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味(完結篇).是時候到茨廠街走一圈 吃年餅貪新念舊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年味(完結篇).是時候到茨廠街走一圈 吃年餅貪新念舊

報導:許雅玲
攝影:連利元
關于過年和年味,人人都有不同的經歷和體會。



阿嬤心系年餅年糕拜神;阿媽希望子女把年菜吃到美人照鏡;小孩最愛新衣新鞋領紅包。

平時總在大街小巷尋味的知食份子林金城,只想聞著柑橘香,過個悠閒新年。

對于年味,他說:必須貪新念舊,便能繼承傳統,又在地創新。



某年春節,林金城和中學同學在戲院觀看賀歲片,熱鬧喧嘩的劇情,人人都笑得嘻哈絕倒,可是,就他一人笑不出來:完全沒有過年感覺……

心裡悶悶地,突然,旁邊有人掰開柑橘,林金城一聞到柑橘味,馬上開心起來:這才是真正的年味!那刻起,直至今天,柑橘氣味變成林金城心目中無形的年味。

新年,他一定要聞到柑橘的味道,才心滿意足:這才是過年的味道。

“在大馬,我們都是新年才進口柑橘,柑橘就是年年必買的年貨。可是,對于中港台的華人而言,一整個冬季都有柑橘供應,根本不覺得這是年味。”

年味,因人而宜,因國而異。

說起來,林金城最美好的8年時光,都是在台灣度過的,當然有不少難忘有趣的過年故事。

“在台灣念大學時,同學邀請我去他山上的家裡過年。吃完年夜飯,準備祭拜時,同學媽媽喊叫廚房裡的兒子:把山珍海味拿出來!”他說。

姜和鹽代表山珍海味

可是,同學只是捧著一個盤子出來,裡面盛著幾片姜和一把鹽。林金城大感詫異:山珍海味,就只是幾片姜,一把鹽,這非常簡單啊!世俗人花太多時間去追求它了!

原來,早年台灣有很多窮鄉僻壤,村人都會用姜和鹽來代表山珍海味,但並非處處都如此。現在,同學家裡有準備雞鴨魚等豐富食物,但還是傳承了這種風俗。

林金城返馬發展后,每次新年,去到台灣,就特別想念臘味,會特意找一間廣東餐館,吃一碗臘味飯,然后自我感覺良好──好有年味。

不過,今年新年,林金城最想牽著老婆的小手,去吃麥當勞快餐。這個攸關過年,更因愛情:某一年除夕夜,林金城和現在的老婆在台南大街上找吃。

可是,街上水靜河飛,只好光顧快餐店。從快餐店下來,兩人大吃一驚:街上張燈結彩,商店活絡起來,人來人往,原來,大家只是回家吃團年飯。

現在,不管怎么過年,林金城有一個習慣,過年前一定要“貪新念舊”,到茨廠街思士街十字路口的“油器特區”,購買心水年餅。

“大馬的年餅實在太豐富了,有華人味、娘惹味;有繼承傳統,有自己創新。”他笑稱,“美味,更多是美好新年感覺,一家人製做番婆餅(Kuih Bangkit),敲敲打打,餅乾弄碎,也是年味的傳承。”

大馬自創肉乾送禮

肉乾送禮──這是大馬華人自創的新年年俗。

林金城說:“小時候,我吃的肉乾,是那種把肉放在一個架子,弄乾它,拿來燒,就是所謂的晾肉。婆婆每次說廣東話:來吃晾肉,我都誤聽成吃狼肉,但覺得好珍貴。”

肉乾,其實是中國福建人的食物,來到新加坡就熱賣。那個年代,很多大馬人帶著肉乾過關卡,還要抽五角錢稅。到了1950至60年代,政府不給進口,新加坡肉乾商人才到茨廠街,製肉乾售賣。

當時,肉乾跟新年沒太大關係。不過,吉隆坡是遊子城,新年時,遊子回家過年,都要到富都車站搭車,經過茨廠街,就會把平時不捨得買的肉乾帶回家孝敬父母。長久下去,演變成肉乾送禮年俗。

茨廠街肉乾街上,屹立一間創立46年的麻坡源珍香肉乾。店內經理吳瑞源透露:“每年農曆新年,子女都會購買肉乾來孝敬父母。過年過節的銷售量比平時好,但今年的購買力下滑。”

估計時近新年時,人們的肉乾送禮購買力會提升。

華人都不來 茨廠街漸變質

如果你一年內都沒踏入茨廠街幾次,請別輕易責備:商家丟棄傳承,只會迎合遊客需求。

1960年代末到70年代,茨廠街是整個吉隆坡最旺、最熱鬧的地方,尤其是1973年,茨廠街夜市開業后,更是夜夜笙歌。

“那個年代,出入茨廠街的幾乎都是華人,不容易看到異族的蹤影,擺攤的友族,更是少之又少。來到農曆新年,人人都賣臘味。今天,偶爾到此一遊,你會說:沒有臘味,這不對味!”

