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女昏迷欠逾5萬藥費‧兒子繳清醫藥費 華婦昏迷未能出院

本報特派:陳紫凌

(曼谷15日訊)新山華婦到泰國過年突病發昏迷,因拖欠醫藥費被醫院“扣押”案,因其兒子已籌足醫藥費繳清醫藥費,她昨日已可以“自由身”離院,但病情未見突破性進展,至今已昏迷長達一個月!

儘管華婦何秀英(55歲,在卡拉OK歌廳兼職音樂播放員)的兒子,已解決所拖欠醫院的70多萬泰銖(約8萬令吉),但由于華婦仍昏迷不醒,身體狀況不允許她出院返國,她昨晚被轉送到醫院的療養院病房,繼續接受治療。

何秀英是于上月15日,與幼子李偉全(30歲)到曼谷,找泰籍媳婦一家過年,不料抵步不久因高血壓病情惡化,造成腦血管破裂,緊急送院動手術搶救,但事后一直昏迷不醒。

由于華婦3名子女的經濟狀況都不好,收入不高,而當地該間私人醫院每晚住院費2500令吉,加上2次腦部手術費,欠下醫藥費高達70多萬泰銖,因此院方在家屬無法繳還費用情況下,一度拒絕華婦出院。

《中國報》特派記者遠赴曼谷採訪,深入了解華婦“被扣”情況,得知經過各方慈善組織協助,華婦兒子終籌到足夠醫藥費,昨午將所拖欠的尾數40萬泰銖(約4萬5000令吉)繳清。

李偉全受訪時指出,醫生診斷母親因腦血管破裂,因此中風陷入昏迷。較早前,母親是處于完全“昏迷”狀態,身體一動也不動,毫無反應。

他說,一周前,母親病情稍微好轉,眼皮偶爾會動一下,且對痛楚有點反應。

“該院護士每天都會捏一下母親身體,讓母親肌肉運動,當母親感到疼痛時,身體會輕輕動一下。”

他也說,之前母親住院期間,需要靠儀器維持呼吸,而今只需靠儀器輸入氧氣。

回國治療路途太遠

李偉全指出,醫生指依母親目前狀況,可安排回國繼續治療,但母親不能乘搭飛機回國,因空中的高氣壓會導致腦血管再破裂,恐有生命危險。

他說,如果要回國治療,就必須使用陸路,即坐救護車,但路途太遙遠,擔心母親身體狀況負荷不了。

“我也算過大概需要長達2天時間,走走停停才能抵達家門。”

他說,一旦返國,預計先從曼谷坐車回到泰南丹諾關卡,再安排大馬救護車從新山北上接母親,然后從北馬再駕駛一段遙遠路途,才能返回新山住家。

“母親返國坐救護車,必須有醫生護士在旁,一旦母親病況有變,可立刻施救。但這又是另一筆昂貴費用,我和哥哥也不懂如何是好。”

他說,所以為了母親安全著想,暫時先入住療養院,待母親情況再穩定,再作回國打算。

李偉全:不知何時會醒來

李偉全說,事發當天母親行為怪異,意識模糊,當被送上救護車后,就陷入昏迷,直到手術完成后,也沒醒過來。

他說,當時醫生告知母親的腦部手術很順利,已保住母親的性命,只是不知母親何時會醒來。

他也說,泰籍妻子妹妹的友人,認識一名泰國腦科大醫生,經過介紹他曾向該醫生通話,但對方獲悉母親的病況后,與該間私人醫院的醫生說詞一樣,都不敢擔保母親幾時能甦醒。

“他們只說,母親有很高的機會能甦醒,但不懂多久才醒。”

他指出,目前母親入住的療養院,是較早前該私人醫院的附屬療養院。療養院有緊急醫療部門,萬一母親病情惡化,院方能即時救援。

他說,這里也有醫務人員24小時照顧母親,且每隔2小時護士會為母親抽痰、翻動身體按摩肌肉等,當然醫療費也同樣昂貴。

李偉全和哥哥原本懷疑母親初到曼谷時,遇到“骯髒”東西,才會昏睡不醒,但經和尚誦經,確認母親不是中邪。何秀英昏睡前曾經語無倫次,走路也走不穩,像喝醉酒。

療養院費用不懂如何繳付

雖然華婦終不用被醫院“扣押”,但李氏一家也因此背上3萬令吉債務,而接下來療養院的治療費用,也是未知數,不懂如何繳付。

李偉全指出,較早前,他和大哥李彥輝(35歲)向親朋戚友借錢,籌到3萬令吉,已繳還一部分醫藥費。

“但因為還拖欠尾數,所以醫院不給母親離開醫院。”

他說,上週在德教會、慈濟及泰國一個慈善組織協助下,他們也籌到一筆義款,所以週六(14日)總算繳付所有醫藥費,讓母親轉到療養院。

他說,療養院每月需要1萬令吉醫療及住院費用,雖然解決了之前的醫藥費,但接下來這筆費用,也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因為他和哥哥的積蓄已用盡。

他也說,在澳洲當工程師的姐姐,因之前有一筆巨債纏身,目前需每月還債,所以也愛莫能助。

“上週姐姐來曼谷探望母親,也是向其朋友借錢籌到盤川才能來曼谷。”

李偉全希望善心人士或慈善組織伸出援手,助他們一家度過這個難關。

情急下選私人醫院

“由于泰國政府的中央醫院服務差,效率慢,我們當時情急之下只能選擇收費較昂貴的私人醫院。”

李偉全說,他們(指三兄弟姐妹)非大富大貴人家,他與哥哥已結婚有家庭孩子,而且收入也不多,兩人的薪水分別是3000令吉及3500令吉。

他解釋說,他當然知道本身經濟狀況不好,不該選擇收費較昂貴的私人醫院,但其來自曼谷的泰籍妻子告知,曼谷政府醫院的服務不好。

他說,因曼谷中央醫院很多病人,需排期動手術,且病人甫動完手術,在情況還不穩定下,就會被院方“驅趕”出院(因床位不夠)。

“但當時母親已昏迷,情況危急,我就決定把母親送入效率快,且有完善醫療的私人醫院,但也因此用完兄弟兩人所有積蓄來付醫藥費。”

他也說,該私人醫院,也非曼谷頭等私人醫院,僅屬中等階級,但昂貴醫藥費叫他們無力負擔。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