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創.【鄉音考古‧黑白造音】潮腔名伶,鏘鏘賀新正!

特約:張吉安

馬新一帶的華人社群,對“賀歲歌曲”的鍾愛程度,打從廣播和唱片媒介誕生以來,從沒缺席過。若要追溯源頭,最早應該是出現在民間的廟會市集,無論是衣食住行、吃喝玩樂,一一填補了早期大眾娛樂的需求,戲台上登場的戲碼自然成了過年節慶最初的享樂陣地。在“華語時代曲”流行道賀恭喜之前,各個籍貫的戲曲,很早就在民眾耳際鏘鏘賀新正了!

迎新年(潮劇‧1968)

演繹:謝子蘭、謝子雲、陳喬(新天彩潮劇團)

俗套的一句“年年難過年年過”總有其意,自古以來,農曆新年是一個節慶,也是一個“年關”,未必逢人都是歡喜大過年。這出潮劇劇目《迎新年》道出名門閨秀落難的心聲,訴說一個千金小姐愛蘭嫁給一個窮書生漢喜,在大年除夕夜風寒裡守歲的堪憐身世。不知這樣的一出“悲情故事”,當年是窮人過年聊以慰藉的哭訴,還是被大眾列為“禁忌不詳”的劇目?

《迎新年》歌詞選段:

(漢喜)唱:寒風凜冽,雪地冰天,唉……凍殺人人也,臘鼓聲催,急景殘年,為家貧,未過門的親戚,我怎些啟齒,不覺來到岳家門牆,我心中羞愧,欲進又止,思想起,思想起老母守饑寒,為養親,哪顧得蒙羞恥,進得門來心膽顫。但只見,堂上設宴慶團圓,小姐她,愁眉莫展把頭低,她金枝玉葉名門女,不幸配我窮漢妻。

元宵謎(潮劇‧1962年)

演繹:陳馥秋、王莉芳、杜楚旋、陳湖等

潮劇裡才子佳人的故事甚多,可是一提及元宵燈夜,普遍上會認為“陳三五娘”在花燈月下的邂逅最傳神。

其實在上世紀,還有一出潮劇《元宵謎》,也是發生在元宵十五,只是故事稍微“奇情”,描述宰相梁闕的兩個女兒月英和秀鸞,在某年的元宵夜,月英的未婚夫梅延選寄宿在梁家,夜裡獨自出外看花燈,於是月英與妹妹秀鸞溜進延選書房偷看他的詩文,妹妹秀鸞一時興起就穿起延選的衣服,豈料,父親路經房前驚見兩人,誤以為大女兒月英與未婚夫在房裡偷歡,認為有辱家譽,翌日趕走梅延選,再逼女兒自盡,爾後一段逃亡的故事隨即展開。這個奇情的故事,與“陳三五娘”一樣,反映著舊時代對男歡女愛的憧憬,借外出賞燈為由來掙脫傳統婚姻的枷鎖。

八仙賀壽‧新年頌(潮劇‧1966)

演繹:陳楚蕙、方漢妝(新天彩潮劇團)

已故潮劇名伶陳楚蕙,1943年在香港出生,原名陳玉珍。由於家境清貧,10歲那年進入“新天彩潮劇團”當童工,偶爾以閒角站站台、跑跑龍套,從小就過著自供自養的日子。劇團的戲曲老師張木津在分班指導時,發現陳楚蕙的身體骨架比一般同齡孩子生硬,就將她安排演小生角色,無心插柳柳成蔭,就這樣造就了潮劇界女文武生的傳奇。

1960年代,陳楚蕙這個名字絕對是潮劇標誌性的人物,尤其對馬新一代的潮州人。正當潮劇隨著香港粵劇黑白電影的影響之下,也從戲台跨入影畫媒體,馬新兩地成了潮劇電影觀眾群的最大陣營,更有趣的是,當時文武生如任劍輝、林家聲和羅劍郎大量演出粵劇電影,也指定找來陳楚蕙配音成“潮腔”,致使她成了觀眾口中的“潮劇任劍輝”。

這是一張1966年出版的《八仙賀壽‧新年頌》黑膠唱片,為配合當年的賀歲旺季出版,主攻東南亞市場,由當時名氣如日中天的陳楚蕙,率領“新天彩潮劇團”的花旦方漢妝以及一眾演員錄製。

《新年頌》歌詞選段:

爆竹一聲除舊歲!聲聲爆竹祝年豐,士農工商皆相同,財如曉日騰雲起,利似春潮帶雨濃!街坊鑼鼓響連天,紅男綠女斗芳妍,春回大地人歡樂,家家戶戶慶新年!東邊行透轉西邊,路上行人盈萬千,相逢互道吉祥語,彩烈興高喜氣揚 !你看那,小兒女,袋裡充滿壓歲錢,頻頻牽衣告長輩,我今長大又一年!風調雨順人福壽,新歲預比舊歲強。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