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柔佛头条】中国朋友异乡过年不寂寞 “我们爱上大马了!”
报导:吴菊君
摄影:张来星、吴菊君
近年,随着中国发展商进驻马来西亚依斯干达特区,有越来越多在马来西亚工作的中国人,包括一些在新加坡工作的中国人转移新山发展,因此近年来有不少中国人选择留在本地过年。
士姑来顺和花园汇集了多家中国餐馆和超市,形成“小中国”,每逢周末或者晚上齐聚了不少中国人。
《中国报》访问了两名中国籍人士和一对中国籍夫妻,他们皆来自中国北方,每逢佳节倍思亲,让我们看看没有返回中国度春节的中国人,如何在本地过年,如何以家乡菜一解相思之愁,以及一起分享在本地生活的趣事,甚至爱上马来西亚。
本地人热情纯朴好温暖
北京姑娘冀定居大马
马来西亚人热情淳朴,开朗的北京姑娘爱上这片国土,希望永远定居新山!
来自中国北京的杨立娟(38岁),现居住新山卡萨安拉花园(Taman Casa Almyra),丈夫是新加坡人,两人4年前从新加坡移居新山,在士姑来顺和花园(Taman Nusa Bestari)经营名为“中国人家”的餐馆。
她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她嫁来马新一带有8年了,4年前丈夫参与马来西亚第二家园计划,在本地买了房屋,今年则将跟随丈夫回新加坡过年。
她说,她没有特别煮家乡菜来一解思乡之愁,反倒是煮的菜色都尽量符合家公婆的口味。
来自北方的杨立娟自言难忘在北京冰天雪地过春节,也非常想念地方小吃如糖葫芦、豌豆皇、驴大滚及冰柿子。
难忘冰天雪地过春节
“北京在春节时是冰天雪地,异常寒冷,与本地的热带气候不一样,现在世界气候已开始变暖,北京的气候并不像以往那么的寒冷。”
个性外向的她坦言,初来到热带国度非常不适应,原因是在新加坡无法交到朋友,生活备感压抑。
后来丈夫瞒着她,在新山开设餐让她打理,她才在社区和餐馆识识不少亲切的邻居和朋友,才渐渐恢复开朗的个性。
她对马来西亚人的热情和炎热气候感觉温暖,更爱上本地果王榴梿、亚参鱼头、咖哩鱼头、鲍鱼面、火龙果等。
她笑言,在马来西亚的生活过得很开心,甚至要成立中国人马来西亚学会或俱乐部,但政府部门都没下文。
回中国过年好重本
中国注重礼节送礼包红包,令杨立娟直言回中国过年好重本,一个年至少要花费4至5万令吉!
杨立娟说,中国人注重礼节及给红包的数额,在中国过春节并不简单。
相反在马来西亚过节讨红包的意义,只是象征讨个好彩头,不会太在乎红包袋内的数额。
另外,她对本地的庙会活动也非常难忘,尤其是柔佛古庙众神巡游,令她大开眼界,她没想到会如此盛大。
12碟8碗菜肴少不了
老北京人过年过节“吃席”,20道“12碟8碗”菜肴少不了。
杨立娟说,在中国过年都会摆满满一桌,在对比下,在马新过年所要准备的菜肴简单得多,就是两者之别。
她笑言,嫁来这里后,食量确实变小了,没有在中国那么地大吃。
她也向《中国报》读者介绍数道简单家乡菜,其中当然少不了北方人过年不可缺少的水饺。
她推荐的第二道“蒜苔肉丝”意义是精打细算,有的算才有肉吃、第三道泡椒凤爪则是北方的下酒菜、第四道椒盐排骨也是一道北方菜,由于北方盛产椒盐,衍生出这道菜,还有一道红烧肉,也是她喜欢吃的家乡菜之一。
犹如其第二个家园
夫妻:大马很美好
从“中国雪乡”黑龙省牡丹江,来到一年四季都是炎热夏天的马来西亚的中国夫妻,渐渐爱上这热带国度,赞美马来西亚真的很美好!
