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部長發表“杯葛華商論”,對一個努力推行“一個馬來西亞”的政府是個危機,因為種族和諧的理念教化,竟然感化不了內閣部長。
內閣部長是治理國家的領袖團隊,說話具指標性及輿論性,只要一天在其位,所發表的言論就會受注目,也沒有所謂的個人意見。
既然部長級領袖的言論有影響力,當部長發表爭議性言論,必會掀起民間不同意見,即有人挺部長言論,也會有人不滿部長言論。一旦民間因為部長的煽動言論形成對立局面,對社會、國家只有破壞,沒有建設。
“教不嚴,父之過”,如果連首相納吉這位大家長,都沒有把握機會教好“兒子”,錯過樹立推崇各族和諧共處的威望,也就形同放手讓華社與國陣漸行漸遠。
所謂“一言興邦,一言喪邦”,為人領袖必須慎言,也要深懂說話的藝術。
古代有個縣官,夢見牙齒全部掉光,找來兩位解夢人,第一個解夢人不假思索搶先解說:“大老爺,您這夢的意思是,所有親屬都死去以后,您才能死,一個都不剩。”縣官聽后勃然大怒,打了第一個解夢人100大板。
輪到第二個解夢人時,他不慌不忙說:“我至高無上的青天大老爺,您這個夢的意思是,您將是所有親屬中最長壽的一位呀!”縣官聽了很高興,拿出100兩銀子賞給第二個解夢人。
出口傷人引積怨
掌握語言藝術的人,總是可以使用得體言辭,讓人心曠神怡,贏得尊重;反之,當言語令人心生不平,引來反彈,就是禍從口出。
農長出口傷人,引起民間積怨,也為國陣的領導陣線添麻煩,是為對國家不忠,對人民不仁,對同僚不義。
《孔子家語》有云:“戒之哉!無多言,多言多敗;無多事,多事多患。”多言多事,冒犯他人,應該向群眾道歉,有過不改,是真正的過錯。
芙蓉辦事處高級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