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約:楊劍
從深一層分析,以賀歲電影在某種程度上像歐洲國家一年一度的嘉年華會。幾天的假期,幾天的狂歡顛覆了社會秩序,以笑聲逃逸一切嚴謹的常規,而這種笑鬧是無傷大雅而又能增加佳節歡樂氣氛。
在以前電視節目悶得令人昏昏欲睡,映像產品還沒發明並深入每個家庭的時代,大家的消遣就是往電影院鑽,然而發展到電腦電子游戲才是年輕人最愛的今天,對新生代來說,賀歲片其實可有可無,只不過這個佳節有多幾天的假期,大家都有較多空閑時間往外跑,順便看場電影時成多一選擇。
記得香港電影黃金時代,所謂賀歲片一定要講“好意頭”,連片名都不能悲不能苦,因為新年是要喜氣洋洋。要讓觀眾從頭到尾都看得開心,看得笑不攏嘴,所以賀歲片必須熱鬧。只要是能討好觀眾歡心的紅星就一把拉來,湊合在一起,就能讓觀眾感到心滿意足,這是一種觀眾心理研究。在某種程度上,忠實的反映出觀眾其實不是來看什麼偉大感人作品,而是來熱鬧,人人抱著在勞碌一年后,可以到戲院裡開懷大笑一番,另方面也抱著看演員明星而來。正因為讀者也不太理會巨星們所扮演的角色,所以當年典型的賀歲片也一定有斥穿戲劇表象的尾巴,通常上有份主演的大伙們會一起對著鏡頭向觀眾拜年,並齊聲說句恭喜發財,讓大家深深的體會到,賀歲片完完全全為了給華人觀眾在新年觀賞而拍攝的。
今年雖然農曆新年較往年為遲,要到2月19日才是大年初一,可是電影市場的競爭卻是異常的熾熱,在聲勢上本地影片只能靠邊站。海外賀歲片的製作團隊及主演紅星們紛紛到來宣傳造勢,特別是最近已獲拿督身份的動作巨星,甚至標榜了以專機載著參與演出的國際巨星到來宣傳,星光熠熠,成為了媒體報導重點,替賀歲片增添光環。
未必部部受落,也有悶片充場
記得去年馬年,曾和讀者分享有關馬的電影,今年羊年來臨,倒想考考讀者們的記憶力,從上一輪的羊年開始,對每年的主要賀歲片記得多少?溫故知新,對一路以來賀歲片的變化,多多少少有借鑒意義。也許還能讓大家有進電影院看賀歲片的樂趣。
以下就帶領大家重新回味一下,過去十二年來有哪些 賀歲電影:
雞年(2005): 有摩登動作片梁朝偉主演的《漢城攻略》及弱智式的《喜馬拉雅星》 ,那年人人對賀歲片喊悶。狗年(2006)有李連傑主演的武打片《霍元甲》,還有城市喜劇片《最愛女人購物狂》,再加不知所謂的《野蠻秘笈》,就算武打片的結局是英雄在擂台上吐血身亡,但觀眾也不會覺得不吉利,所以成為賣座之冠。豬年(2007)是警匪片《門徒》和令人搖頭的《心想事成》和《雙子神偷》,和雞年一樣,觀眾還是喜歡一向作品製作認真的爾冬升,毫無新春喜悅訊息的有關毒販臥底故事的《門徒》。
鼠年(2008): 卻是歌影壇的兩位一哥周星馳和周傑倫的新作《長江7號》和《功夫灌籃》正面交鋒,形成了已絕跡多年的熱鬧賀歲片局面。不過兩部片子種類不同,一部是帶有人情味的科幻式笑劇,另一部卻集中國功夫和日本著名漫畫于一身,雖各有特色,也各有一定的捧場客,最后出現票房上雙贏的局面。
牛年(2009): 《家有喜事2009》是黃百鳴將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盛行的眾星拱照,和笑料不絕模型加以複製,整體上拍得相當粗糙,但卻因笑料豐富而贏得觀眾歡心,比起劉偉強的《游龍戲鳳》跑精裝細緻的時尚愛情喜劇片,雖華麗奪目,但過于造作牽強,而令人失望。吳宇森回歸中國首部古裝大製作《赤壁》的下集《決戰天下》在這檔期推出,反應也不如預期。
本土片加入戰場
虎年(2010): 有成龍和王力宏聯合主演的古裝喜劇片《大兵小將》,也有甄子丹主演的《錦衣衛》四大護法之首青龍,再加上第一武指的袁和平重執導演筒之作的《蘇乞兒》。但最后都不及黃百鳴那誇張惡搞的無厘頭古裝喜劇片《花田囍事2010》,及以1973年邵氏經典電影《72家房客》為藍本,故事全新創作的《72家租客》。那一年本地首部中文賀歲片《大日子》,因能緊抓本地人息息相關的題材,形成了有“獨此一家”的道地吸引力,而成為里程碑之作。
