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題故事.爆竹聲聲催舊歲 媽媽聲聲催人大掃除

報導:葉鳳玲

攝影:劉潔雲

擦玻璃、換窗簾、收書……大掃除是張家輝最深刻的新年回憶,在媽媽的聲聲嘮叨之下,總是趕在年初一來臨的最后幾分鐘,收拾房間完畢。

“每年除夕都會面對媽媽的嘮叨聲催促,書要收起來、玩具擺好來、床單要換……我家裡比較傳統,好些傳統習俗都要做足,比如窗簾和床單要換新的,也不能穿黑衣或暗色衣服,最好從裡到外都要紅,如果裡面不是紅的,至少也要是新的。”

由于喜歡閱讀漫畫和收集玩具,張家輝房間裡最多的就是這些東西。平日看了、玩了隨手放著,日子一久就變成“混亂”,雖然母親不會多說什麼,但是一接近新年,就會開始催促收拾。而他,也總是在年初一來臨之前,才匆匆忙忙收拾完畢。

張家輝的母親小時候跟隨家人從中國潮州南渡來馬,直今仍堅持傳統新年習俗,所以從小到大他都被母親教育新年期間要說好話、要穿紅衣、不能吵架、不能掃地等等。

結婚搬出去自組小家庭之后,就變成他的哥哥和弟弟面對母親的嘮叨催促,“我逃出去了,哈!”但是可能是習慣了,儘管沒有母親在旁催促,他會主動收拾、買新品、穿紅衣。

回想這一切,張家輝不禁感謝母親:“很多人因為怕麻煩而省掉很多細節,以前自己也怕麻煩,但是現在很感謝謝媽媽從小到大一直叮嚀我們要做這些、做那些。直到現在,我們還記得、還跟著這些新年傳統習俗,對新年有牽掛和感情,而不只是隨便過算了。以后有了孩子,我也會讓他們這樣做。”

結婚之后的他,每年除夕夜都會回家吃團圓飯,吃完過后幫忙哥哥和弟弟收拾房間,三兄弟又趕在年初一來臨前收拾完畢,仿如當初。

他說,以前單身之時,新年往往會收到幾千令吉紅包,常常會有“新年發大財”的喜悅之感。“現在都是在給紅包。但是,新年期間能見到久違的親友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

變成明星,房間成景點?

每逢新年,張家輝的房間會變成“觀光景點”。由于房間裡擺放許多玩具和漫畫,親戚的小孩一進來,都會問他同樣的問題:“好多漫畫和玩具哦,可以借來玩一下嗎?”

甚至有些親戚來拜年,都會跟他們的孩子說:“快點叫哥哥給一本書簽名!”于是,簽名、畫圖是張家輝新年時經常會做的事情:“新年當然不可能拒絕別人的要求。”

尤其最近幾年的新年,張家輝同學的孩子都陸續讀小學,是開始接觸漫畫的年紀,其中有人更是他的粉絲,來他家拜年或是聚會見面之時,都會要求他畫圖給孩子或是要求和孩子合照,然后轉頭就跟孩子說:“快點發照片讓朋友看。”讓他頓覺好笑。

新年願望/新年計劃

多一點時間休息、看書,多吸收一些外來的資訊。


年初一,沒開伙 年餅年年當飯吃!

農曆新年是華人的大日子,無一不以山珍海味、新衣新裝飾來歡度新年。然而,有那麼一家人有點不一樣,年初一“沒飯吃”,只有年餅撐肚。

劉怡廷一家人,年初一是沒有飯吃的,都在吃買回來應節或是親友送的年餅。“像芽菇餅、粿加必(Kuih Kapit)、花生酥等。而且,年初一三餐都是吃同樣的年餅,有時候自己都會覺得我們家好可憐哦!”

為了讓母親好好地休息,劉家年初一沒有煮食,因為酒樓在當天都暫停營業,她們一家又不想到購物商場去,所以都待在家裡吃年餅、聊天、看電視,等待親戚來拜年。

“其實我們一家人沒有吃零食的習慣,平時三餐只吃正餐而已。所以,一年只吃一次零食,而且就在年初一!”

劉怡廷的姐姐向來舉態優雅,當家人都從年餅罐裡直接取來吃,姐姐卻會拿個漂亮的碟子,把全部年餅放在碟子上才開始慢慢吃。

“我爸爸力氣很大,如果年餅罐被他打開很容易就會弄壞,尤其是花生和瓜子,他一扯袋子就會破,弄到整地都是。所以,他要吃什麼,媽媽都會幫他打開。”

由于父親在外州工作,一星期只回家一次,而姐姐又在美國定居,只有在農曆新年劉家一家四口才齊人,所以劉怡廷很珍惜新年的時光,即使只是窩在家裡看電視、吃年餅,她也覺得格外美好。

快餐店裡圍桌團圓!

