大雨刷不去回憶 歲月悠悠水漫漫

由於位於河口,吉隆坡過去逢雨成災,歷史上最嚴重的1971年大水災,在許多老吉隆坡人記憶里難以磨滅。

位於諧街門牌50號的風月酒家,已經有六十多年歷史,本來是三輪車夫最愛光顧的茶樓,后轉型做煮炒。以前在同一條街上,對面那排店的舖位營業,14年前才搬到現址,前身為新奇珍酒棧的位置。

創辦人馮金桂的媳婦廖慶玲與妹妹廖慶婷,自年輕時代起就在店里幫忙,對多次淹水記憶很深,更懷念從前社區濃濃的人情味,街坊鄰里關係和諧、緊密。

百年精神不變只是外貌改

你有多久,沒有到吉隆坡巿中心走走呢?

大家口中充斥著外勞、吵雜喧鬧的巿中心,在車水馬龍街頭,高樓大廈之間,忽然發現,以為已經消失的景物猶在原地,一些曾經熟悉的幾十年老店、老街坊、老面孔,原來還安在,只是被我們遺忘了。

峇都律上(東姑阿都拉曼路)的歌梨城餐廳、爪哇街(敦霹靂路)的生記藤器店、諧街(敦李孝式路)的風月酒家、金馬路柯記腳車店、鎰記茶餐室、印度書報攤、蘇丹街勝記、生記、鄺福榮洋服店、茨廠街金蓮記、建發藥行等數不完的老字號,守著老店祖業的第二代、第三代,他們都在。

雖然,高樓大廈改變了城巿面貌,外勞、游客改變了社區氣息,但吉隆坡豐富多元的人文精神,卻與百年前一模一樣,這個包容的城巿,歷史仍在延續更新。

穿越吉隆坡,沒有遇見葉亞來,卻重新听見這個城巿跳動的脈膊。

我不是游子 根在吉隆坡

對吉隆坡人來說,這個大家口中的“游子之城”,是自己的家鄉,這兒是他們出生長大、結婚生子、打拼生活的地方,是他們的--根。

如今只見外勞不見熟面孔!
筱筠(出生:1971年)

1. 你最懷念吉隆坡什麼?

懷念吉隆坡的老街,以前總是牽著妹妹的手,跟著媽媽一起搭巴士,從舊巴生路到茨廠街、蘇丹街附近一帶,皆因那是媽媽成長的地方。在舊街上的轉角處,往往都會遇見媽媽的老街坊,所光顧的店舖都是熟悉的老字號,如今再回到老街,附近街頭巷尾都是陌生外勞臉孔,無論如何都找不回那份熟悉感,也難以追回和媽媽一起逛街的舊記憶。

2. 你最喜歡現今吉隆坡的什麼?

為了這份舊記憶,特別鍾愛如今在老街附近開設的人文咖啡館或餐館,對外地人而言,這些不過又是另一間餐飲地點,然而,當我看見這些經營者貼心地保留了老木階梯、斑駁磚牆、老舊窗戶,心裡特感動!這些都是時光留給吉隆坡人的歲月故事,置身其中特別有想從前的感覺,當然,這股新舊混搭力量一再為老街開創文創活力而投石問路。在喧囂的城裡,還有一群有心人為吉隆坡人找到讓心安住的地方,能不歡喜、不感動嗎?

3. 若你能穿越時空回去以前的吉隆坡,你想做什麼?

不想穿越時空,過去沒做到的,回到從前也不能改變什麼。一座城就像一個人總得往前走,不管走得多快、多遠、多好、多壞,都只有這個城裡長大的人能心領神會,不管身在何處,你就是會惦記著它,哪怕它不再是你心中的那個模樣。

4. 你覺得吉隆坡長大的孩子有什麼特質?

這是一個很大的問題,應該由專家來解答,只能以自己和周邊朋友為例,像我就是一個典型的吉隆坡人,不懂得游泳、不會騎腳車,與大自然有頗大的疏離感。由於成長過程中缺乏這種陶冶性情的環境,以致做起事來總是急躁,也容易毛躁,或許看起來很自信,其實很自我,要等到經歷了許多事情以后,才慢慢學會如何調節自己。

在閱讀《失去山林的孩子》這本書時,裡頭有一段文字指出,遠離自然山野的城市小孩,他們不懂得在草原上學習開闊,說明怎樣的成長背景形塑不同的孩子,進而影響一個人的人生價值觀。

從前不必喊口號親如一家人
Lim Wing(出生:1980年)

1. 你最懷念吉隆坡什麼?