母贞刚(35岁,项目经理助理)住在武吉英达花园,3年前来马,妻子李慧(35岁)则来马2年,来马前曾在中国任职教师。
母贞刚接受《中国报》访问介绍家乡时说,牡丹江是由满语“穆丹乌拉”转变为汉语的,“穆丹”在满语中是“弯曲”的意思,牡丹江的名字实际上是“弯弯曲曲的江”。
本地都是遇到好人
他说,因公司业务扩充海外便来到马来西亚,妻子之后也随他来到本地。
母贞刚因在英国留学2年,所以在工作沟通上还不成问题,反倒是李慧则遇到语言障碍,反倒学了几句马来话,以应付生活所需。
他笑言,两人在本地都是遇到好人。令他记忆深刻的是,因为不熟悉本地环境常会向人问路,令他感动的是,路人明明是和他不顺路,还会特地开着车等指引到他对的方向。
跑遍全马旅游景点
夫妻俩认为,马来西亚人常脸带笑容,淳朴热情,使人容易爱上这里的风土民情。
对于今年虽然没返回家乡过年,他说,家里的两老在2月初来到马来西亚探望他们。
热爱旅游的他们,足迹跑遍马来西亚半岛各旅游景点,今年新年期间选择到沙巴度假。
母贞刚形容,马来西亚犹如其第二个家园,并希望透过《中国报》祝福马来西亚,在新的一年,全国人民平平安安,快快乐乐。
牡丹江饮食以鲁菜为主
牡丹江饮食体系主要来自山东省的鲁菜为主,但牡丹江市的饮食方面不同于中国其他的东北城市,由于其拥有大量的朝鲜族居民,韩国菜亦是整个城市的主要饮食文化组成部分之一。
由于城市位于山区中,亦以蘑菇、木耳、松子而出名,而像东北菜中的炖菜中,包括一些蘑菇类食品如小鸡炖蘑菇。
随着记者到访,夫妻俩准备了家乡菜“小鸡炖蘑菇”、“溃菜粉”“东北大拉皮”、“炖鱼”、“红烧大虾”及“黑白菜”来招待。
李慧也分享当地的过年习俗,包括如果是家庭人口少准备,要有“顺”字的寓意所以要准备约6道菜,多人的话则是10道或以上代表十全十美。
普遍上北方人以水饺馒头为主,但牡丹江得天独厚,是一个“鱼米之乡”是响水贡米的故乡,生产的响水贡米赫赫有名,当地人以白米饭为主食。
穿着简便燃爆竹感新鲜
李慧第一次在马来西亚穿着简便燃放爆竹,令她感觉新鲜又好玩。
她说,家乡严寒地冬气温可遽降零下30度,大伙儿穿很厚重羽毛绒衣在屋外燃放爆竹。
衣服厚重,李慧也不担心爆竹会炸伤身体,但第一次在这里庆祝新春放爆时,她还真的要跑远远地,以免炸伤自己。
她也忆起到马来西亚第一年过年的情景,自爆当年糗事,道出自己当时原以这里什么都有,所以便没有多加准备,结果到处“碰壁”始知不妙。
她笑言,新春期间,本地的巴刹商店几乎都关门修业,除了华人餐馆,甚至友族同胞也是一起休业,第二年起她就学聪明了事先买鱼肉储藏。
年初二开始每天一家
华玉山怀念串门子
中国青岛海鲜驰名,令山东人即使离开了家乡,仍难以忘怀!
中国青岛是一个海滨城市,依山傍水,气候宜人,海鲜享有盛名。
来自中国青岛的华玉山(37岁,士姑来顺和花园串烧工坊马来西亚区经理)曾在新加坡工作5年,因新山另设分店,转来本地生活了5个月。
他现居在餐馆楼上的宿舍,在这2月份,其中国籍太太也会到新山与他团圆,与他在新山生活。
华玉山接受《中国报》访问时说,来马新一带工作近6年,6年来都与太太和12岁女儿分隔两地,今年太太会先过来团聚。
过春节24道菜上桌
由于从事饮食业,农历新年是最忙碌的时候,他已近乎6年没返回中国过春节;在马新过年也只是随便吃吃。
他分享在中国过春节,就必须有18道菜肴和6道凉菜,共计24道菜上桌,餐桌上也肯定有北方人的主食水饺;由于当地生产海鲜,主桌上也有各样海鲜,令他最想念的是家乡的新鲜海鲜。
他也怀念到亲戚家“串门子”,从大年初二开始几乎每天到一家“串门子”,差不多可过了大半春节。
华玉山任厨师已20多年,他偶尔小露厨艺烹煮数道家乡菜,如扒鸡、菠萝海鲜、油泊苏东、炒山药及香辣肉丝,闲时还会自制包子。
他坦言,北方人一般性格豪爽会主张请客,到现在还不习惯这里的AA制(各付各的)。
在本地数个月也面对语言沟通问题,遇到巫裔小贩,他需拿出手机向小贩展示所要购买的菜类图案,才解决语言不通的问题。
他也最爱吃黑胡椒螃蟹、生蠔、四季豆和印度煎饼,新加坡美食则是加东辣沙。
青岛啤酒享誉盛名
中国山东省青岛市的啤酒享誉盛名,当地的啤酒节是继德国啤酒节后,亚洲最大的啤酒节日。
每年8月的第二个周末开始,为时16天,将是青岛夏季旅游的高潮,啤酒狂欢节还组织一系列文化演出和趣味喝酒比赛。
为何当地的啤酒这么有名?原来青岛曾是德国的殖民地,当时德国人也在当地设啤酒厂酿制德国啤酒,留下了啤酒技术,使当地别有一番德国韵味。
华玉山说,由于青岛曾受德国殖民,当地还保留一些德国特色的建筑,使当地别有一番德国情调。
分享中国喝酒礼节
生在一个亚洲啤酒之乡,华玉山自嘲酒量还算普通,一些女汉子的酒量反倒是惊人,可以喝下酒精浓度56%的白酒。
他笑言,只要打火机一点,整杯酒都会起火燃烧,可见其浓度是多么的猛烈。
他也分享在中国喝酒礼节,主人和客人各敬6杯,必须一饮而尽,之后则是随意。
为何会有这个喝酒文化,原来喝点小酒在酒精的催使下可以拉近距离,畅所欲言。
另外,主人在倒酒时,酒底不能倒给客人,这是意即要对方生女娃儿,这是不礼貌的行为,只能倒给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