“小時候除夕夜媽媽都會煮食,但是要煮年菜其實很累,也需要很多準備工夫,所以自從我們姐妹有了經濟能力之后,就一家外出到酒樓吃團圓飯,讓媽媽不用那麼辛苦。”

劉怡廷和姐姐在中學的時候,因為暑假打工,賺到一些零用錢,就用它來請父母親到酒樓吃團圓飯。“我不會煮,沒辦法幫忙母親煮食,所以有零用錢之后就請爸媽到酒樓吃,因為他們平時很節省,絕對不會花錢到酒樓吃飯。”

每年,劉怡廷和姐姐都會預訂不同的酒樓。以前都是姐姐一手安排團圓飯,但是隨著姐姐定居美國之后,團圓飯的責任就交由她負責。

“因為擔心晚上吃太多腸胃會不舒服,加上爸媽和姐姐都不喜歡人多的地方,所以我們的團圓飯選在中午時間吃。當晚上別人都在吃團圓飯的時候,我們就去麥當勞聊天,等待新年。這樣的新年很奇怪吧?但是一家人坐下來聊天很開心。”

新年願望/新年計劃

還沒有具體的計劃,但是我希望能重新規劃工作時間,平均分配時間。


蛇行蜂飛蛙跳,發射威猛

在還沒有禁放鞭炮的七十年代,張偉森是一位“鞭炮專家”,別的同齡小朋友在玩鞭炮,他卻自己動手改造鞭炮。

“我喜歡爆炸性的鞭炮,聲音夠響亮,當時最常玩的就是紅炮,而且自己改造。比如把鞭炮火藥芯弄成一長一短,先點燃長的火藥芯,當它燃燒飛出去,燒到短的火藥芯的時候,又再次衝擊地飛出去!”

張偉森小時候很喜歡玩鞭炮,聽到姑丈說要帶他去買鞭炮就興奮難擋。“那時候很期待新年,因為平時晚上爸媽都不讓我外出玩耍,只有新年時,晚上能出來和朋友一起玩。”

在他記憶中,七八十年代的鞭炮賣一塊錢,但對那時候的他而言,一塊錢也很貴。“當時一碗麵才五毛,鞭炮比一碗麵還貴,不捨得買。”

從姑丈那裡得來的鞭炮,是張偉森最深刻的新年記憶。各式各樣的鞭炮他都玩過,而且他懂得考量安全,會到離家遠一點的空地去放鞭炮。

在他的放鞭炮經驗裡,威力最強的是“大地雷公”。他試過把美祿罐蓋在鞭炮上面,響徹雲霄的爆破聲讓整個村子的人都跑出來看,而美祿罐裂成碗狀,底部的鐵罐狠颳到高空再掉落下來。

“第二威力強的是衝天炮,它爆了之后直飛向天空,在半空中又再爆一次。接下來是響天雷,點燃之后一路沖向天空然后發出‘碰’一聲。”

除了威力強的鞭炮,還有青蛙炮、蜜蜂炮、蛇炮,也讓他念念不忘。青蛙炮特別在于它的火藥分段,爆炸時間也分段,燃放的時候停停跳跳,就像青蛙一樣!

“蜜蜂炮會發出嗡嗡聲響,不規矩的飛向空中。蛇炮則是燃燒時,其灰燼逐漸變成黑色的長條物,看起來就像一條蛇。”

雖然禁放鞭炮讓他失望,“感覺沒有什麼新年氣氛”,但是他贊同禁止危險的東西。“以前有朋友玩衝擊力強的鞭炮,結果飛到我爸爸的手邊爆炸,當場流血。”

新年願望/新年計劃

希望有一天能畫自己喜歡的少年漫畫。


少了鞭炮聲,多了溫情麻將聲!

你玩過沙炮(pop pop)嗎?火柴盒一樣的黃色盒子,拉開來,小小透明膠袋包著一堆木屑和白色的沙炮,而白色圓球上面連著一條線,乍看好像蝌蚪。

“從小到大,大人都不讓我們去玩危險的鞭炮,只有沙炮是允許的,所以我的新年記憶就是沙炮。即使到現在,過年時還會買來玩一下,回憶當年。”

以前每年除夕夜,他和同輩親戚開始“試玩一點”,到了年初一就是“正式玩”,把沙炮扔在地上,聽它啪啪地響;連續扔,就會響起連串的啪啪聲響,好不熱鬧。

“我覺得鞭炮就是要有爆炸的聲響才像新年,所以喜歡把沙炮扔到地上,然后發出‘啪啪’的聲響,像是在點燃歡樂的氣氛。”