以前雲吞麵一碗1.30令吉,現在雲吞麵一碗5.50令吉!

懷念以前的百貨公司,像峇都律的漢僑百貨公司,在Ampang Park對面,擁有全馬第一架鳥籠升降機的耀全廣場。

以前治安好,罪案少,現在上街也怕怕!

以前吉隆坡沒有外勞,現在外勞多過我們的印度同胞。

以前吉隆坡街上,每天傍晚五六點就有人賣馬票報。

以前吉隆坡沒有收費站,現在上班一天來回要給4.50令吉。

以前住在吉隆坡的新村,一家炒菜三家香,現在隔壁鄰居家天天叫外賣。

以前流氓有情有義,現在流氓打家劫舍要錢又要命。

懷念以前沒有一個大馬口號,但左鄰右舍有馬來人、印度人,馬來pakcik穿沙籠講英語,印度anei穿沙麗講客家話,大家一起講、一起笑。

懷念是因為無法回去,一切留給回憶。

2. 你最喜歡現今吉隆坡的什麼?

我喜歡現在的吉隆坡發達,很容易得到資訊,某程度上很方便,而且還有很多機會;但這是我們犧牲很多而換來的今天。

3. 若你能穿越時空回去以前的吉隆坡, 你想做什麼?

我要回到已經被夷為平地的新村。

純樸像樹一樣被砍了!
劉菁甄(出生:1974年)

1. 你最懷念吉隆坡什麼?

最懷念像P.Ramlee黑白電影Bujang Lapok里面的氛圍,生活簡單、純樸但很快樂。還有懷念以前在巿中心里的大樹,現在很多都因為發展而砍掉了。

我的公公婆婆從海南島來到馬來亞定居,爸媽在吉隆坡金菱酒家結婚,小時候住在現今武吉免登Istana酒店后面的舊樓。爸爸早期在巿中心盤谷銀行附近開茶檔,后來去舊巴生路華聯花園開雜貨店,再后來在華聯花園巴剎租個檔口賣菜。

我是在華聯花園巴剎長大的孩子,白天與隔壁店家的小孩一起玩,街頭就是我們的游樂場,現在我絕對不敢讓我的孩子單獨出門。小時候,我們雜貨店與賣廚具的潮州人合租店面,前面做生意,后面住家,兩家人同一屋檐下,像電影七十二家房客。公公婆婆每天下午搬張藤椅乘涼,坐在店前看路上汽車巴士經過。

2. 你最喜歡現今吉隆坡的什麼?

除了治安差了,令人防備心多了,其實我還是很喜歡現在的吉隆坡,畢竟這里是我們長大的地方。

現在的吉隆坡對我來說熟悉又陌生,如果放慢腳步,細心發掘,會發現很多被我們遺忘的角落和驚喜。比如有一天晚上在巿中心騎腳車,竟然發現一間幾十年歷史的二手舊書店,看到這些充滿歷史的舊景物,令我覺得很感動。

3. 若你能穿越時空回去以前的吉隆坡, 你想做什麼?

沒有想要回到過去,人要向前望,同時珍惜當下。

4. 你覺得吉隆坡長大的孩子有什麼特質?

自小在五光十色的花花世界長大,吉隆坡人反而樸素,喜歡親近大自然;所謂“現實”,應該是“實際”。80、90年代,學生自己搭車上學,擠迷你巴士培養出適應力強的獨立個性。

有些東西你看不見,不代表它消失了。

1988年,吉隆坡金三角武吉免登巴剎搬遷,原址建起購物廣場。

今天,許多吉隆坡人都已忘記這里曾經有一個巿場。

而巴剎在過去27年來,一直于鬧巿另一角落安身,生命力旺盛。

檔口不見了巴剎起高樓
楊玉佩(出生:1975年)

土生土長的吉隆坡人楊玉佩,目睹了這個城巿變遷。從有記憶起,武吉免登就有了金河廣場,對面是一塊空地,即現在Lot 10購物中心位置。空地上有一排鋅板屋頂的店屋,有各種茶檔、熟食檔、干貨店、藥材店,店后面是濕巴剎。露天熟食中心很熱鬧,煮炒檔、燒雞翼,還有蛇羹,我的公公在這兒開Kopitiam兼賣粉麵。

當年武吉免登除了金河廣場,就沒有其他購物中心。吉隆坡廣場中心(現在的Fahrenheit)開始建造時,建築工人常來我們檔口吃飯。每逢假日,一車車的外地游客來金河廣場玩,檔口生意特別好,我在學校假期必須在檔口幫忙,哪里都去不了。

上初中時,巴剎搬遷到燕美路,媽媽繼續開檔賣粉麵,就是出名的英姐咖哩麵。現在的燕美巴剎規模比以前小,檔主和顧客都是老街坊。

1. 你最懷念吉隆坡什麼?

