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馬縱貫線.只賣冷門文學作品 紅塵裡的小書攤

報導:蔡愛卿

每月最后一個周日的檳榔路上環,錦繡檳城文化市場在上午開市了。溫綺雯的小書攤一定特別吸引愛書人的注意,因為那是文化市場唯一的文學書攤,而且賣的多數是中文書。

沒有強大的企業和資金支持,溫綺雯抱著以書會友的心態,堅持這個小書攤已經3年了。

在馬來西亞,做賣書生意是很困難的。因此,我們會看到書店總是將商品多元化,拉長補短;要不然就是賣盜版書,價格便宜還能有一定消費群。

獨自經營

但是,溫綺雯卻有自己的堅持,她是詩人,對詩有偏好,從中港台引進許多對本地人來說冷門的詩人作品,但她很樂意為人們介紹這些書。

經營書攤看似很輕鬆,搬書卻需要很多體力。溫綺雯的書攤由她獨自經營,從選書、採購到搬運都得自己來。

她說,剛開始時自己體力還好,每次都從家裡搬6箱書到檳榔路上環,收市后再搬回家。

溫綺雯的小書攤空間不大,6箱書其實擺不完。但她就是擔心少帶書,可能會令一些讀者錯過好書,就盡量多帶。結果,往往弄得自己腰酸背痛,還曾經在搬書時弄傷了手。

受傷后,她終于決定不搬這么多了,每次只搬4箱過去。3年來搬上搬下的,對身體無形中也是種鍛鍊。

不重盈利

溫綺雯的小書攤賣的都是文學書籍,中文書為主,英文書為次。她不以盈利為目的,主要想為大家介紹好書。她發現來逛文化市場的有許多對閱讀有精深了解的人,尤其是外國人。他們會非常喜歡她挑選的書,並且一次過買下好幾本。因為那些書都是不容易在書店買到的。

一些跟她買書的人,還會與她交流閱讀經驗,這是她最開心的事。當中一些人還與她成了朋友。

溫綺雯說,這是過去3年多來她堅持擺書攤的原因,通過書攤有機會遇到來自不同地區的友文,與他們交流關于閱讀與文學的經驗。如果不擺書攤,在日常生活不可能有這么開闊的窗口。

在學校負責教語文的她,在工作上沒有機會觸碰文學,唯有書攤使她與文學保持聯繫。

最近,溫綺雯也到每周日的佔領土庫街活動上擺書攤。她發現那裡雖然人潮很多,會走到書攤來看的人卻很少。不過,她還是每月一次去那裡擺攤,即使只賣到一本書,連付租金都不夠,也覺得值得。

賣所欣賞的詩人作品

溫綺雯也是詩人,出版過詩集,她在書攤賣的以自己喜歡的詩人作品為主。雖然當年啟蒙她的都是港台詩人,但近年台灣詩人的作品與她越來越有距離。

她說,越來越看不懂台灣的詩人在寫甚么,反而是中國詩人的作品更有實質,因此書攤賣的主要都是大陸詩人的詩集。另外,她也喜歡一些香港詩人的作品。

由于是小本經營,採購時成本也是考慮範圍。雖然,她很想引進更多香港的詩集,但運輸費昂貴令她打退堂鼓。

由于書價高,有些書只能以成本價賣出,因為如果還要賺一手,書價就會變得太高,令讀者卻步。也是買書人的她清楚,書本定價高會令人買不下手,就錯過了好書。

今年實現夢想開書屋

小書攤堅持了幾年,溫綺雯的夢想當然也希望擁有小書屋,這個夢想相信在今年內就可落實。

她與朋友合作準備在檳城開一間書屋,賣書之余,也計劃打造書屋成為文藝空間,舉辦電影分享會、讀書會和作家交流會等。

目前,她是老師。事實上,她一直夢想開書屋,只是4年前從南京大學唸完碩士回來,一直找不到合適的地點。只好暫時將夢想擱置,先經營小書攤。

她在南京讀書期間,通過大學老師認識了南京著名書店先峰書店的老板錢小華,向對方取經。

書屋如何生存是個現實的問題,經營書攤讓溫綺雯了解到賣書是一門怎樣的生意,但她與兩個朋友還是願意嘗試。她說,他們會給自己3年時間經營這個夢想。

她說,許多來書攤光顧的人,會問她書屋在哪裡,現在她可以告訴他們書店正在設立了。未來有了書屋,文化市場的書攤也會繼續經營,畢竟那是讓更多人接觸文學書的窗口。

市场脉搏
更多
看影音热议更多
健康点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