斗轉星移,你從茨廠街搬去花園住宅區,只在霸市購物;沒了你參與的茨廠街,只是順著潮流在變,適者生存而已。

“茨廠街的朋友會委屈投訴:大家都罵我們變了,可是,本地人不來吃,這裡只能見到外國遊客和外勞,一定要遷就他們的口味,不然生存不了……說的甚是,那些幾十年不回來,但指責茨廠街變了的人,是否也要負一點責任?”

炸芽菇由新變傳統

林金城強調,任何舊的東西,都曾經新過。

“我很慶幸,我們在守傳統的同時,也在傳統裡變化出一些東西。傳統炒米餅,慢慢沒人吃了,但我們又演變出新的東西。參峇肉絲卷。這是90年代突然出現的煎炸小食,歷經20年后,已跟農曆新年連接在一起。”他說,

還有芽菇餅;芽菇本是中國春節當令食材,廣東人用來煮年菜。芽菇進口到大馬,有食家突發奇想,削皮切片,炸成香脆可口的年餅,又變成新年流行,家家戶戶炸芽菇過年。

芽菇從傳統年菜轉變成創新年餅,過程很精彩。可是,茨廠街有一些傳統廣東油器小食,比如沙翁,因為遊客不懂得吃,本地人又不來吃,老闆每次做,賣剩很多,漸漸只在週六週末才製作。

“難道,我們養不活這些古早食物,必須眼睜睜看著食物在這一代沒落?”他說:“不是的。如果食物用原貌不能保留,那么,讓傳統轉一個彎,保留精神,搞不好就是新開始,變成未來的傳統。”

食物是流動古蹟

“食物是流動的古蹟,一直在變化。很多中國傳統食物,其實是外國的食物,流傳到中國,經歷在地變化,這很有意思。所以,在食物面前,我們的身份應該放得更低,才能更懂得這個流動古蹟。”林金城說。

大馬現在所有的,源自中國南方的新年食品,比如油角、糖環、年糕和米埕等,還有一些聽來很有“南洋風情”的餅食名稱:蜜蜂竇、番婆餅和娘惹雞蛋餅(Kuih Kapit)、馬來雞蛋糕(Kuih Bahulu)及娘惹黃梨餡餅等,其實都是昔日的娘惹,從馬來食品中改良創新,慢慢流傳于華人社會,最終變成“印象中”的華人年餅。

值得一提的是,追溯源頭會發現:蜜蜂竇源自南印度,流進中國,流到大馬,才變成今天你我看到的模樣。

“如果我們只守著一個傳統,這也不對。大家只要介紹傳統年餅,看到新食品,都不珍惜。可是,新食品將會是以后的一個傳統!誰敢擔保,娘惹雞蛋餅在未來,不是年餅;芽姑餅經過兩代,變成未來世代最懷念的古早年餅。”

人人都要“貪新念舊“,讓食物之路走得下去。

貪新念舊茨廠街

茨廠街思士街,這條食街的十字路口,有四個攤子,平時都是賣油器(油炸食物的總稱),形成別具風味的“油器特區”。

農曆新年期間,特區主打年餅,一些自己做,一些跟別人拿貨。激烈的年餅競爭之中,四家攤子都形塑出各自品牌特色:有傳統,又有創新,讓顧客生出濃厚年味。

江夏笑口棗
創始年:1951年
介 紹:早年賣廣東油器及白粥糖水。現為全馬總類最多的油器攤口,售賣笑口棗、咸煎餅、夾粽(中間有糯米)等。特別要提沙翁,全馬只剩下兩個地方有賣,山打根和茨廠街。這裡只有週六週日才有沙翁吃。

Madam Kong 咖喱角

創始年:1985年
介 紹:平常賣咖哩卜、小孩愛吃的迷你多納甜圈。這攤最能展現創新年餅特色,包括:黃梨餅和咖啡味雞蛋餅。

心比心咖喱角

創始年:2003年
介 紹:常年現場製作油角賣。炸油角是廣州人的新年應節食品。很多廣州朋友會誤會:本地咖喱角是大型花生油角。

茨廠街炸番薯蛋

創始年:1973年
介 紹:平日主打炸番薯蛋,特色是加椰漿也加椰絲,放班蘭葉炸,香氣十足。新年兼賣傳統與創新年餅,比如蜜蜂竇和炸芋頭絲。

重點推介:峇冬加里的古早味蓼和蓼花

這是福建人的傳統食品,大馬僅有兩家會純手工製作。台灣食家品嚐瑞麟餅家的手藝后,均說:台灣全部機械化了,大馬要好好顧住這個食物,這才是真正味道!

令人感動的是,本來製作蓼和蓼花的老爸,因為年紀大了,打算結束營業,過后,在新加坡領高薪的兒子和媳婦,決定回來繼承家業,把傳統手藝傳承下去。今天,大家才有純手工蓼和蓼花吃。

(資料來源:林金城)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