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國偉:這是怎樣的心態在作祟? | 中國報 China Press

許國偉:這是怎樣的心態在作祟?

最近,檳州姓周橋拜天公事件,引起不少討論。



行動黨丹絨區國會議員黃偉益在面子書上,說自己因沒有邀而不出席姓周橋拜天公慶典,還撂下一句話:今時今日的姓周橋領導,不止州政府的錢都不想要,連人民用選票選出來的檳州首席部長和國州議員都不想要了!這是怎樣的心態在作祟?

過后,他又向媒體說,“明年你可向我申請5萬令吉,我可給你10萬令吉,但這是不是也意味著,我可以開出不邀請國陣領袖的條件?”

對黃偉益而言,他這么說這么做定是有其理由,而且也堅持自己沒有錯。



老實說,他是沒有錯,因為撥款的權力在他,要撥給誰,要撥多少,甚至撥了款要開出什么條件,都是他說了算。

那么,問題是什么?是心態。

有一句話,叫“嗟來之食”;春秋時代,齊國鬧饑荒,有一個富人黔敖,在路邊放了粥水食物賑濟災民,有個災民面有饑色,拖著疲憊腳步走來,黔敖就拿著食物,對他喊道:“喂,來吃啊,來吃啊。”

沒想到,那個災民抬起頭瞪著黔敖,說:“我就是不接受這種無禮的施捨,才會餓到這種地步。”

然后,雖然黔敖願意賠不是,但災民寧願餓死也不吃這“嗟來之食”。

把選民當災民

這種呼喝的口吻與態度,跟叫貓叫狗來吃沒兩樣,災民是有尊嚴的,更何況今天當官的,你們撥款的對象,不是災民。

今天當官的,手裡有權柄,素來被捧慣了,更何況行動黨領袖在檳州一直被棒得高高在上,難免都有了當官的習氣。

所以,YB要當“黔敖”,擺出我是大爺的嘴臉,然后看別人“你是來乞吃”,那也是這些當官者的權力與權利。

問題就在于,這是怎樣的心態在作祟?

有能力的人賑濟災民,與當官的撥款辦助辦活動,都是好事美事一樁,但是心態不對,好事與美意都會糟蹋。

除非不要賑濟,否則賑濟就不要分膚色階級,要一視同仁;撥款也是一樣,如果要撥,就不要理對象是哪個陣營哪個黨派,而是以文化活動為重,如果做不到寬大的氣度,那干脆不要撥款。

要不然,這種把撥款當成“嗟來之食”的態度,令人真想問一句:這是怎樣的心態在作祟?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