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種人物盡顯神態 巧手捏麵神靈活現 | 中國報 China Press

各種人物盡顯神態 巧手捏麵神靈活現

報導/攝影:羅健傑
(大山腳10日訊)古典神魔、傳說或神話人物,一旦來到捏麵人王舜維手中,心精手巧的他都可憑精湛手藝,捏出栩栩如生形象,並將之點綴及雕刻各種配件和細節,使麵團人神氣活現!



他無師自通,用“眼”學雕刻手藝及捏面,捏過的人物包括北極玄天上帝、孫悟空、劉備、關羽、張飛及三太子等。

只見他在不同顏色的麵團包中,這里捏一點、那裡拔一些,幾分鐘後,這些神話人物便活現在眼前,捏好的人物猶如注入靈魂似的炯炯有神,盡顯神態。

王舜維(37歲,來自居林)日前在柔府村福德宮三王府禮堂舉行的潮州文化交流聯誼會,展出琳瑯滿目的捏面作品,吸引許多民眾圍觀。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說,自小對手工藝品產生興趣,包括使用保麗龍雕刻神像,本身也從事神廟慶典設計和場地布置,耳濡目染下觀察許多神明形態後,再融合雕刻興趣製作麵塑。

水彩不易褪色

近2年來,他才對捏面藝術產生興趣。

“早前參與檳城著名廟會時深受捏麵人的手藝感染,在友人鼓勵下躍躍欲試,透過觀察許多神明及神話人物的形態,慢慢摸索,人物就出來了。”

捏面藝術也稱為“麵塑”,原料為麵粉或糯米,經加水攪和後再將粉團蒸熟,趁熱加入各顏料混合成各種捏面所需顏色。

王舜維說,捏面過程必須趁著冷卻未風乾硬化前,把握時間捏成人物,用剩的麵團也可以放進冰箱存放,必要時再取出蒸熟。

“混合麵粉的顏料選用水彩,因水彩色澤鮮豔,不易褪色。”

邊思考配件邊揉麵團

王舜維邊思考捏麵人物身上的配件,邊捏邊揉著各色麵團,隨後在木簽上開始堆疊,按壓麵團後定型,捏成的各種配件疊加至人物上,完成頭部後即大功告成。

憑著已有10多年手藝的經驗,他說,製作捏面並不困難,只需掌握好麵團的製作,一般顏色是紅、青、黃、黑、白及粉紅色。

“我平時不會特別捏面,因為一次過購買的麵粉,可製作大量的面人。”

他說,人物捏成型後不能保存太久,一般維持約1年後就會出現龜裂(因是麵粉緣故),捏好的人物需放在陰涼處保存,亦不會失去色澤。

他指出,捏面過程中的人物,須由下而上捏,如此人物才能穩固黏在木簽上。

鼓勵小孩學習
誤食也沒問題

王舜維鼓勵小孩使用麵粉團學習捏面藝術,而非粘土,因麵粉若誤食,也不會造成問題。

麵塑歷史,可追溯至遠古黃帝時代,當時人們使用粗糧製成祭品進行獻祭儀式,麵塑流傳至今,已從當時作為獻祭的目的,變成藝術品。

王舜維說,根據資料,在中國新疆烏魯木齊出土的麵塑物品,有逾1700年歷史,而該麵塑物品屬於陪葬品。

“在比黃帝更早的時候,人類社會使用活人和牲畜獻祭,而非以麵塑的人形或物品代替,較後才得到改善。”

他說,直到近代,多用麵塑和捏面藝術的人,是三國時期著名軍事家諸葛亮,對方在對抗敵軍的過程中,使用“面人”布陣及做軍事推演和模擬。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