馮健超試過趁家人不在的時候,和朋友把鞭炮放進自家信箱裡引爆,當場冒出一陣煙。由于事后信箱看上去有點骯髒而已,所以大人一直沒發現這事情。

他記得小時候,新年前和父母逛百貨公司,他一手拿鞭炮,父母在一旁付錢。這段往事讓他回味不已的,不只是得到心愛玩具的快樂,也包含了父母對他的關愛。

“現在新年回家多數都會都待在家裡,因為長時間在外地工作,回到沙巴都喜歡待在家裡,連朋友都懶得找。在家裡看看電視、陪媽媽聊天、兄弟妹玩牌,新年假期就這樣過去了。”

“我不覺得這樣會很悶,因為新年最重要的是家人在一起。小時候都是想著要和表弟妹或朋友一起玩,直到長大出來工作之后,才會想到要陪伴長輩。”

最近的幾年,馮健超有了另一個新年活動,那就是陪外婆打麻將。

“外婆很愛打麻將,但是她的‘麻將友’一個個走了,而且新年期間也很少人來找她打麻將,為了讓她開心,我和弟妹在幾年前學習打麻將,陪外婆玩。”

馮健超的麻將老師就是母親。他笑說,母親是麻將高手,卻一直都不肯教他們。但是知道他們是跟外婆玩,就答應教了。

新年願望/新年計劃

希望父母健康。


吐著返鄉…

交通設備的便利,縮短南北往來的時間,踩上高速公路,幾個小時就能回鄉過年。然而,在李國權的記憶中,新年回鄉是一段“嘔吐的路程”。

“小時候家鄉在怡保,一到新年就會回鄉下,那時候吉隆坡通往怡保還沒有高速公路,坐車的話只能走普通的道路,而且路面有點顛簸,所以那幾個小時的車程對我來說是很痛苦的。”

痛苦的是,當時的他不習慣坐交通工具,因為暈車而在半路嘔吐。“原本懷著興奮的心情回去見外公外婆,最后記憶最深刻是去的時候嘔吐,回的時候又嘔吐。”

雖然之前吃過暈車丸,但反而加劇嘔吐的感覺,幸好父母早就準備好紙袋。這種“凡回鄉必嘔吐”的現象,直至他十多歲之后就沒再發生:“那時候高速公路建好了,回去怡保約兩個小時就到了。”

小時候在怡保過年,他最常和同輩的表哥、表弟玩鞭炮;由于姨丈開設農場,他們也到那裡去玩,到處跑來跑去,新年很快就晃過了。

自從十多年前外公、外婆去世之后,李國權就鮮少回鄉了。加上因為容易暈車的關係,他不喜歡坐長途車,寧願待在家裡過新年,看看書、玩游戲。

“現在我們的團圓飯都在吉隆坡這裡吃,年初一爸媽和弟弟才回怡保,而我留在吉隆坡。我不太想回怡保的其中一個原因,就是那邊很熱,有時候會熱得受不了。另外最重要的是,需要有人留下來看家比較安全。”

新年願望/新年計劃

看完《火影忍者》漫畫。很久沒有看這漫畫,當時也只是看了一半,剛好去年尾結束15年的連載,所以打算趁著新年假期一口氣看完。


一籃籃一箱箱 “金山”吃不倒…

新年期間為討吉祥如意,家家戶戶必備柑橘,無論是放在家裡或拜年送禮,都有“金(kam)來了”的好意頭。新年送柑是正值盛產季節,但是說到吃柑,有人要搖頭了……

黃安琪父親有11位兄弟姐妹,每逢新年,逾30位親戚歡聚一堂,天南地北談一番,熱鬧得很。除了親戚人數眾多,大家帶來的一籃籃、一盒盒的柑,也是堆積如山。

“親戚都會帶很多柑送給婆婆,所以媽媽會叫我們能吃多少就吃多少。一說到新年,我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吃柑、吃柑!”

每年新年,黃安琪和母親、妹妹都會回到位于巴生婆婆的家,逗留一星期。那一星期裡,她和妹妹最大的“惡夢”就是吃柑,一天至少要吃5粒至10粒不等!