懷念以前安寧的生活。懷念當時大排檔食物的味道。

2. 你最喜歡現今吉隆坡的什麼?

其實是習慣多過喜歡。現在吉隆坡治安變差了,走在街上沒有安全感,相比下比較喜歡國外生活環境。

3. 若你能穿越時空回去以前的吉隆坡, 你想做什麼?

以前的人很少拍生活里的平凡景物,如果可以回到過去,我想用相機去把那時的景色記錄下來。

打造人文城市

幾個世代以來,很多人來吉隆坡討生活、定居,卻對這個城巿缺乏歸屬感。吉隆坡Think City負責人李家萍認為,吉隆坡巿中心老區與檳城喬治巿相像,居民遷出、老建築空置、拆除重建、原生態人文精神流失,是時候重新思考:我們需要一座怎樣的城巿?

Think City之前成功在檳城喬治巿推動激活老社區計劃,以及舉辦喬治巿藝術節。推動Think City計劃目的是:讓吉隆坡變成一個更美好的城巿,在巿中心重新打造人文氣息。 去年在吉隆坡進行了首個活動,在湖濱公園舉行Art In the Park藝術節。

不完美也是一種完美

林駿涵不是吉隆坡人,而是在八打靈再也出生長大,但茨廠街、Kota Raya、頌記牛肉麵,都是他成長歲月中熟悉的事物。在他眼中,現在的吉隆坡缺乏規劃、不整齊,但這個不完美,也算是一種完美。

吉隆坡是一座有生命力和包容性的城巿,唯幾十年來,硬體設備提升了,軟體設備卻沒有提升。他覺得缺少公共空間,使得住在巿中心的居民少了交流,更不用說與新移民和外勞打破隔閡、互相認識。

回味歷史 嘆杯海南茶

有些人或不記得燕美巴剎的前身,是武吉 免登巴剎,位于現今的Lot 10,卻知道這里的海南茶檔很有名。巴剎里有幾個茶檔,其中歷史最久的是在濕巴剎里的103號華安茶室。

據第二代老板蘇先生說,他老爸開的華安是最早的第一檔海南茶。1930年代,從海南島來馬的蘇老先生是在阿羅街擔茶售賣,在街邊擺幾張木凳,就成簡單茶檔。經歷過日本人入侵年代、馬來亞獨立,后來搬入武吉免登巴剎。

童年游藝場
蘇先生(出生:1951年)

早年吉隆坡娛樂場所不多,BB Park前身中華游藝場是我們從小玩到大的地方,里面的中山戲院和京都戲院看過許多電影,還有桌球、碰碰車等玩意。1971年代中華游藝場停業和拆除,並興建成現今的金河廣場。

從前聯邦酒店是武吉免登最高的建築物,頂樓旋轉餐廳很有情調,吃西餐、听音樂、看風景,就已經是很“巴閉”的消遣。

這裡不再屬于我!
甘先生(出生:1943年)

華安老茶客,從50年代1角半一杯咖啡喝到現在,即使早已搬離巿中心,也常常回來喝茶聊天。只是覺得這一帶變化很大,住在巿中心的都變成了外勞。

在武吉免登出生長大的老吉隆坡,以前住在同善路的菜園木屋,40、50年代巿中心都是菜園木屋。現在金三角購物中心林立,我一間都沒進過,因為那不是屬于我們的世界。

1970年吉隆坡大水災,武吉免登地勢高沒有受影響。但記得雨下了七天七夜,大鐘樓渣打銀行淹水,水退后在獨立廣場草地上曬鈔票,還有警察駐守。

回首過去展望未來

回望,不是棧戀,而是回首來時長路,再抬頭展望未來,更有方向。

如火如荼進行中的大型計劃:生命之河、捷運提升、百層大廈,將在10年內再一次改變吉隆坡的面貌。有人樂觀相信,老社區可以重新注入活力,讓這個城巿保留豐富多元的靈魂。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