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北馬頭條】明德正校全國首創 天文台學會允他校參與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今日北馬頭條】明德正校全國首創 天文台學會允他校參與

報導/攝影 : 羅健傑
(大山腳4日訊)耗資10萬令吉打造天文台,明德正校將於4月成立“明德天文台學會”,並開放200個名額給威中區17所華小學生加入,藉此提升華校生對天文科學的認識。



明德正校也是全馬首間設有天文台設施的小學,該校於去年10月13日榮獲理科大學頒發全國第一所設有天文台中心的小學證書。

為了發掘及啟發學生對天文科學的興趣與潛能,該校決定開放名額,讓區內各華小生有機會接觸天文領域,提供更實際學習平臺。

然而,基於天文台空間有限及安全因素考量,該校目前規定未來允許每所學校各推薦10名學生入會,較後視反應及效果再作調整。



該校董事長拿督謝國培今日接受聯訪時說,為了推廣及激發學習天文知識的氛圍,該校將會致函威中區學校,並邀請學生一同參與。

“天文台學會將向每名會員,每年象徵性收費50令吉。”

他說,明德正校作為一所重視數理華校,有望透過成立天文台及天文學會,以開拓天文領域在未來30年後,培育出相關科學家人才。

“天文台是學生了解天文的首個基本必備工具。”

該校董事會總務拿督黃英福說,該校董事會建設天文台的理念,即是“能夠有一個跟科學很接近的平台”。

目前,檳州各源流中學共有7座天文台中心,除了鐘靈中學及恆毅中學,明德正校也是州內第8個設有天文台中心的學校。

讓學生親眼看天體

明德天文台學會成立後,將由該校科學主任李蕙熒老師主導,理大天文台學會會員張盡忠、林春吉及檳城長弓天文台創辦人張森榮出任顧問,保養事務則由建委會負責。

黃英福說,天文台計劃概念,源於許多人小時候並未親眼看過天體,只知道太陽是刺眼的、月亮是黃的,僅止於表面認知。

“比如老師告訴我們,那是人馬星座,但其實我們沒有一個考核,不懂也不知道,所以當時在董事會討論時,我們提出這個可以讓學生親身經歷的概念。”

黃英福對本報記者說,唯有天文望遠鏡得以讓人一窺全貌;本報記者較後也有幸親身體驗天文望遠鏡。

宏願樓概念前年定型

明德正校宏願樓概念於2013年12月“定型”,該校董事會高瞻遠矚,將這座天文台融入計劃中,利用宏願樓高6層最頂端建設天文台,遠離平地光害,是設置天文台的理想地點。

該校天文台設置在一個房內,房頂可滑動移開,範圍為30平方公尺,天文台可自由旋轉向任何天空角度,並設有2個望遠筒。

張盡忠及林春吉也向學生及記者介紹該天文望遠鏡,並在望遠鏡上裝設可觀測太陽黑子的望遠深空濾鏡(Baader Filter),及可觀測太陽日珥的氫阿爾發窄波段濾鏡(Hydrogen Alfa filter)。

該天文望遠鏡為最先進的型號,可裝設相機拍攝,也能傳送直播景象至隔壁空中會議廳,由投影投射在屏幕上。

提供各項講座及培訓

明德正校將與理大天文台學會合作,除了負責培訓該校老師,也教導學生如何使用器材,不時會提供各項講座及培訓,顧問團也會策劃一整年的觀星活動,預計每月2項,全年10項活動。

林楚德校長說,校方也將會在科學節與天文台配合,雖然四至五年級的課本,有談及介紹星體,但天文台可更親身體驗。

張盡忠說,綜觀其他國家早在小學時期便開始培訓學生,教導學生天文知識,如中國和台灣,大部分學校皆有天文觀測設備,因此學生吸收天文知識要趁早,該校所配備的望遠鏡屬高端型號。

該天文望遠鏡由理大天文台學會所建議的款式,並可觀測到天空中任何天體,其中耗資5萬2000令吉建設硬體設備,及4萬8500令吉為軟體設備。

望遠鏡可作資料收集

天文望遠鏡具備400倍望遠功能,一般九大行星內的天體皆可觀看到,而恆星方面則視其光度。一般恆星皆可觀測到。

張盡忠說,真正觀看過天體真面目的人很少,以前的人只限於書本上的圖片,並不能真正做準,而天文望遠鏡能讓人一睹真面目。

他說,該校天文望遠鏡日後將可做資料收集方面工作,包括星體資料及一些天空中的現象,資料主要可作為教材研究之用。

“九大行星因為各自星體的公轉週期不同,所以天文望遠鏡因固定定點在地球上,在觀測天體時就需要依照‘時間表’,因此未來策劃的觀星活動將根據這些時間表,以讓學生觀測到一些平時看不到的星體。”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