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時代結束,代表另一個新時代的到來。
再多3個月,馬航(MAS)即將結束營業,7月1日以“Malaysia Airlines Bhd”為名的新公司,意即無論時代如何變化,身為國家航空公司的驕傲與身分仍不變。
隨著由德國外聘而來的航空老將克里斯多夫穆勒3月1日起正式接掌馬航新公司,新舊業務交接已在進行中,對于國家航空資產的馬航來說,重點不在如何準備迎接新時代,而是創造一個全新的馬航歷史。
馬航大股東國庫控股本週一(3月2日)公佈過去半年(11月29日至2月27日)的重組進度,但令人好奇的是,當中除了檢討合約、總部搬遷至吉隆坡國際機場、合理化航空運量等匯報,具體的轉盈計劃仍是個謎。
光是這樣並不能保證馬航新公司3年后真能重新獲利,國庫控股到底要如何做,才能確保分批的注資,不會到最后全都打了水漂化為烏有,也是納稅人迫切想知道的事,畢竟未來3個月即將再注資16億令吉,兌現協助馬航繼續重組的承諾。
這份匯報說明還附上詳細附件,闡明首階段有條件注資20億令吉,其中近14億令吉供除牌后回退股東,開始探討將合理化航線,考慮停飛不符獲利指標的航線等事宜,但對于至今接獲的36份商業建議書,卻未多做說明。
這樣一來,更是急死一票納稅人,反倒有種皇帝不急太監急之感。
馬航重組非小事,間中已歷經至少3任總執行長,但除了拿督斯里依德利斯成功締造傳奇,大家仍在等待神跡,該公司直至今日還停留在檢討供應合約、虧損航線、削減人手與航空運量方面的枝枝節節,是為防心急吃不了熱豆腐,還是真的胸有成竹,就讓我們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