有人送來一箱柑,打開時都會有一些是腐爛的。如果放得太久,其他的柑會被經已腐爛的柑“殃及池魚”,變得全部不能吃,十分浪費。即使沒有腐爛,也會因為擺放過久而變得乾癟。

為了不浪費,黃安琪和妹妹盡可能一粒接一粒吃。“媽媽會在我們不注意的時候,把柑放在桌上,開始我和妹妹不知道,並且納悶,明明吃了,怎麼柑一直都在那裡,感覺好像沒有吃完。”

聰明的黃媽媽也會利用柑做果汁或是冰棒,盡可能把一粒粒柑,變成不同的美食。

雖然吃了很多柑,但是黃安琪感嘆還沒有掌握到選甜柑的技巧。“好想選甜的柑來吃,但是不會選,只能看運氣,酸的話沒辦法也要吃,不想浪費。”為了減少腸胃負擔,她一般都吃小粒的柑,感覺小柑瓣數比較少,不用吃這麼多。

“好希望今年沒有這麼多人送柑!”這是她的心聲,實際上,她也發現越來越多年輕人不買柑,反而買年餅之類的食品。

“其實,每年新年回來都會覺得熱氣,柑本來就是很‘濕熱’的水果,加上新年期間也吃了很多其他食品,所以很容易就喉嚨痛。”

姐妹形影不離

由于婆婆個性傳統,新年期間,黃安琪一家都會穿顏色鮮艷的衣服,忌穿黑衣或白衣。“否則,婆婆會不喜歡。”

也因為親戚眾多,一桌團圓飯太擁擠,所以長輩們坐一桌,晚輩就另外坐一小桌,或是在客廳吃。一桌桌的年菜,全部都是黃媽媽和其他親戚一起烹煮,黃安琪和其他晚輩則幫忙擺放。

“親戚多,所以紅包收獲也不錯,都有好幾百令吉,一般都會存起來或購買自己喜歡的東西。”由于父親很早就過世,自從有了經濟能力,黃安琪每年都會給紅包感恩母親的關愛。

她和妹妹的感情特好,兩人經常形影不離。“我和妹妹從小到大黏在一起,因為認識的朋友都差不多一樣,所以也會一起參與外面的活動,朋友都習慣叫我們‘那兩姐妹’,哈!”

新年願望/新年計劃

計劃和妹妹買屋子,讓媽媽過好一點。


守護神陪著守新歲 耳根潔淨,好過年

農曆新年一家人聚首一堂,樂享團圓飯、給紅包祝賀、拍張幸福“全家福”。李家還有一個少不了的慣例,那就是……

李鳳娟的新年慣例很奇特,那就是幫忙一家人掏耳朵。“小時候是爸爸幫我們掏耳朵,不知道為什麼看久之后,自己也很有興趣,喜歡幫人掏耳朵。”

由于其他兄弟姐妹在外地工作,久久才回家一次,一旦回到家,耳朵就交由她負責。“他們很久才回家,‘儲存’相當多的耳糞讓我幫忙挖,每當耳糞被挖出來的時候,心裡十分有快感!”

于是新年裡,李家一家人會輪流把耳朵遞上,讓她挖啊挖,然后“耳根清淨”地聊天、看電視、玩牌。“新年是難得的假期,大家在家裡很輕鬆地做自己喜歡做、想做的事,所以很少會在新年期間外出。”

在李鳳娟的想法中,新年是一家團圓的日子,家族所有人都會回到他們溫暖的家過年,而這個“所有人”應該也包括祖先們。

“我覺得祖先是一家人的守護神,新年的時候,他們應該會在我們身邊一起開心過年。”所以在她的插畫中,祖先們紛紛化作一隻隻動物,陪著她們、看著她們,一家族悠哉閒哉。

至于年菜,李家年初一都吃齋菜或沙拉等蔬菜為多,而且都愛鑽研異國風味的食譜。“從網絡上或雜誌上看到特別的,就去買材料回來一起煮。材料不難找,只是有時候醬料和香料本地少有。”

她說,以前母親多數烹煮傳統齋菜,但是可能吃久覺得膩,后來兄弟姐妹們都不大喜歡吃,因此,近年才換成異國風味的“年菜”。

“年初一吃齋對健康比較好,可能長大了腸胃沒有以前好,不想讓腸胃負擔過重,菜類小樣又不多,適合現代的健康飲食。”

珍惜親情減免外出

李鳳娟坦言不大喜歡新年期間有人到訪拜年。“因為新年假期只有兩三天,想要好好地休息,訪客走了之后還要收拾,有點麻煩。”

新年期間,她都盡可能不外出走動,寧願窩在家裡家看電視,和難得一聚的兄弟姐妹聊天,分享生活和工作點滴。

年初一,李家還有一個慣例活動,那就是拍全家福。

“年初一吃完飯,大家穿上漂漂亮亮的新衣,在家裡用三腳架拍全家福,以前試過外婆還在世的時候,四代同堂一起拍照……這個慣例維持十多年了,大家會不時翻開舊合照。不過,以前是把照片沖印出來,現在都收在電腦裡面看。”

新年願望/新年計劃

願望是希望家人身體健康,計劃是每個月都能做一套漫畫。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