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年款款而至,羊是溫馴的動物,帶來溫和、喜氣、平靜,今年的新年,也在一片喜洋洋的祥和的氣氛中,渡過了元旦日,迎來了大年初二。
在華人的新年風俗中,大年初二是出嫁的女兒,回娘家探望家人父母的日子。這傳統一直流傳至今,仍然會有一些人會跟隨,在大年初二,帶著夫孩子,回娘家去拜年。
然而,新時代的女性,也有很多都沒有跟隨這習俗了,交通發達的時代,出嫁的女兒,愛何時回娘家,根本不需選日子,只要喜歡,天天都可以回娘家,住得靠近娘家的女兒,除夕夜團圓飯,甚至夫家娘家兩邊跑。
為什么在舊日的新年習俗中,出嫁的女兒最好在大年初二才可以回娘家?其中一個說法是,出嫁的女兒,若在大年初一回娘家,會吃窮娘家呢。所以,最好就是在大年初二才回娘家拜年。
任何風俗可以流傳下來,必然有某一種生活的智慧和道理在當中。
以個人的見解,初二回娘家的禮俗,其實有更深層的正面意義,對婦女的地位,沒有看不起,反而是一種肯定。
婦女嫁到另一個家庭,就是夫家的一員。大年初一,有許多親友會登門拜年,媳婦作為家裡的一員,理所當然得與家人一同接待來賓,在這當兒,媳婦在夫家的地位,開始被親友肯定,這是一種尊重。
如果大年初一,出嫁的女兒,即夫家的媳婦,早早跑回了娘家,那來賓由誰去幫忙招呼呢?
但若出嫁的女兒在年初二回娘家,這時,夫家出嫁的小姑們,也會回娘家,這樣正好有一空間,讓公公婆婆也可與她久別的女兒團聚,正是各生歡喜。
所以,新年禮俗,好的一面,仍然是值得我們延續傳承的。
又有另一些新年禮俗,例如:新年期間不許吵架,說話要和和氣氣,這樣才會迎來一整年的好運氣。這正是提醒眾人,新年要做個守紀律的好人。
這種好的新年習俗,其實,不一定在新年,平日生活也能時時貫徹,說好話,說吉祥的話,那這社會,家庭,就時時都會在一片祥和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