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閱房.關注''輻''島居民 | 中國報 China Press

童閱房.關注”輻”島居民

特約:子若 [email protected]
今日焦點:松本猛(Takeshi Matsumoto)、松本春野(Haruno Matsumoto)



今年三月是日本福島發生核災事件四週年,這一場突如其來的核災發生後,福島人過著避難的生活。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們,對活在水深火熱的當地居民,投入多少關心與關注?《福島來的孩子》用孩子的眼睛,給你一個機會去瞭解福島人為了逃離輻射,被逼離鄉背井的揪心經歷。

繪本是藝術表達的其中一種方式,它有著無限可能性。以我個人最喜歡的已故日本著名繪本畫家巖崎知弘(1918~1974)為例,她生前愛好和平,並通過藝術作品,對冷門社會議題投入關注,尤其戰火下孩子的各種面貌。

藝術作為表述的媒介,作品本身的內容和社會意義,應該高於作品的形式。只有讓藝術走進群眾,與在地的生活結合,使作品成為關心社會、反映時事、思想表達的工具,才能引起群眾的共鳴。

巖崎知弘一直都期待讀者能夠經由繪本藝術的創作,對這些議題付予關心,一起創造更美好、溫暖的世界。她的努力不僅影響當代許多繪本創作者,獨子松本猛和孫女松本春野,也跟隨她走上同一條路。



今天要給大家推薦《福島來的孩子》(2012年出版),正是松本猛這對日本繪本界父女檔,首度聯手合作的作品。這本書描述2011年3月日本發生福島核災後,福島民眾面對災後生活的種種問題,同時,通過一對小男生和小女生的單純交流,去認識未來核能發電廠的需要性。

那一場核電廠事故後,它對日本人的影響仍持續發酵,今年已進入第四個年頭,福島老百姓依舊活在誠惶誠恐之中。遠在千里之外的我們,又對這些核災之後活在水深火熱的他們,投入多少瞭解、多少關心?

搬離家園避開輻射

瑪雅是一個從福島搬到他鄉的小女孩,在這個新居留地,她認識了個愛踢球的小男孩田中大樹,展開一段令人若有所思的關連。

那一天,他們在足球場遇上了。當大樹在寬闊的草場上快樂奔馳,與一群孩子開心踢球耍樂,瑪雅卻獨坐一角。大樹意外發現她也是足球高手,可不知為何她下定決心不再踢足球。

原來,女孩的家鄉雖然名叫福島,卻再也感受不了幸福的滋味,如今,當地居民有的只是輻射。

瑪雅告訴大樹,由於這個輻射值過高,孩子們都不能在外面玩耍、不能去游泳池、運動會取消、田園裡的菜不能吃……從畫面中,我們看到當地居民被迫紛紛背起行囊,不捨地離開家園。爸爸曾告訴瑪雅,還要20年,他們才能再回家。

不解輻射為何物的男孩,好奇地問起曾祖母,原來,男孩的爺爺是日本原爆受害者二世,她告訴大樹,當年留下的輻射,即使在大樹長大後,依然殘留著,這可令大樹感到驚訝。

他們都聽說,瑪雅的爸爸還留在福島,但為了避免成為輻射受害者,爺爺奶奶搬到親威家,這個新家,只有她和腹大便便的媽媽相依為命。

因為輻射的關係,瑪雅一家人不得不各分東西,平時只能靠電話聯繫彼此,過著牽腸掛肚的日子。實際上,像瑪雅這種為了保護老人與小孩,而必須逃離家園的福島家庭太多了。

據台灣《聯合報》不久前的報導,迄今,福島仍有超過12萬人還在過著離鄉背井的避難生活。

不用核電生活自在

父母與孩子共讀時,不妨聽聽小朋友的心中話,因為我們現在居住的這個環境,正是跟大自然借來的,它才是地球的主人!

在書中,聽了瑪雅的遭遇後,大樹當天晚上夢見自己將來當上總理大臣,旨在把輻射全部消滅掉。當他把這個夢告知瑪雅時,她罕有地抱著肚子,咧嘴笑了。

這苦中作樂的畫面,讓人體會出多少苦澀,多少心酸,多少無奈!

孩子的心是如此單純,松本猛在後記中,一針見血點出現實中的事實,哪怕是總理大臣也無法一個人決定核能發電的存廢,而是要有像大樹一樣,認為不需要核電的人越來越多,才能讓核電消失。

松本猛之所以在事發後的翌年,策劃此繪本的出版,那是因為跟大部分日本人一樣,他多年來生活在政府架構的核能安全而乾淨的神話之下,卻忘記人類不過是自然的一部分,膨脹的慾望終於帶來可怕的災害。

他這番話給成人讀者一記棒喝,我認為,這本書起著喚醒心靈的責任,同時讓這一代生活在物質富足的孩子,以同理心去想一想人、環境和需求之間的關係,把思考的本能牢牢根植於心。

至於松本春野在這本書中所展現的畫風,不禁讓我想起其奶奶巖崎知弘,以水彩暈染的方式,帶來獨特的清新柔美風格,看似風平浪靜的畫面中,卻讓心痛從體內如波瀾一般洶湧而出,堵在胸口,絞在心頭。

核電便利也存危機

為了創作此繪本,松本猛父女倆曾多次造訪福島,除了輻射值高的地方不知何時才能住人;輻射值低的地區,要生產農作物仍有困難,即使通過輻射量檢測標準,消費者也沒有信心購買。

離開家園也許是唯一的出路,但不是每個人都有能力離開養育他們的故鄉,有的人無法適應城市生活,所以,有人像瑪雅一樣離開家園,最後卻又回到福島。

在這本書的最後部分,以相當簡易的文字讓讀者瞭解核電,包括核電廠的安全性、它是否潔淨能源,以及核電廠發生意外事故的情形,這都是讀者必須瞭解的部分。

我們知道核電廠能給人們帶來生活上的便利,但它同時也危機四“輻”,需要面對核廢料、輻射外洩等疑慮。我們都應該好好思考,怎能為了貪圖這一代的富足,而不顧一切奪取未來一代的安全生活空間?

美國印第安土著(Iroquois Confederacy Chiefs)有個七世代的傳統生活哲學,那就是必須確保這一代人的生活模式,不會損害未來七代子孫的生活,確保把一個幸福、安心的生活空間和環境,永續傳承給下一代。

【小小背景】  

松本猛於1951年出生,是日本著名繪本及美術評論家、散文作家、知弘美術館常任顧問。母親巖崎知弘過世後,他于1977年創立世界上第一座繪本美術館“知弘美術館‧東京”,20年後再創立“安曇野知弘美術館”。擔任過安曇野知弘美術館館長、長野縣信濃美術館館長、東山魁夷館館長等。著作有《安曇野知弘美術館創立緣由》、《知弘美術館的繪本畫家們》、《“戰火下的孩子們”物語》、《安曇野飄呀飄》等書。

松本春野於1984年出生,除了成為插畫家和繪本作家,其主要作品有電影《弟弟》的海報設計與題字。著作有《繪本:弟弟》、《繪本:弟弟Ⅱ第一次上學》和《地震的晚上能做什麼》等。本書是與父親松本猛第一次合作的繪本。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