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農我濃‧受不了冷熱氣候 橡膠樹苗需細心呵護 | 中國報 China Press

你農我濃‧受不了冷熱氣候 橡膠樹苗需細心呵護

報導/攝影:林淑姍
(昔加末17日訊)大馬橡膠樹處處可見,但其樹苗如同溫室裡的嬰兒,需要“父母”的細心呵護照顧,才能茁壯成長,成為“有用的樹”!



在橡膠生長的過程中,氣候扮演著重要角色,不能太干旱,也不能太潮濕。

若有設置溫室,就更容易控制樹苗的生長概況,但那一般都是屬于大型企業的裝備,小型企業則無法負荷溫室的高昂費用。

培植方法分2種



樹苗的生長概況好比人類的健康,若樹苗不斷受到冷熱交替的氣候侵襲,就會像寶寶一樣感冒得病,若不及時急救,將有可能引發傳染病,導致樹苗逐漸死去。

來自巫羅加什的周俊成(38歲)從小就跟著父親投入培植橡膠樹苗行業,在父親的細心教導下學會了橡膠樹苗駁種的手藝,為培植優良橡膠樹種而努力。

他接受《中國報》訪問時指出,橡膠樹苗的培植方法分為“袋育”與“地播”,分別是橡膠種子種在裝滿黃土的黑色膠袋裡,或者直接種在地下。

“為方便出售給小園主,我們一般都選擇以袋育的方式栽種橡膠樹苗,期間樹苗必須經歷4至5個月的成長期,之后才能進行駁種。”

他指出,要培植出品質好的橡膠樹苗,除了要觀察天氣,平常也要留意樹苗枝葉的生長情況。

樹苗不宜在雨季駁種

橡膠樹苗不宜在雨季“駁種”。

周俊成披露,駁種是一項非常細致的技術工作,在開芽接位、切芽片、放芽片時不僅要做到精准,同時捆綁要穩,以確保芽片不會被移動,以致擦傷表皮層。

“在成功轉植芽片的一個月后,我們才能透過接芽片位置的顏色來確定駁種成功與否,若顏色翠綠就代表駁種成功,而顏色發黑則顯示失敗。”

他說,若駁種的功夫了得,橡膠樹苗的存活率幾率甚大,但若恰逢雨季將會導致樹苗容易“死亡”,因此駁種的最佳時期為“乾旱季節”。

橡膠過剩影響膠價

自膠價暴跌后,橡膠業前途茫茫,小園主與收購商的苦況也不遑多讓,收入至少減半。

膠丸收購業者黃明德(45歲)指出,膠價曾在數年前高至每公斤7令吉50仙左右,但如今的膠價卻跌至每公斤2令吉左右,讓許多小園主及收購商苦不堪言。

他說,膠價大幅下跌的主因無非是各熱帶國家已開始培植橡膠樹,導致橡膠過剩,進而影響膠價。

“膠丸的生產量並非全年都有,但每年年尾,尤其雨季時期,都是膠丸盛產的季節,唯那時候的膠丸都會因為水分較多而讓價格顯得便宜許多。”

他披露,收購商一般都透過廠家或報章來得知最新的膠丸市場價格,唯近期市場顯得低迷,希望在2016年有所提升。

入息銳減小園主苦

膠樹成長4至5年,樹身達20余寸即適宜進行開割。

割膠工人林仲成(64歲)指出,大馬橡膠局(LGM)推廣橡膠高產品種PRIM3301以及PB350,其特點雖是生長快、膠汁量多,但橡膠樹的膠汁提供量卻也無法持久,讓小園主必須在短短10年內,就必須重新翻種。

“最理想的橡膠品種莫過605舊種,雖然其樹身成長較慢,須等待5至6年才能收成開割,但不少農友皆認同,該品種的橡膠,時間越久所獲得的膠水越多。”

他感慨,目前,大部分小園主都因入息銳減,導致生活大受影響,翻種局雖為幫補小園主生活費,提供援助金,但卻未必足夠支付購買殺草劑以及應付膠園開銷。

採訪手記
林淑姍:割膠工人的苦,我懂

在新村長大的我,從小就常常接觸橡膠,雖然鮮少隨同父母到橡膠園內工作,但也能深深體會父母工作的辛苦。

割膠工人每天的工作就是割膠、收膠以及維護保養膠樹,這份工作的所需用品,就是一個膠杯、一把膠刀與一盞頭燈,表面上看起來很簡單的工作程序,卻也不是一般人做得來。

很多人聽到割膠,腦中閃過的第一個念頭,就是“臭”。

原因無他,只因割膠工人總是身穿著髒兮兮的長衣長褲,身上也附著一絲絲的微微“臭味”,在別人眼中,毫無“光鮮外表”可言。

當膠價高漲的時刻,每個人都會說割膠很“好賺”,但卻沒人思及割膠工人的收入,就是靠著那一滴一滴的膠汁累積而成,凝固成膠丸后才能出售。

另外,氣候的轉變也會影響膠汁的收成,尤其在橡膠樹的“換葉”,若適逢氣候干旱,膠汁產量將會出現減少的情況;若樹身獲得充足的雨量灌溉,橡膠樹葉很快長豐,膠汁才會增多。

雖然雨季會讓膠汁增多,但美中不足的是,基于橡膠園的地理位置不同,有的靠居高山,有者臨近低窪,尤其雨后路滑,割膠工人為求生計卻得繼續在崎嶇的園丘工作,並時刻注意自己的安全。

在外行人眼中,割膠工人仿佛全年無休地在工作,但其實他們必須面對橡膠樹的落葉季節以及雨季,那段期間,是割膠工人難以或無法繼續工作的時期,如同坐吃山空。

割膠工人的苦,我真的懂!


*本網站有權刪除或封鎖任何具有性別歧視、人身攻擊、庸俗、詆毀或種族主義性質的留言和用戶;必須審核的留言,或將不會即時出現。
72