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現場.山姆:揭開綺麗世界面紗 帶科學到家裏玩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學習現場.山姆:揭開綺麗世界面紗 帶科學到家裏玩

報導:方俊心
攝影:岑家豪



為什麼小鳥會飛,人不會?為什麼一按鍵,熒幕就會亮起來?為什麼青菜是青色,白米是白色?

“十萬個為什麼”時期,養育小小孩的家長最能深刻體驗。科學因人的好奇開展出一片綺麗世界,假使科學教育能把這對“為什麼”的興趣延長,優秀的科學人才指日可待。

新年還沒過完,教育部就為SPM考生捎來消息——今年的科學考試,學生必須獨立完成實驗。一貫的,大家開始聚焦考試方法、配分形式、應考法則,科學,反而成為敬陪末座的客人。



在國家的關鍵時刻,科學常常是缺席的,煙霾、飛機弄丟、澇災、水災……各種成因莫衷一是,最后不是推給了天就列為懸案,解決的過程也時常錯漏百出,很多時候因國內缺少相關知識或技術,要仰賴外國人才幫忙。

然而,坐在萬達鎮小客廳裡,當一位8歲小孩舉手問老師Sam Gibbs(音譯“山姆”),“Sam叔叔,我們身體裡也有粒子嗎?”瞬間忽覺眼前一亮,國家的前景一片光明。假使這種好奇心能轉變成日后追尋答案的動力,我們還愁缺科學人才嗎?

山姆大叔的科學教室

新年前夕,十三位8至12歲的小孩聚集在萬達鎮一所雙層排屋裡,等待Sam老師“光的奇妙”半日工作坊開始。他們多半是“在家教育”(homeschool)的學生,透過口耳相傳或網絡得知工作坊的消息。

課還沒開始,小孩像不受控制的小動物滿屋子竄,Sam沒空理會這些。眼鏡架在頭頂上,他不斷從一點移到另一點,檢查自己設置好的實驗器材有無問題,是否齊備,時而翻找收納箱,時而問,“有沒有人看到我的東西?”

一切準備就緒,他說,“好了,現在大家請坐回位子上,我們要開始上課了”。10秒之內,小毛頭們就進入狀態。

取名“光的奇妙”,想當然爾,Sam要進行的就是“光”的物理課,不只是肉眼看得見的光,也包括肉眼看不見的。短短四個小時,Sam帶大家做了十個實驗,討論光的組成、特質、移動速度、傳遞方式、應用等,孩子們背脊挺直,眼神閃耀,一有機會就舉手發問,Sam的深厚功力可見一斑。

移除科學刻板印象

早上11時,太陽已高高掛在天上。再過一小時,它就要攀到人們頭頂的正中央了。Sam跟孩子在屋外,由孩子握著太陽能煮食器的柄,自己則手端鋁製盤,裡頭打了一顆蛋,定格在煮食器上方。他準備讓小孩們親眼見識,太陽能煮食器如何把光集中轉化為熱能,把蛋煮熟。

“不確定可不可以,我第一次嘗試,但應該是可以的,如果陽光夠猛烈的話。”Sam一邊喃喃自語,一邊叮嚀小孩,“你們要握穩,不要動。”豆大的汗珠從他額頭、脖子開始淌下,蛋還是沒煮起來,大家引頸長盼,隱隱然只看見透明的蛋白部分有一絲絲的純白色。

“好吧,我想現在的光線應該是沒辦法了。我們換一張紙吧。”放下鋁盤,Sam換上一張紙,不消10秒,紙張開始冒煙,進而徐徐地灼出一個洞,最后燃燒起來。小孩們站在旁邊看,嘖嘖稱奇。

“我想讓大家體會,科學可以很有趣味、很迷人。我們的日常生活跟科學、工程脫離不了關係,電源、網絡、人體溫度、車子……但很多人卻被科學嚇倒。我希望把大家對科學的刻板印象移除,那些穿白袍、躲在實驗室裡、髮型奇怪的傢伙,我要示範給大家,科學是很奇妙的,也是很酷的。問問題吧,為什麼會這樣?”

把科學趣味帶出來

Sam來自澳洲,50歲左右的外表,堅持讓年齡保持秘密。他從小喜愛科學,16歲考獲飛行員駕照,成年后在電子領域工作,后來做了二十五年的海洋工程師。他曾兼任航海指導員,帶年輕人到海上航行。天上飛、海中游都難不倒他,科學知識天天在累積,實驗信手拈來。

過去十五年,啟動小孩甚至大人對科學的探索熱情,是他最重要的工作。在澳洲、法國、意大利、馬來西亞和印尼辦過各種展覽、教育課程、工作坊,最后他選擇落腳印度。

“我只能說,如果你有興趣,教書就容易。認為教書很掙扎的人,他們沒有在自己感興趣的領域內接觸孩子。如果孩子在你面前表現得很沉悶和毫無學習興趣,你就會覺得教學是件非常非常棘手的事情。”

看Sam教科學,的確是這樣。他可以隨興想起一個有趣且容易操作的實驗,就帶著孩子做,並且一邊喃喃自語,“這是可行的,但我好久沒做了,試試看吧!”失敗了,他只是笑笑,“好,同學們……”然后就帶大家走向了另一條有趣的路途。

這樣的老師,讓科學變得趣味四溢。它不是考卷裡的一道問題,也不是實驗考試中的一根試管,它是知識的追求與展現,大膽假設,小心求證,失敗也沒什麼。

多鼓勵孩子少強調分數

因常四處教學,Sam有許多機會跟他人交流對科學教育的看法。從他看來,國內的科學教育有三點可以加強。

其一,減少對考試、分數的強調,並非考試完全不需要,而是要跟“學習興趣”和“技巧”取得平衡。跟其他領域一樣,若大學畢業生光有一張好看的成績單,卻不會實作,對建設國家的人力資源于事無補。

其二,改善學校老師的待遇,提供他們想要的社會地位,給予資源、鼓勵,不要讓老師一職變成沒辦法之下才選擇的工作。

其三,鼓勵孩子發展自己的興趣與才能。很多科學家都有個共通點——年幼時即發現自己對科學的興趣,受到鼓勵,長大后興趣演變成莫大的推動力。

網絡視頻奇妙實驗多

理想歸理想,現實情況從來有很多機會讓人失望。既然沒辦法改變別人,只好改變自己,“在家教育”成了家長們其中一條出路。

“我想家長是可以做很多事情的。鼓勵孩子發揮他們的專長與興趣;跟他們一起坐下來,看看網絡上有什麼有趣資源,比如You Tube視頻網站;允許他們做各種安全的實驗,如果有時間的話,一起做,我無法更強調這有多重要了。”

有些家長可能會擔心自己的知識不足以應付,或缺乏實驗儀器,“我跟你發誓,我可以走進這個廚房裡,”Sam指了指后面不到一百平方米的廚房,“做個四天的實驗,不用花錢買一個東西。清潔劑、胡椒、玉米粉、油、煤氣爐、櫥櫃、醋、食物染色劑……知識的話,You Tube上就有很多很多奇妙的實驗了。”

“家長應該跟孩子一起嘗試,如果每週不能抽出幾小時,至少一個月一次吧?我是不接受任何藉口的。你不需要擁有一個實驗室才能做科學實驗,廚房就是很奇妙的地方了,拿杯水,撒一點胡椒,再加一些清潔劑,看看會發生什麼事情,那結果會讓你讚歎。”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