兔年(2011): 陳木勝的《新少年寺》雷聲大雨點小,黃百鳴的《最強囍事》仍受歡迎,但古天樂和吳君如拍檔的《神奇俠侶》就差強人意。在虎年的《72家租客》成功后再拍《我愛HK開心萬歲》也反應不俗。本地製作《天天好天》提早出閘跑倫理親情路線,深獲好評。
龍年(2012)《八星抱喜》與黃百鳴過去幾年影片一脈相承之作,無新意但明星多,加強了現代城市情緣喜劇感。《2012我愛香港喜上加喜)也是乘勝追擊之作,雖然笑料仍豐富,但無甚新意。另外,以2012年末日傳聞日囂塵上為故事核心,鼓勵港人應有自信,但對本地觀眾群卻隔膜感,劇情過于惡搞,反而遜色。 爾冬陞新作《大魔術師》破例上大陸拍攝中國舊時代民初背景故事,屬于奇情鬥法大製作,有梁朝偉、劉青雲及中國影后周迅的強大卡士組合,可惜內容不夠出色;而林超賢在部分戲在本地拍攝的《逆戰》來勢洶洶,具有國際化大型製作野心,唯一的毛病是劇本不過緊湊,牽強不堪,但無可否認那是賀歲片種類百花齊放的一年。
港片舊瓶新酒,吃老本!
蛇年(2013):《西游降魔篇》,是周星馳只導不演之作,儘管電腦特技效果差強人意,但仍然大獲好評;相對的成龍自導自演《十二生肖》,貫徹全盛時期的搏命演出風格,動作場面還算出色,那雜耍式打鬥及久違了的玩命式動作,都交足功課,但反而令人反胃,始終給人舊瓶裝新酒之感。
馬年(2014):有《賭場風雲》,是王晶把周潤發全盛時期的影視經典角色翻新的“食老本”之作,發哥再演賭神,與當今的年輕紅星謝霆鋒的搭檔,帶給大家新鮮感。《大鬧天宮》則有當今第一打星甄子丹領銜演出,加上周潤發和郭富城配搭之明星效應。《六福喜事》是黃百鳴繼續重炒過去香港電影盛世時的群星報喜式賀歲模式,最引起話題反而是把近年屢次成為賀歲片對手的曾志偉招攬加盟 ,一笑泯恩仇。《金雞SSS》吳君如從影多年而來最深入民心的角色,除了吸引觀眾,也成功獲得新世代影迷捧場,成龍的《警察故事2014》則難掩飾老態,加上本地兩部風格迥然不同的《一路有你》及 《Huat 啊!Huat啊! Huat!》,也算是熱鬧的一年,而《一路有你》的狂收也成為媒體爭相報導的焦點新聞。
應市而拍,兼顧不了質素!
今年羊年分別有周潤發再接再厲主演的《賭城風雲2》,除了跑到泰國拍外景,更邀來近年最吃香的張家輝,保持吸引力,古天樂、吳鎮宇及張智霖主演的著名電視連續劇《衝上雲霄》電影版,吸引來更多電視婦女觀眾踴躍捧場、吳君如從“雞”轉“鴨”的《12金鴨》及古天樂、曾志偉與毛舜筠主演的《浮華宴》也各有看頭。
成龍找來好萊塢巨星約翰庫薩克和安卓亞布洛迪們聯合演出《天將雄獅》,由香港的李仁港導演,是瞄準中國市場而拍攝的中西合璧的古裝武俠片,表面看來有點不倫不類,但這類大規模的製作因值回票價而能受觀眾的歡迎。
另外一部企圖以小刀鋸大樹的是《福星高照2015》,由家傳戶曉的電視節目《超級無敵掌門人》的主持人曾志偉和王祖藍聯合演出,所以在票房上也應該有一定把握。
最后,不得不提的,還有本地片《麻雀王》及《提款機》,洋洋大觀,只要對賀歲電影要求不多,從中得到娛樂將不成問題。
年復一年,農曆新年人人都在談賀歲電影,募然回首,讓我們驚覺從上一個羊年至今,我們竟看過了那麼多的賀歲片,也同時發現,很多片子其實即看即忘,就算是在一兩年前看的,今天的印象也已模糊,證明了賀歲片發展至今已屬于應市而拍的產品,反正大家要求的是能夠開心歡笑消遣過新年,已沒有人會去認真看待虛實和優劣。
綜觀華人佳節氣氛越來越薄時,這類電影也不會再有特別期待,至于這檔期中每年票房總和冠軍永遠落在好萊塢巨片身上,因為他們佔了能受到其他友族的歡迎優勢,卻是在大家搖旗吶喊之餘,而不想知道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