報導/攝影:吳振威
(新山28日訊)聽膩了千篇一律的流行新年歌,這個新年,想不想聽聽阿公阿嬤年代的方言春節童謠?
進入老厝屋,在橙色燈光下,望著斑駁的磚牆,聽著老舊收音機傳來陣陣阿公阿嬤唱著歌,那年代雖然久遠,卻是一些人記憶裡的鄉音賀年曲,首首都是鄉情。
新山陳旭年文化街最近興起一間“中間EH HE旁邊”文創聚落。在這棟古色古香的建築物內,分成兩個部分,“吉安泰祥鄉音館”及“墨跡館”。
喚醒保留鄉音
其中“吉安泰祥鄉音館”,館長張吉安是本地藝術家兼Ai FM電台DJ,他也是茨廠街社區藝術計劃發起人之一。
張吉安在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吉安泰祥鄉音館”里展出的,是他在過去10年走遍全國,在民間採集而來的鄉音,還有一些黑膠唱片、舊雜誌及故事都放在館裡。
由于鄉音館開幕時正巧遇上年關,因此,張吉安把收集到各籍貫鄉音都編排成曲,計有歌謠、童謠、順口溜、民間音樂、大戲、搖籃曲等盡有。
“只要戴上耳機,就能聽到阿公阿嬤在過年唱的潮州、客家、海南、福建、廣東、廣西、山江演繹的冬至、年三十及過年唱方言民謠及歌曲。”
邊聽邊學
他說,語言會隨著時代變遷而改變,聲音因無法像文字一樣被記載,而容易被遺忘。
“沒有方言就沒有華人文化,鄉音也是文化的其中一個載體;如今的我們都習慣以華語溝通,慢慢地,就沒有人會記得,原來新年歌也能這么唱。”
“通過鄉音館這么一個平台,希望或多或少喚醒大家對鄉音保留的重要,最好還是能邊聽邊學。”
木牆現代壁畫時空交疊
身處舊木板屋與天馬行空壁畫之間,令人有時空交疊的感覺。
踏上墨跡館的二樓,一面是木牆、一面是磚牆,藝術家保留了木牆上是舊時代感,並在磚牆上繪上一幅極具時代感的壁畫,新舊交疊。
葉良說,他們希望將能保留的都保留下來,若非真正需要,他們都盡量保留老屋原有的面貌。
在另一面牆上繪下的壁畫“入夢尋歌”,創作者徐寶真指出,畫中的兩隻小鴨子在經歷成長階段,希望長大變成天鵝;帶出人在成長過程中迷失后,卻在夢中尋回最初的想法。
文創聚落策劃總監李偉指出,藝術本就是天馬行空的,當初打造文創聚落的想法,就是希望來到這裡的人都能盡情的放鬆心情,體會慢生活模式,品味藝術及生活。
從咖啡中尋老城區味道
進入舊厝,先走一趟“慢生活”咖啡之旅,從咖啡中尋找屬于新山老城區的味道,“陳旭年咖啡”、“遊神五幫共和”、“廿四節令鼓”咖啡緩緩進入口中,新山文化也蘊含在心中。
“中間EH HE旁邊”文創聚落創辦人葉良說,館名“中間旁邊”以“Earth”與“Heart”為英文名稱,是藝術在心中間,生活在旁邊,表達的是藝術生活化,生活化藝術概念。
除了鄉音館,另一個墨跡館則是要用咖啡帶出“慢生活”的方式。
他說,該館內所泡的每一杯咖啡,都有其一段故事,如“陳旭年咖啡”使用的是風乾九日(“九”“日”合起就是“旭”字)的陳皮調配的咖啡,要展現的是一段19世紀港主制度時期先賢的生活面貌,咖啡的苦后是陳皮的甘甜。
“遊神五幫共和”則是使用5個國家的咖啡豆研製的咖啡,帶出的是新山五幫共榮共和的模式。
播珍貴錄音2個月換曲目
你知道上世紀風靡一時的新加坡電台講古大王李大傻是誰嗎?還有一個提著月琴道出彈唱閩南歌謠的陳同同原來是名印裔同胞!
馬來西亞第一部方言電影及當年的電台四寶方言諧劇演員,又是誰呢?
張吉安說,吉安泰祥鄉音館本次播放的錄音中,最珍貴的就要屬上述介紹的3個錄音。
他說,這些錄音是當年一名叫黃泉康的老爺爺以流動錄音機收集下來並轉交給他,如今他已將這些錄音都數碼化,珍藏下來。
另外,他說,他每兩個月就會更換鄉音館播放的曲目,接下來還將更換歌冊播放客家山歌、潮州歌冊及廣東大戲等,估計3至4年才能將其所收集的鄉音播放完畢。
另外,同場加映,還有榮獲2014年法國巴黎國際攝影獎的吉隆坡攝影家姚斌熙與張吉安在新山老城區拍攝的行為演祭紀實影像展覽。
修復荒置老店設鄉音館
“吉安”遇上“泰祥”,就成為了“吉安泰祥鄉音館”。
張吉安說,他接到新山陳旭年文化街工委會邀約,將鄉音館搬到新山老街上。
他說,在這條老街上有幾間老房子荒置多年,沒人打理,開始塌下,在文化街工委會及街坊出錢出力,砸百萬令吉修復這4間荒置老店。
他負責的鄉音館空間,早前是名客家人所開的“泰祥”裁縫店,因此,鄉音館便以他的名字“吉安”,取名“吉安泰祥鄉音館”。
他說,答應在新山開設鄉音館,除了新山擁有濃厚的文化底蘊外,另一個原因是這裡接近新加坡。
“馬新兩國在歷史上,是無法切割,希望鄉音館設立,促進兩國間的鄉音交流平台,互相提供資料。”
“與其說是鄉音館,這裡更像是一間保存鄉音的資料館。”
該館將不定時舉辦展覽、演出,讓民眾時時刻刻都能到陳旭年文化街體驗文化藝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