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江子
本期主題:放鬆禪
1 . 請談一談禪修的放鬆要領,師父平時是如何放鬆身心?真正的放鬆是什麼?
放鬆,是做任何事的基礎,所以在禪修時,強調要先放鬆,並保持清醒地將心維持在一個方法上,訓練心的集中。所謂水到渠成,在日常生活中,當身心放鬆時,注意力會更集中,做事更有效率、更積極,時時刻刻都那麼自在。
放鬆,其實是一件很簡單的事,人人都會。首先,是覺察身體的感覺,人都不喜歡“不舒服”的感覺,會想要放掉那樣的感覺,能放掉就可以放鬆。放鬆的原則,就是發現“身體哪裡有緊緊的”,就把那個感覺放掉。
能夠放鬆身心,煩惱必然減少,壓力、負擔也得以減輕,心智才會明朗。練會了身心放鬆,注意力集中,身體的機能也得到平衡,心情才能夠寧靜。
如何把心放鬆?簡單地說,好事不強求,壞事不拒絕,一切現象的發生必有其原因,要平心靜氣地面對它,接受它,處理它,放下它,這就容易放鬆了。
2.請問師父,放鬆與禪修有何關係?
學禪的人,應該知道它最基本的方法是“放鬆”和“專心”。放鬆,呼吸是最好的入手處,深深吸口氣,感覺清新的空氣進入肺部,再把壓力、負擔呼出來。然而,人們都有念頭,起心動念,但意念紛飛,如何把心放鬆?有人晚上睡不著,就數綿羊,而我們禪修使用的數息觀,是學會放鬆身心,讓身心安定。
因此,放鬆可說是禪修的基本功,而漢傳禪佛教中的默照禪,更是教人從身到心徹底放鬆的方法。所謂放下自我中心的執著,是“默”,清楚知道自心,是“照”。心得自在,才是真自在。
打坐的基本要領,是先放鬆身心,才能放下身心。打坐的功能有三項:第一是達到身心平衡,第二是達到精神穩定,第三是達到智慧心及慈悲心的開發。
智慧及慈悲的開發是什麼?如果有了身心統一,以及自己和宇宙統一的經驗,精神就能統一。如果把精神和身心的執著超越了,就有智慧及慈悲心開發出來。這裡說的智慧不是知識,也不是學問,而是絕對的決斷力。
放鬆,即是不要煩惱,不要掛礙,沒有得失心,無妄念,無雜念。放空,是讓自己暫時什麼都不想、不做,是有助于放鬆,但也不是放鬆。放鬆,不只是方法,更是禪法,教人放下我執的起點。
3.法鼓文化近期出版《帶著禪心去上班》叢書,給予上班族安頓身心之道,請師父分享弘法利生的一片禪心;如何處理人際關係,化生氣為和氣?
一團和氣的社會風氣,要從哪裡開始做起呢?通常人都是“理直氣壯”,但是聖嚴法師說“理直氣和”,當我們縮小自我,放大心量來看待社會問題,便能少一份爭奪,多一份和諧。俗語說“和氣生財”,其實和氣更可以帶來平安、福氣,讓大家以合作代替競爭,共生共榮,氣和人和事和。
我常常勉勵大家要“懺除習性、轉化個性、開發佛性、明心見性,回歸空性”,在懺悔之余,更要時時保持正念與正知見,利人利己的願心永不退轉。
當在無助的狀態之下,想起《金剛經》中所謂“應無所住,而生其心”的觀念,亦即無住生心,以無執著的心,從而生起清淨心、慈悲心、智慧心,因此在人生當中,應該練習無論碰到逆境、順境,都能以感恩的態度面對,感謝每一種境界,都是在成就自己修福修慧的資糧。
人生旅程中難免遇到逆境,我們必須學習“轉念”,“心念轉為正念,希望光明無限,心念化為淨念,當下淨土照見”,這些詞句淺顯易記,也是遠離煩惱憂苦的妙方。
“逆境轉個彎,前景無限寬;身段柔和彎,處世相見歡”,期望大家都能夠將自身、他人與環境視為生命共同體,從奉獻利他來完成個人生命的價值。
在這裡送大家“正向八望”--
人難免有期望,但要節制慾望。
千萬不要奢望,未來要有展望。
永遠不要失望,心更不要絕望。
堅定永抱願望,才能充滿希望。
4.迎接乙未年之際,請師父慈悲開示法鼓山2015的年度主題“光明遠大”……
讓未來充滿希望的最佳方法,就是為別人點燈。當我們能以利他為出發點,心量與前程必然無限寬廣,在助人的同時,也就不會困惑在自我煩惱與尋找出路裡,而會以眾生為道路,哪裡需要我們,就去哪裡。當人們的心被點亮了,充滿了希望,大家的未來自然光明遠大。
法鼓山以“光明遠大──智慧轉境,自心光明;慈悲利他,希望遠大”做主題,希望透過分享聖嚴法師的精彩法語,帶給大眾希望與光明。
法鼓山推廣“四行”:利他行、報恩行、修身行、菩薩行的正向思考與實踐方法,讓我們超越自私自利的小我,放寬心量,放大視野,以利他為人生立足點,以報恩為生命價值觀,以修身為努力目標,以菩薩道為人生方向。
能夠智慧轉境,處處現光明;能夠自心光明,唸唸心歡喜;能夠慈悲利他,人人皆貴人;能夠希望遠大,願願自成就!
日期:3月22日
時間:早上9時30分至下午5時30分
地點:綠野國際展覽中心
詢問:法鼓山馬來西亞道場:03-79600841、03- 79604341
報名:www.dddm.org.m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